物理运动学,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7、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8、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扩展资料

运动学主要研究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点是指没有大小和质量、在空间占据一定位置的几何点。刚体是没有质量、不变形、但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的形体。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两部分。掌握了这两类运动,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的运动。

在变形体研究中,须把物体中微团的刚性位移和应变分开。这些都随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而异;而刚体运动学还要研究刚体本身的转动过程、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更复杂些的运动特征。刚体运动按运动的特性又可分为:刚体的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定点转动和刚体一般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速度

物理运动学

设oa段距离为S,对应时间是t秒,ab=bc=S1,加速度是a。

oa段: S=a*t^2 /2

ob段: S+S1=a*(t+3)^2 /2

oc段: S+2*S1=a*(t+3+2)^2 /2

第一式和第二式相除,得

1+(S1/S)=[(t+3)/t]^2

第一式和第三式相除,得

1+2*(S1/S)=[(t+5)/t]^2

那么有 2*{[(t+3)/t]^2 - 1}=[(t+5)/t]^2 - 1

容易求得oa段时间是 t=3.5秒 。

物理运动学中s/m是什么意思

物理运动学中s/m意思是:坐标轴代表路程s,单位为m(米)。

路程是标量,只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位移与路程不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路程不为零,位移则等于零。

当某个物体做直线运动,路程就是直线轨迹的长度。

当某个物体做曲线运动,路程是曲线轨迹的长度。

扩展资料:

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数值,没有方向,而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平均速率标识。计算方法是v=△S/△t。平均速度:v=x/t。

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的绝对值”,不能为零。因为若质点做曲线运动或做有往返的直线运动时,在一段时间内物体又回到出发点,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却不是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速率

百度百科-路程

大学物理中由运动学方程怎么分析质点运动?

设质量为m的质点Q,在F1,F2,…,FN诸力的作用下运动。若以a表示质点的加速度,以

表示诸力的合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或写成:

式中r为质点的矢径,这是矢量形式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把式1在直角坐标轴上投影,得:

这是直角坐标轴投影形式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若把式1投影到图中的(t、n、b)自然坐标轴上,则有:

式中ρ是质点在其轨迹上所在点的曲率半径。式3是自然坐标轴投影形式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从3可以看出,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只受向心力作用,其值为mv²/R,其中v为速率。

以上各种形式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都建立了质点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知其一就能求出其二。

扩展资料

将物体看作质点需要满足其中之一:

1、当物体的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中其他距离相比为极小时。

2、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它的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理想化条件下,满足条件有:

1、物体上所有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

3、转动的物体,只要不研究其转动且符合第2条,也可看成质点。

可视为质点的运动物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

2、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运动学?

一、必备的基础知识

1. 画情景图、 图

情景图:标注基本物理量( , , , , )。明确几何关系。

图:

斜率表示加速度

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对地位移

两个物体运动曲线之间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对位移

2. 选择过程,列出运动学方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方程:5个

匀变速直线运动衍生方程:2个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 )的位移之差

某段过程的平均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圆周运动基本方程:3个

平抛运动的基本方程:

竖直方向位移

竖直方向速度

水平方向射程

水平方向速度

速度偏向角 满足 (速度偏向角、初速度、下落时间知2求1)

位移偏向角 满足 (位移偏向角、初速度、下落时间知2求1)

振动的基本方程:

注意:有部分同学容易混淆运动学公式本身的正负号和物理量的正负号。上述方程中的正负号都是公式本身的正负号。特别强调一点,所有的运动学方程都是矢量方程。所以一般都需要规定正方向,与正方向一致的物理量符号是正的,否则是负的。

3. 解方程

梳理已知量、未知量、所求量。通过消元法将所求量用已知量表示出来。

下面是几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看了上面几个例子,相信你已经感觉到,这类问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选择哪个过程来研究,二是如何根据题设条件迅速选择合适的公式来刻画我们要研究的过程。特别要注意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这个条件一方面可以和 挂钩,一方面还能和平均速度挂钩。

做此类习题要避免盲目乱试,一定要认真琢磨条件的特点,梳理已知量、未知量,有目的地去选择公式,最终达到熟练运用。

直线运动问题中还有几类,比如追及相遇问题、刹车问题等,这类问题需要的思维方法也是值得专门讲讲的,此处从略,有时间在另一个问题中给出回答。

高中物理运动学

你这样理解是可以的,不过严格来说,速度的变化量的正负是表示速度的增或减,变化量的值大小是取其绝对值。望采纳,谢谢!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

>>>>全文在线阅读<<<<

标签: 运动学 公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