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何为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何为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和职业功能来促进、解释、保持和提高身体健康指标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与肌肉力量和耐力、运动范围、心肺耐力及身体结构的客观变化和(或)与主观感觉相连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锻炼心理学源于体育科学与心理学。从心理学方面看,它与健康心理学紧密相连;从体育科学方面看,它又与其它锻炼科学密切相关。锻炼可以被视为人类身体活动方面的一个特殊的实践领域。

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作用意义

传统运动心理学观点认为,高水平运动主要反映在信心、注意和动机方面的变化但这些心理结构是怎样为什么会作用肌肉运动并不清楚。神经科学通过研究大脑活动过程把心理学与身体运动质量连接起来,从运动功效的角度解释“心理—运动”的问题。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Neuroscience)在运动心理学中的研究

心理测试图

开始于对自我控制运动(如射击等)的探索,这些研究主要采用脑电图谱(EEG)的分析对左、右脑半球进行运动有关的信息解释。在近20年来,研究主要围绕心理运动功效进行探索体现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物理学、基因学、生理学、工程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在训练实践中,虽然我们对训练计划非常清楚,但实际运用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随着脑对身体作用的研究发展在运动心理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运动神经哲学”(Neuro2PhilosophyofSport)的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心理因素怎样作用肌肉活动和运动过程的质量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指导交流和增强教练领导的信心。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中的EEG研究发现,大脑左半球具有语言功能对认知有直接的影响。而右半脑主要与非语言的视觉空间过程有关。运动心理学家运用EEG的方法来描述运动员大脑的工作情况,通过对EEG时间的光谱分析观察脑半球活动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发现当优秀运动员在注意集中时左颞T3区的EEG的Α强度要相对大于右半球的同一区,由此得出优秀运动员的注意会产生更低的脑电活动。Kerick博士运用EEG分析测试美国军队射手在进行“敌”、“友”辨别射击时的大脑活动,结果支持了优秀射手的脑活动更经济的说法。另外,研究发现,当个体面对失败的情景时,大脑左前区域活动相对表现为朝向任务执行,而大脑右前区的活动则表现为回避的行为。还有研究发现,大脑前区在解剖上相连的一些下脑边缘扁桃结构也会影响情绪的行为。有关动机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深部脑结构对情绪反应的图谱非对称度量的方法(即正值影响积极的动机,而负值影响消极的动机)结果发现运动员在压力条件下,前沿非对称性显著减小。进一步对前沿非对称性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成绩差的运动员显示了更低的非对称性。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基础,Hatfield博士在2005年的第11届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提出了心理运动功效的认知神经科学模式。

心理学家

该结构模式主要描述了当缺乏下皮层过程的控制时可能会导致情绪影响边缘结构,从而产生上级皮层的协助过程被阻断,形成运动链活动的滞后。如果此时运动皮层“忙”于执行边缘过程的输入不一致的行为就会产生。同时,这种边缘执行过程控制缺乏还会引起协助过程和比较注意的负荷增加。因此,该模式解释了大脑皮质过程失调引起运动低功效机制,它为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心理过程作用神经肌肉运动的概念测试基本模型。Hatfield博士认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应该运用运动控制理论,通过测试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精练这个结构预测模式,有关理论的发展还将依赖于数学、工程和物理的技术来探索大脑工作状态。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就业方向有哪些??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甚至在赛事运动中,如何设计广告宣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等等,都是运动心理学的范畴。

就业方向:如果是师范类,教练员,老师都是不错的就业选择,要是想从医,可以划分到康复科,等等。

谈谈运动心理学在体育中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近年来,心理科学的分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体育教学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学,例如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发展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等,都离不开心理学知识。借助心理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坚实性。心理学作为体育教学论的科学基础,突出地表现在利用它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的研究成果上。

  1923年,被称为美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格里夫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系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这一事件在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历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操作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个性问题。1926年他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育运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1928年,又出版了《运动心理学》。

  在20世纪20——30年代。前苏联的体育运动心理学也处于萌芽和初创阶段。莫斯科体育学院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的心理学教研组研究了训练过程中技能形成的特点,体育活动对发展知觉,记忆,注意和想象的影响,以及体育对个性形成,智力发展的作用等课题。在20世纪40——50年代,体育运动心理学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许多运动技能学习实验室相继建立。在20世纪60——70年代,体育运动心理学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标志有二:第一,1965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第二,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沟通了世界各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信息,推动了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编辑本段]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任务

  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存在自信心方面的男女性别差异吗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2、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比如:有氧训练对人的焦虑水平有哪些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长期的运动训练会,促进或改变运动员的个性吗体育活动,会加强残疾人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吗。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比如:如何克服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如何利用迁移规律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哪些影响运动技能掌握,提高的重要心理因素更多地受遗传因素制约。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比如:比赛中的最佳唤醒水平是什么如何在比赛中达到最佳,唤醒水平如何区分和评定运动员的心理负荷,和心理疲劳优秀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操作的注意中心是什么。

  [编辑本段]体育运动心理学-作用意义

  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竞赛与选材有着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与各种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揭示了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为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影响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运动训练,除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外,还包括专门的心理训练,才能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整个运动训练都含有心理结构。只有了解身体素质的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运动技术训练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与调节下逐渐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过程,运动技术水平,依赖于心理过程的机能特性和发展水平。如运动表象,空间,时间定向与判断,反应,思维

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心得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为什么慢跑能让你更聪明

为了不断改进自己的大脑,人类做出过无穷的尝试:听音乐、吃核桃、玩填字游戏、服用营养液……然而,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跑步。

早在十几年前,全球的神经学家和生理学家就开始寻找运动跟智力之间的联系。最近几个月,终于有人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运动能加强和巩固大脑,让其对抗自然的萎缩,并增强认知的灵活性。

跑步轮的秘密

新发现先是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的。在生物学界,给动物居住的“高端住宅”通常叫做“丰富型环境”(Enrichedenvironments),指在其笼内添加一些用来游乐或隐避的设施、玩具等,从而增进动物的健康和福利。科学家们早就开始观察小白鼠在这种环境里的智力变化,但一直没有太精确的发现,直到有个科研小组盯上了一个特别的东西:跑步轮。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德斯是这个小组的领头人。2011年,他和同事们将小白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

第一组住在童话般的笼子里,每天吃坚果、水果和奶酪,食物都用香味水和肉桂调过味,睡在彩色的塑料床上,玩的是彩虹色的球、隧道、镜子和跷跷板;第二组拥有第一组的所有福利,另外加了一个跑步轮;第三组住的笼子空空如也,没有装饰,没有玩具,每天吃的是味如嚼蜡的粗粮;第四组呢,跟第三组的待遇差不多,唯一的优待是多了个跑步轮。

每组小白鼠入住前都接受过一系列的认知测试,再被注入一种特殊物质,使研究者可以追踪它们的大脑结构变化。然后,小白鼠们该吃的吃,该玩的玩,不然就在空笼子里闲晃荡。几个月后,罗德斯给小白鼠们进行了跟之前同样的测验,并检查了它们的脑组织。结果非常有趣:

不论玩具和设施多么好玩,吃的东西多么有滋有味,单纯享受这些的老鼠们的智力并没有什么提高。“只有一个东西起了作用,”罗德斯发现,“就是跑步轮。”只要是在跑步轮上锻炼过的老鼠,不管它生活的环境丰富还是贫乏,它的大脑都更健康,在测试中的表现也有着显著提高。“没错,前两组老鼠玩得很开心,吃得也很开心,整天都待在有设施的那些区域不肯走。但是,除非它们进行了跑步锻炼,否则并不会变得更聪明。”

锻炼与大脑

为什么锻炼对大脑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首先,大脑跟所有器官和肌肉一样,是一种组织,它的机能会随着年龄和利用不充分而渐渐退化。从二十几岁开始,大部分人的大脑海马区每年会萎缩约1%,这部分跟记忆力和某些学习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而锻炼,就像它对肌肉的作用一样,能放慢甚至反转大脑的物理性退化。直到近代,科学家们一直相信,人类的脑细胞数目从一出生就已经是固定的,永远不会增加。但上世纪90年代,一些科学家通过尸体解剖和特殊技术,发现成人大脑中有新长出来的神经元。更重要的发现是,体育锻炼正是神经元和新脑细胞生长的触发点。只要小白鼠开始跑上几周时间,它大脑海马丘中的新神经元就比久坐不动的老鼠多两倍,也就是说,它们的脑组织就像肌肉组织一样,经过锻炼后壮大了起来。

但是,新长出的神经元是不是有助于大脑智力呢?不完全是。脑细胞只有在联结到大脑神经网以后,才会增加智力。但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新长出来的脑细胞是连不上网的,它们通常都在大脑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然后死去。

新长的脑细胞怎样才会连上神经网呢?一种方法是,学习新东西。在一项2007年的研究中,科学家把小白鼠放进水迷宫里,让它们寻找落脚点。这个任务并不需要太多体力,但会考验它们的认知能力。完成迷宫任务后,小白鼠的新生脑细胞果然跟神经网形成了回路。可惜的是,这些新细胞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它们只会在小白鼠重游迷宫时运作起来,其他时候则一动不动。也就是说,输入这些细胞的技能不会自动转成其他技能。

但是锻炼的作用不一样,它会让大脑的神经元更灵敏。在另一项实验中,小鼠在跑步之后,大脑毫不费力地将许多新神经元连上了神经网。而且,这些神经元并不只有在跑步时才会运作。当老鼠练习其他技能,比如探索一个新环境时,新的神经元全都活跃了起来。也就是说,比起单纯的学习,体育锻炼不仅能让新神经元运作,而且还能让它们学会多种技能。

那么,锻炼到底是在哪个层面对大脑产生作用的呢?这一点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摸清。但他们推测,锻炼的魔力在于触发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缩写为B.D.N.F)”的增生。这是一种蛋白质,能增强脑神经细胞的相互连接,并触发神经元的再生,也就是促进大脑生长。尽管科学家目前没法直接追踪这个过程,但他们已经发现,经过体育锻炼后,大部分人血液中的B.D.N.F含量明显升高了。

当然,单纯的B.D.N.F含量升高并不意味着大脑在改变,因为这是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一系列的生理化学和基因串联的改变。近期有项针对高龄白鼠研究发现,它们在跑步后,大脑内有117种基因的表现形式改变了。而这117种能辨认出来的基因,可能只占了所有被锻炼改变过的基因的一小部分。

最益智的运动

另外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非是跑步不可?其他运动有同样的效果吗?

美国贝克曼高级科技学院的神经学家克拉蒙教授认为:“到底哪类运动对大脑有帮助,我们目前没法断言。但许多研究显示,持续性的有氧运动效果最明显。”在过去几年中,他接触过几项关于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对大脑有益的运动,并不一定是让你筋疲力尽的。

2011年,一项实验召集了120位老头和老太太,让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经常走路,另一组则做伸展练习。一年之后研究者发现,经常走路的那组大脑海马丘体积增大了,而另一组呢,大脑萎缩的程度跟普通人没有区别。而且,走路组体内的B.D.N.F含量确实比另一组要高,在认知测试上表现得也更好。

“总的来说,走路的那一组大脑年轻了两岁。也就是说,仅仅通过走路,一位65岁老人的大脑变成了63岁。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吗?”克拉蒙教授总结。

从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归纳其与运动心理学的区别?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的分化日益突出。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领域,即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竞技运动领域和大众健身运动领域。由于这三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运动心理学的不断分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运动心理学已经在运动表现之外拓展了相关的研究领域,最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理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而且,在运动心理学的文献中,锻炼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nshel,2003)。体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则更早一些。如原苏联的丘奇马疗夫在20世纪20年代就研究了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智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目前,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研究领域齐头并进,向前发展,都显示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三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联系,主要源于体育教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体育看成是广义的体育,体育就应该包括体育教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三个领域。不管哪一个领域,实际上都是围绕人参与身体练习活动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的。由此可见,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是围绕人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具体来说,三者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但更应该侧重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它不关心与运动表现和成绩的有关心理学问题。

  张力为、任未多(2000)曾对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在研究重点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即便是相同的心理学主题,三者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见表1-1)。

  表1-1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部分研究内容的侧重点

  领 域 运动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

  动 机 运动员成就动机 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大众参与体育锻炼

  的动机 的动机

  目标设置的成效 目标设置的成效 锻炼的坚持性

  情 绪 竞赛焦虑对成绩 体育活动对情绪的 锻炼活动对焦虑和抑

  的影响 的影响 郁的影响

  赛前、赛中的应 锻炼产生的积极愉快

  激控制 感受

  人 格 运动员人格对运 体育教育教学对人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

  动成绩的影响 格的影响 影响

  运动训练对运动

  员人格的影响

  技能学习 高水平技能学习 中、低水平技能学习

  归 因 运动员的归因特点 学生的归因特点

  归因对运动训练的 归因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影响

  自我观念 整体自我概念 身体能力自我概念 身体能力自我概念

  独立自我与互联自 外观体貌自我观念 外观体貌自我概念

  我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与运 师生的交往与合作

  动成绩的关系

  (改编自张力为、任未多,2000)

  从已出版的数本教材和著作来看,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和内容有所区别,各有特点。如Anshel(2003)所著的《运动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体系为:(1)科学的运动心理学,(2)成功运动员的特征,(3)运动员的运动动机,(4)归因:对运动表现和比赛结果的原因的解释,(5)应激、焦虑和唤醒的调控,(6)运动中的攻击行为,(7)运动队凝聚力和群体动力学,(8)运动中的领导,(9)交流与咨询技术,(10)教年轻人运动:一个特别的考虑,(11)应用锻炼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2)运动员的自我谈话,(13)思考和未来的方向。从Anshel所著的《运动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体系来看,除第十一章是锻炼心理学的内容外,其他章节都是典型的运动心理学内容。

  再如,Seraganian(1993)所著的《锻炼心理学:体育锻炼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的内容体系包括:(1)锻炼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基础,(2)有氧体能及其对心理应激的反应,(3)有氧体能与身体活动的理论描述和定量研究,(4)急性有氧练习对情感的益处,(5)锻炼心理学的Meta-Analytic,(6)人类对急性心理应激源的Sympathetic 反应,(7)实验与观察研究方法,(8)老年人的锻炼心理效应,(9)增强体能的社会心理因素,(10)发展锻炼心理学,(11)体育锻炼降低应激的认知观点,(12)有氧练习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13)锻炼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方向。由上可见,锻炼心理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在东欧、日本等比较突出,如日本松井三雄所著的《体育心理学》被学者们认为是一门比较“正宗”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季浏,1994)。他所著的《体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1)体育与体育心理学,(2)大肌肉活动的心理学性质,(3)从体育角度看儿童的发展,(4)体育的学习,(5)从体育角度看个人差异(1985)

  总体而言,美国更突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虽然在运动心理学的教材或著作中也包含锻炼心理学的内容,但已强调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的分离,然而,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分离不明显。中国已逐步显现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离。这从以下三本书中可以窥见一斑。如季浏、符明秋(1994)所著的《当代运动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1)运动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2)运动个性,(3)运动注意,(4)运动唤醒,(5)运动焦虑,(6)运动焦虑的调节,(7)运动动机,(8)目标设置,(9)运动归因,(10)心理社会因素与运动损伤,(11)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12)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13)教练员的领导心理和行为,(14)运动队的群体心理。

  再如,颜军(2001)所著的《体育心理论稿》的内容体系包括:(1)我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反思,(2)体育教育与心理发展,(3)体育学习心理指导,(4)体育学习策略,(5)体育学习中的焦虑,(6)运动技能学习心理,(7)体育教学交往心理,(8)体育教学环境心理,(9)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机制

  又如,季浏等(2006)所著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内容体系包括:(1)锻炼心理学研究概述,(2)体能与体育锻炼,(3)体育锻炼与认知和情绪,(4)体育锻炼与人格,(5)体育锻炼与心理疾病的防治,(6)体育锻炼的消极心理效应,(7)增进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8)青少年儿童锻炼心理效应,(9)老年人锻炼心理效应,(10)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生理机制,(11)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机制,(1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全文在线阅读<<<<

标签: 心理学 何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