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气孔运动的机制是什么 植物生理学
(一)气孔的结构和运动
气孔是植物叶表皮组织上的小孔,为气体出入的门户.气孔在叶的上下表皮都有,但一般在下表皮分布较多.花序、果实、尚未木质化的茎、叶柄和卷须上也有气孔存在.气孔的大小随植物种类和器官而异,一般长约20~40 μm,宽约5~10 μm.每平方厘米叶面上约有气孔2 000~4 000个.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绕而成的缝隙.保卫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类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呈肾形;另一类存在于禾本科与莎草科等单子叶植物中,呈哑铃形.与其它表皮细胞不同,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磷酸化酶.保卫细胞与叶肉细胞也不同,前者叶绿体较小,数目较少,片层结构发育不良,且无基粒存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保卫细胞内外壁厚度不同,内壁厚,外壁薄,当液泡内溶质增多,细胞水势下降,吸收邻近细胞的水分而膨胀,这时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就张开.反之,当溶质减少,保卫细胞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内壁伸长互相靠拢,导致气孔关闭.这种自主运动可以根据体内水分的多少自动控制气孔的开闭,以调节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气孔总面积只占叶面积的1%~2%,但当全部气孔开放时,其失水量可高达与叶面积同样大小的自由水面蒸发量的80%~90%.为什么气孔散失水分有这样高的效率呢?当水分从较大的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但从很小的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其周长成正比.表4-3说明,孔径愈小,单位面积的蒸发量愈大;水蒸汽穿过小孔扩散量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而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穿过小孔时,边缘的分子比中央的分子扩散速度较大.由于气孔很小,符合小孔扩散原理,所以气孔蒸腾散失的水量比同面积的自由水面蒸发的水量大得多.(二)气孔运动的机理如上所述,气孔运动是保卫细胞内膨压改变的结果.这是通过改变保卫细胞的水势而造成的.人们早知道气孔的开关与昼夜交替有关.在温度合适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把植物从黑暗移到光照下,保卫细胞的水势下降而吸水膨胀,气孔就张开.日间蒸腾过多,供水不足或在黑夜时,保卫细胞因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使气孔关闭.是什么原因引起保卫细胞水势的下降与上升呢?目前存在以下学说.1.淀粉-糖转化学说(starch-sugar conversion theory)光合作用是气孔开放所必需的.黄化叶的保卫细胞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的影响下,气孔运动不发生.很早以前已观察到,pH影响磷酸化酶反应(在pH6.1~7.3时,促进淀粉水解;在pH2.9~6.1时,促进淀粉合成):淀粉-糖转化学说认为,植物在光下,保卫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导致CO2浓度的下降,引起pH升高(约由5变为7),淀粉磷酸化酶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1-P,细胞里葡萄糖浓度高,水势下降,副卫细胞(或周围表皮细胞)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保卫细胞,气孔便开放.黑暗时,光合作用停止,由于呼吸积累CO2和H2CO3,使pH降低,淀粉磷酸化酶促使糖转化为淀粉,保卫细胞里葡萄糖浓度低,于是水势升高,水分从保卫细胞排出,气孔关闭.试验证明,叶片浮在pH值高的溶液中,可引起气孔张开;反之,则引起气孔关闭.但是,事实上保卫细胞中淀粉与糖的转化是相当缓慢的,因而难以解释气孔的快速开闭.试验表明,早上气孔刚开放时,淀粉明显消失而葡萄糖并没有相应增多;傍晚,气孔关闭后,淀粉确实重新增多,但葡萄糖含量也相当高.另外,有的植物(如葱)保卫细胞中没有淀粉.因此,用淀粉-糖转化学说解释气孔的开关在某些方面未能令人信服.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inorganic ion uptake theory)该学说认为,保卫细胞的渗透势是由钾离子浓度调节的.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供给保卫细胞钾氢离子交换泵做功,使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于是保卫细胞水势下降,气孔就张开.1967年日本的M.Fujino观察到,在照光时漂浮于KCl溶液表面的鸭跖草保卫细胞钾离子浓度显著增加,气孔也就开放;转入黑暗或在光下改用Na+、Li+时,气孔就关闭.撕一片鸭跖草表皮浮于KCl溶液中,加入ATP就能使气孔在光下加速开放,说明钾离子泵被ATP开动.用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测量证明,钾离子在开放或关闭的气孔中流动,可以充分说明,气孔的开关与钾离子浓度有关.3.苹果酸生成学说(malate production theory)人们认为,苹果酸代谢影响着气孔的开闭.在光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由淀粉转化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作用,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同时保卫细胞的CO2浓度减少,pH上升,剩下的CO2大部分转变成碳酸氢盐(HCO3-),在PEP羧化酶作用下,HCO3-与PEP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再还原为苹果酸.苹果酸会产生H+,ATP使H+-K+交换泵开动,质子进入副卫细胞或表皮细胞,而K+进入保卫细胞,于是保卫细胞水势下降,气孔就张开.此外,气孔的开闭与脱落酸(ABA)有关.当将极低浓度的ABA施于叶片时,气孔就关闭.后来发现,当叶片缺水时,叶组织中ABA浓度升高,随后气孔关闭.试述气孔运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哪些因素影响植物
气孔开闭由保卫细胞吸排水引起,因此气孔开闭机理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保卫细胞任何吸、排水的。1、无机离子吸收假说: 实验:用K+预处理叶片表皮,使K+进入保卫细胞,再移至清水中结果气孔开放。由此推论保卫细胞中高浓度的K+是气孔开放的关键。 根据上述试验有人提出无机离子假说,认为:照光 → ATP上升 → 质膜H+-ATP泵活化 → H+排出 → 同时带动K+进入 → 水势下降 → 保卫细胞吸水 → 气孔张开。 2、 苹果酸-生成假说: 照光后由于C4途径的存在,形成了草酰乙酸,引起了保卫细胞水势的下降。 3、淀粉-糖转化学说: 植物在光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导致 CO2 浓度的下降,pH 值升高,淀粉磷酸化酶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细胞里糖分高,水势下降,吸收水分,气孔开放。在暗中,呼吸积累 CO2和H2CO3,使pH 值下降,淀粉磷酸化酶促使糖转化为淀粉,细胞里糖分低,水势升高,排出水分,气孔关闭。
气孔运动的机理?
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
气孔的开闭运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气孔的开闭运动,是由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决定的。
一般地说,在温暖晴朗的天气里,叶片照光以后气孔就开放,黑暗降临时气孔就关闭。但是,外界环境的水分和温度也影响气孔的开关。缺水的时候,气孔关闭;温度超过25摄氏度时,气孔也关闭。你看气孔的开闭跟外界条件的关系多么密切呀!这也是植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
植物气孔的结构是什么?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孔道和控制蒸腾的结构。通过它的开闭,调控着植物的气体交换率和水分蒸腾率,对植物的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与气孔有关的知识编撰如下,供同行在教学时参考。
一、结构与概念 气孔一般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通常呈肾形或哑铃形。肾形的保卫细胞中位于气孔内侧的细胞壁较厚,坚韧而有弹性;外侧的细胞壁较薄,可胀缩;哑铃形的保卫细胞其两端壁薄,中间壁厚。有些植物,在保卫细胞的四周还有一或多个副卫细胞。在植物叶表皮的气孔下方,常有较大的空隙,叫孔下室。孔下室与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相通连,构成叶片内部的通气系统和水分蒸散系统。因此,气孔的开闭能控制植物的气体交换和水分蒸散。 二、分布与位置 气孔,除了根部以外,在植物体所有的气生部分都有分布,尤以叶上为多。气孔的数量、排列和位置,随植物种类和生活环境而不同。即使是同一叶的不同位置都有很大差别。保卫细胞的水平位置变化也很大,有的凸出叶表面,有的凹入表面。 气孔在表皮上的分布,不同种的植物各有自己的规律。如天竺葵叶上的气孔是散生的;夹竹桃叶上的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的局部区域;地钱的叶状体背面有许多菱形或多角形的小区,每个小区的中央有一气孔;问荆的气孔分布在茎上,位于节间的沟槽中,呈纵行排列;满江红的孢子体叶形成两裂片,只露出水面的裂片上下表皮均具气孔,而沉水中的裂片无气孔;很多裸子植物,如红豆杉,在条形叶子上气孔纵向单列成两条气孔带。一般情况下,水生植物的气孔分布在气生叶的上表皮。据调查,三分之一的陆生植物叶上下表皮有气孔,但下表皮更多些;有些只在下表皮有。下表是几种植物叶子的气孔分布情况(单位:个/厘米2): 三、发生与类型 在被子植物中,某个原表皮细胞发生不均等分裂,其中较小的细胞即为保卫细胞的母细胞。母细胞经分裂,再分化为两个保卫细胞。问荆的气孔形成很独特,气孔原细胞经两次分裂,成为4个细胞,分内外两层,外面的两个较大与表皮细胞一样浸透硅质,形成自气孔隙口辐射而分叉的横向硅质增厚,永远保持原形而失去了关闭能力。内面两个细胞形体较小,没有硅质增厚而起保卫细胞的作用。 副卫细胞在个体发育上,有的与保卫细胞有关,如百岁兰属的植物,叶子的原表皮细胞分裂成保卫细胞的母细胞和两个侧生细胞,这两个侧生细胞各自成为副卫细胞或通过分裂而成为副卫细胞。有的与保卫细胞无关,如苏铁、银杏、禾本科的植物副卫细胞,是由气孔侧面的表皮细胞衍生出来的。 气孔类型复杂,就双子叶植物而言,依据副卫细胞的有无及状况可分为四种:一是无规则型。象西瓜等植物,保卫细胞外无副卫细胞,周围的表皮细胞分布不规则。二是不等型。如景天,在保卫细胞外有三个副卫细胞,其中一个较小。三是平列型。如豇豆等,其副卫细胞一至多个,且细胞形状及排列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平行。四是横列型。如石竹等植物,其一对副卫细胞的共用横壁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垂直。 四、气孔开闭机理 气孔运动的最终原因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对气孔运动机理目前有三种学说: l、淀粉—糖变化说 在光照的前提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降低,使之pH值增高至6.l~7.3,这时,淀粉磷酸化酶水解淀粉为葡萄糖,导致保卫细胞水势下降,引起吸水膨胀和气孔开放。在黑暗中,呼吸产生CO2,pH下降,葡萄糖+磷酸合成淀粉,水势上升,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2、无机离子说 光下,光活化H+泵ATP酶分解ATP,在H+分泌到细胞壁外的同时,钾离于进人保卫细胞,导致水势下降,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放。 3、苹果酸生成说 光下,CO2被消耗,pH上升,淀粉经糖酵解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HCO3-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细胞水势下降,水分进人保卫细胞,细胞膨胀,气孔开放。 五、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气孔开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密切相关。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叶片上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过程,在植物光合作用时蒸腾失水不可避免;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只有在气孔张开时才能进人。因此,一些植物在叶片上密生茸毛,或气孔下陷是减少水分蒸腾的一种适应。另一方面,光合作用中合成的淀粉、产生的ATP、CO2浓度降低又直接为保卫细胞运动提供原动力,有利于气孔开放。 六、气孔与皮孔 皮孔是位于茎和根周皮上的一种通气结构。皮孔大小不一,小的用肉眼刚能看见,大的长达1厘米以上,它们以分散存在或成行排列。当根与茎次生生长产生周皮时,由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局部产生大量球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变为补充组织,使其外方的组织隆起,进而被胀破,显出不同形状的裂孔。皮孔使木栓内方的细胞与外界相通,这和表皮上的气孔具有同样的适应意义。另外,在周皮的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皮孔。皮孔在形态、结构、位置等方面均与气孔不同,但在通气这一功能上是相同的。 七、气孔与水孔 一般情况下,植物根吸水量的99%左右都通过气孔以气态形式散发到体外。但当植物的吸水量大于蒸腾失水量,此时空气中湿度又较大时,如早晨或傍晚,植物将水以液态形式通过水孔排出体外。水孔是分布在植物的叶尖或叶齿表面的排水孔,属于分泌组织的一种。它也是由成对并列的保卫细胞围成,但不能调节关闭,始终开放着。水孔内方有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这些细胞的间隙与管胞的末端相通连。水从管胞流出,通过薄壁组织间隙而经水孔流出。这样看来,气孔与水孔在构成、分布、性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微小差异,但最终都是使体内的水分进人到外界环境之中。右图表示气孔运动机理.请据图回答:(1)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由①的______阶段和呼吸作用的______阶
(1)由题图可知,②是ATP,ATP可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PH逐渐升高.
(2)当细胞中糖、有机酸、离子增加时,细胞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加,细胞液渗透压增大;保卫细胞吸水.
(3)分析题图可知,调节保卫细胞的渗透压的因素有光照、CO2浓度、pH等,因此光照、CO2浓度、pH等能调节气孔运动.
故答案为:
(1)ATP光反应 第一、二、三阶段下降上升
(2)增大吸水
(3)光照、CO2浓度、p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