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与海啸如何区分,二者会相互影响引起么?
风暴潮是大风扰动海水,海水水位升高满溢上陆的现象。而大风可能是温带气旋或者是台风引起的。 而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巨大能量的释放使海水产生巨大的波浪,向前推进。一个是大风引起的,一个是海底地震爆发引起的。嘿嘿。我的想法。
台风能否引起海啸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而台风不属于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属于气象灾害,只能引起风暴潮。 注解:风暴潮[1](storm surg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风暴潮有哪些特征?
风暴潮的周期介于地震海啸与低频天文海啸的周期之间,一般为1~102小时。风暴潮的高度与台风或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外围的气压差成正比例,其中心气压每降低1hPa,海面约会上升1厘米。而如果是较大的风暴潮,则就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发生海水倒灌,这时海水就会泛滥成灾,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
风暴潮有很多名称,如“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而在我国的历史上又多称它为“海溢”、“海啸”或“大海潮”等,并把风暴潮所带来的灾害称为“潮灾”。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但有时其区域也会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其影响范围也会达到一两千公里,且影响时间更是可持续数天之久。
海啸和风暴潮的异同点都是什么
(1)成因不同.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的运动.
(2)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和海水的平均深度(几千米)相比,海啸波长要大得多,水深达数千米,的海洋对于波长几百千米的海啸,犹如一池浅水,所以海啸波是一种“浅水波”.而风暴潮波长比海水的深度小得多,所以是一种“深水波”.(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这正是越洋波音747飞机的速度,而水面波传播速度较慢,风暴潮要快一点,最快的台风速度也只有200千米/小时左右,比起海啸要慢得多.(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浪或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一定产生海啸,大约十个地震中只有一两个能够产生海啸.尽管对只有极少数地震能够产生海啸已经有了不少解释,但至今,这还是一个需不断研究的问题.什么是风暴潮现象?
风暴潮 [fēng bào cháo]风暴潮(Storm 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主要特征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沿海验潮站或河口水位站所记录的海面升降,通常为天文潮、风暴潮、(地震)海啸及其他长波振动引起海面变化的综合特征。一般验潮装置已经滤掉了数秒级的短周期海浪引起的海面波动。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相叠),加之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有人称风暴潮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约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公里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风暴潮的周期为1-102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海啸之间。风暴潮的高度与台风或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外围的气压差成正比例,中心气压每降低1hPa,海面约上升1cm。较大的风暴潮,特别是风暴潮和天文潮高潮叠加时,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
和典学堂 自然灾害与人 海啸与风暴潮的区别
(1)成因不同。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的运动。
(2)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和海水的平均深度(几千米)相比,海啸波长要大得多,水深达数千米,的海洋对于波长几百千米的海啸,犹如一池浅水,所以海啸波是一种“浅水波”。而风暴潮波长比海水的深度小得多,所以是一种“深水波”。 (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这正是越洋波音747飞机的速度,而水面波传播速度较慢,风暴潮要快一点,最快的台风速度也只有200千米/小时左右,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浪或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一定产生海啸,大约十个地震中只有一两个能够产生海啸。尽管对只有极少数地震能够产生海啸已经有了不少解释,但至今,这还是一个需不断研究的问题。海啸是什么自然现象?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它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本地海啸在海啸波到达前:还常伴有强烈的地震或震灾发生。我国也是多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历代都把风暴潮和地震海啸所表现的潮位异常混称为海啸、海溢或大海潮等。近20年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决定把风暴和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分别称为风暴潮和海啸。另外,有时把天文、风暴和地震原因造成潮位异常所引起的滨海地区受淹导致的灾害统称为 “潮灾。但多数情况下,所谓潮灾就是习惯地指风暴潮灾害。大洋中海啸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至2米,这种洋波移行在深水大洋时,波长可达几十到数百公里,周期之至200分,最常见的是之至狈分,传播速度可达近千公里/小时。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造成灾害甚至难于察觉这种波动。然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引起振幅增大。若大陆架很窄,从海面到海底流速几乎一样的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岸边或港湾,波高骤增,这时可能出现波幅为20--30米的巨浪和造成波峰倒卷。这种巨波冲到那里,那里便是一片废墟,也正是这些地方,海啸才变为生命的最大威胁和可怕的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