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对于国剧运动的解释?
1925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归国后,曾于1926年6月至9月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提出了与《新青年》派不同的另一种选择。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他们受到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影响,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显然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成为一个“新梦”,但仍作为“另一种选择(可能性)”而在现代戏剧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什么被称为国剧
京剧
按照余上沅的说法:“中国人用中国的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这样的戏剧,我们名之为国剧。”“国剧”一词始于1925年的“国剧运动”。其后主动使用“国剧”概念的是1930年代以齐如山、傅芸子等为代表的“国剧学会”诸文人。1931年12月齐如山、胡伯平、段子君、黄秋岳、傅芸子、傅惜华等人以梅兰芳、余叔岩为号召发起组织北平国剧学会,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种种以“国剧”为名的活动,如创办《国剧画刊》、创立国剧传习所、编纂《国剧词典》等等,大力倡导“国剧”研究。京剧赖文人之力声誉日隆,地位愈高。1980年代初,大陆文化界开始关注并介绍台湾戏剧界的情况,起初仍只称“京剧”。1984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台湾的京剧和演员》一文首次说:“台湾称京剧为‘国剧’。台湾的京剧和大陆的京剧,同祖同宗,一脉相承。”之后一些文章大体上均沿用这种说法。直到1989年《“海派”艺术与天津——兼论“国剧”地方化》一文,才明确认定京剧就是“国剧”。正是从这以后,“京剧国剧”说在大陆越来越响,渐成一种时尚。也有不少人认为京剧不应该称为国剧,中国的戏剧种类多样,应是所有中国戏剧的总称。不过现在普遍认为京剧就是国剧。什么叫新月社
新月社介绍: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月刊(1928.3.10),《诗刊》周刊(1931年)。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新月社名字的意义:
新月社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
扩展资料:
新月派介绍: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
2、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派
五四及20年代,中国话剧形成了三种创作潮流,即
1.选ABC。倾听时代呼唤,紧密配合现实斗争 ;始终坚持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兼收并蓄,多元并存 .
2.倾听时代呼唤,紧密配合现实斗争.20世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也是其文化发展的蜕变更生期,文化语境中新与旧的问题,几乎纠缠了整整一个世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以《新青年》杂志为思想阵地的胡适、钱玄同、傅斯年等人,认为新的时代应当创造新的戏剧,而传统戏曲则是野蛮的“遗型物”,是不进化的代名词,而效法西方戏剧所创立的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必将对传统戏曲取而代之。3.始终坚持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如果说胡适等人对待戏曲的态度不免过激,那么1926年以《晨报剧刊》为舆论阵地的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等人,对待戏曲的态度则要公允得多。他们不仅欣赏中国戏曲重表现、写意化的美感,而且还准备吸取其中的美学特点,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国剧”。尽管“国剧运动”的构想未能实现,但是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早期中国话剧观念的多元特点。而宋春舫等学院派戏剧理论家对西方现代戏剧流派的介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艺术视阈。 4.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兼收并蓄,多元并存.到了1930年代,中国话剧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显示出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价值。话剧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也逐渐加强,甚至出现了工人剧团和农民的话剧演出。此时期,一位在中国话剧史上意义非凡的人物,带着与他年轻的面孔不相称的忧思与憧憬,豁然出现在世人眼中。这个人就是曹禺,在23岁时他已经创作了惊世之作《雷雨》(1934)。此后,《日出》(1936)、《原野》(1937)等相继问世,在他的笔墨之间,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话剧文学已经走向成熟。他的戏剧在那个年代曾经养活了一个著名的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1933—1947),在以后的岁月中,研究者的视野中有了“说不尽的曹禺”,导演和演员心中有了“演不完的曹戏”。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运动的特征是什么?谢谢!
继晚清、辛亥革命以及“五四”前后的戏剧改良思潮之后,20世纪30年代改良思潮在中国又一次形成。首先是1920年代余上沅的“国剧运动”的影响。“国剧运动”成员一直在探讨如何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话剧的理论,反思“五四”《新青年》派对传统戏曲的批判,肯定中国戏曲的价值。尽管“国剧运动”失败了,但他们对戏曲价值的论述为1930年代戏曲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1930年代左翼戏剧家利用戏曲走向民众、宣传革命的需要以及抗战的需要。
其特征主要是提倡戏剧职业化,实用化,大众化,与时代紧密结合,什么叫实验话剧?
6年啦,任明炀实验剧团
任明炀实验剧团艺术总监 任明炀2019年4月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在北京向各位问安。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任明炀实验剧团的关心和支持。各位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减龄了!在我们的介绍文字里,我们的创团时间已经由2009年改为了2013年,我们也在3月初发布了庆祝创团6周年的海报。的确是这样,我们主动减龄了,我们变年轻啦。为什么要修改创团时间呢?有什么故事吗?各位朋友,容禀!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历练,任明炀实验剧团(RMYTHEATRE)的这张面孔已经比较清晰了:我们不仅是一个话剧创作和演出团体、一个演出品牌,更重要的——我们也是一种独特的演出风格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而这种“独特的演出风格”,来源于我们对话剧(剧场)这门艺术的“独特”看法和思考、以及我们“独特”的创作方法——这些都肇始于2013年在北京首演的《您的口音》。也就是说,在经历了《您的口音》的创作和演出之后,我们的演出风格、艺术理念、创作方法等等就基本稳定了下来,且向着更有意识、更清晰精准、更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着。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您的口音》是我们当之无愧的立团之作,也是我们迄今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戏。多年来,《您的口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也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了我们,它的演出还在继续着。所以,我们“以戏立团”,我们将《您的口音》的首演时间作为我们的创团时间。而在以往的创团故事里,我们将《明年的这个时候》这部戏在上海的首演时间(2009年)标记为创团时间。但是,在经过了时间的洗濯之后,我们发现:《明年》和如今的RMYTHEATRE,完全不在同一个脉络体系里。2009年的《明年》和2013年的《您的口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具体的学术论证,在此就不赘述了。总之,今年,我们庆祝6周年!下面,我来回答另一个问题。经常会有观众朋友在演出现场或是在网络上提问:你们为什么叫“实验剧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其实这个名字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扰,比如一些观众朋友或是演出商朋友就很容易“顾名思义”:哦,你们叫“实验剧团”,所以你们演的就是“实验剧”啦。那什么是“实验剧”呢?那很可能是一种很古怪的演出:讲一些很难懂的话、做一些很玄妙的动作、放一些很炫目的视频、穿一些很奇特的服装、再加上喷烟喷水等等……坦白说,我们的演出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如果大家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实验”一词,尤其是“实验戏剧”,在我们的文化环境里,是一个被普遍误解和误用的术语。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自称“实验剧团”呢?我们有没有在“实验”?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实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人演中国事给中国人看。这句话虽然看似古怪拗口,可的确简洁明快地传达出了我们的办团理念。我并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话剧界的前辈余上沅先生,早在1920年代,在他的《国剧运动》一书中,就已经这么说过了。“话剧”作为一种“舶来艺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生活,如何成为一种真正切合中国人心智的、能够抒发中国人情感的艺术形式,这是一个自20世纪初叶以来就存在着的课题,我觉得至今也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抗战时期提出的 “民族化、大众化”的话剧革新方向,我想,放在如今也是适用的。为此,我们在创团6周年之际,特地发布了新的slogan:内地故事、新写实、为大众。这个slogan既是我们的风格标签,也是我们的艺术追求。下面,我来简单地阐释一下:“内地故事”是我们在叙事方面的努力。我们演的一定是“中国故事”,而且一定是发生在中国腹地的、带有泥土和人情味儿的故事,我们不追求“高大上”,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平民视角,我们要演的是地地道道的“吾土吾民”。这一点在我们的《爱的三部曲》系列和《在这都市的丛林里》这些作品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几个戏都是脱胎于80-150年前的欧洲剧本(几乎都是中文首译、首演),但我们把它们改造成了彻头彻尾的当代中国故事,从剧情、主旨到人物、场景,没有任何洋味儿,就像发生我们身边的事儿一样。我相信如果没有节目册的提示,可能没有人会知道我们在“演一个外国剧本”。而且,我们对它们进行“改造”的方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案头“改编”,对此,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是怎样的创作方法呢?这个问题讲起来就太复杂了,我在此就不赘述了。总之,可以说,我们正在为“如何处理外国剧本”、甚至是“如何处理文本和演出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经验。“新写实”是我们对表演风格的把握和追求。对,我们的风格是“写实的”,是讲故事、演人物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但与“旧”的写实风格相比,我们的表演可能更自然质朴、更接地气,我们很重视演员的天然材质,我们反对程式化、教条化的种种“表演术”,我们反对种种的舞台腔、文艺腔、译制腔,我们崇尚平实的口语和即兴的反馈,我们喜爱口音和方言。其实在我国的文学研究领域,“新写实”一般指代的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我们的“新写实”和“新写实小说”在理论上是没有延续关系的,但我们的演出会显现出“新写实小说”的某些特征:比如说客观冷静的平民视角、比如说展现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等等。可以说,我们的表演是这个时代的自然主义流派。“为大众”是我们对话剧这门艺术的定位和愿景。话剧其实是在模拟我们生存的社会空间和人际交往图景,而且与受众面对面实时交流,社会性非常之强。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理应融入大众、融入社会,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我们认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话剧必须成为一种正常、普遍的大众娱乐,才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但是,目前的情形,似乎距离这个愿景还很遥远。一百多年来,数不清的仁人志士已经为话剧的“民族化、大众化”付出了心力。我们愿加入这支队伍,做中国人的话剧,为中国大众服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勤劳善良的人民。另外,鉴于近年来目睹的一些 “话剧怪现状”,我们也要诚恳地提出:做话剧,既要有创意,更要有善意。这门艺术不能抛弃大众、沦为小圈子里彰显优越感的孤傲玩物,或是漠视社会责任、沦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做演出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作为一个有6年奋斗史的剧团,其实,我们只是刚刚迈出了一小步。我们在创作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也得到了各地观众的认可。但是,作为一家企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演出团体,我们的演出量、观众数量等等业绩指标都还是非常低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要归咎于我们的经营水平、资本投入、运作模式等等,而这些也的确是我们的短板所在。所以,我们真诚地期待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和建议、帮助和支持。最后,还是说一些励志的话来作结吧:就当我们是中国话剧这片森林里的一株小树吧,请关注我们的成长,再过5年、10年、20年,看看我们会不会长成一棵大树。谢谢各位,祝大家猪年一切顺利、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