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和台风的区别,风暴潮与台风有什么区别?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风暴潮与台风有什么区别?

台风是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天气系统,属于气象灾害。

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是海水涨落,属于海洋灾害。

海啸 台风 风暴潮区别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台风,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13级(1988年底以前,我国曾规定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风暴潮(storm surg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什么是风暴潮,它是怎么形成的?

风暴潮(Storm 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

1、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2、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扩展资料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当然,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当然,如果风暴潮位非常高,虽然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也会造成严重潮灾。8007号台风风暴潮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正逢天文潮平潮,由于出现了5.94米的特高风暴潮位,仍造成了严重风暴潮灾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暴潮

热带气旋、台风、“台风眼”与风暴潮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南北纬23.5°之间的赤道低气压区及其附近海域,海水经常被强烈的阳光直射,蒸发量非常大,当海面的水温上升到26℃~27℃以上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上升气流。该气流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凝结而形成暴雨,同时水蒸气在凝结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台风眼

该气流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可成为一股旋转上升的气流,气流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这种强大的旋转上升气流被称为热带气旋。由于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保持一定偏转角,热带气旋的生成范围有时可扩大至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纬度更高的海域因为没有高温海水为其提供足够的能量,所形成的上升气流一般都不够强大,也难以长时间地维持,很难形成热带气旋。而南北纬5°之间的赤道海域,虽然水温很高,但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较小,热带气旋也很难形成。

热带气旋形成后,大多以每小时十几千米至几十千米的速度在海上缓慢移动。气旋周围除携有狂风外,经常还伴有暴雨或大暴雨,同时由狂风掀起的巨浪,可引发沿海的风暴潮,给海上航行的船只以及沿海港口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热带气旋的等级

我国气象局自198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是根据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飓风来袭风力,将其分为4个级别: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为7级、风速不超过34海里/小时(62千米/小时或17.1米/秒)时,称为热带低压;中心附近风力8~9级、风速34~47海里/小时(63~88千米/小时或17.2~24.4米/秒)时,称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风力10~11级、风速48~63海里/小时(89~118千米/小时或24.5~32.6米/秒)时,称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12级以上、风速≥64海里/小时(≥119千米/小时或≥32.7米/秒)时,称为台风。台风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人民对12级及其以上强热带气旋的称呼,在大西洋和加勒比地区被称为飓风,在印度洋沿岸则称为旋风。

飓风来袭

全球每年形成的强热带气旋数平均约45个左右,比较集中地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南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澳大利亚西北海区等8个海域,其中在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的洋面的生成概率最高,平均每年约18.5个。

台风的等级

1971年美国工程师萨菲尔和国际飓风研究中心主任辛普森博士根据飓风的中心气压、中心附近风速以及可引发的涌浪高度等特征,将飓风再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

萨菲尔-辛普森的飓风等级标准及其破坏潜力等级中心气压(Pa)风速(km/h)涌浪高度(m)破坏力1>980119~153<1.8能造成沿岸树木房屋等损失2965~979154~1771.8~2.5有可能淹没沿岸房屋码头3945~964178~2092.6~3.7沿岸1.5米高以下的低地有可能被淹没4920~944210~2493.8~5.5沿岸5米高以下的低地有可能被淹没5<920>249>5.5沿岸8~16千米范围内的居民应撤离我国过去对台风不进行分级。自2006年起,气象部门根据台风的风力大小,将台风分为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3个级别: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风速32.7~41.7米/秒的称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风速41.7~50.7米/秒的称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6级、风速超过5l米/秒的称为超强台风。

台风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台风眼”

热带气旋的中心区为气流急剧上升的低气压区,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台风眼”。“台风眼”内的风力不像其外围那样强,也不常出现暴雨,“台风眼”的周围才是风速最大的狂风暴雨区。再向外,则风速又逐渐减弱。气旋中心的气压越低则风暴越强。

风暴潮

风暴潮也称气象海啸或风暴增水,是指由台风、强气旋、气压骤变等原因而引发的海平面异常变化。该变化若恰逢大潮汛期,会使局部沿海地区显著增水,导致海水暴涨,结果会给沿海地区的港口设施和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风暴潮

风暴潮的形成原因为:强气旋中心的低气压可导致海平面局部突起,该突起部分在强风的持续作用下波浪将不断增高,由此而形成的大浪传播至沿海浅水域后可变成滔天巨浪,引起海水暴涨,形成具有巨大破坏力的风暴潮。据记载,风暴潮造成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的风暴潮在孟加拉国曾发生过3次,印度、日本各发生过1次,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也曾发生过1次。1970年11月12日发生在孟加拉国吉大港一带的风暴潮,海水骤涨高度达6米,造成20万人死亡,100万人流离失所。

海龙卷

海龙卷即发生在海上的龙卷风,是由一股偶尔生成于海上的柱状气旋形成的。该气旋海龙卷势力强大,下起海面,上接云层,风速可达80~160千米/小时。由于其旋转强烈,中心气压非常低,因而可将气旋中心的空气、水蒸气甚至少量海水都一起带向高空,形成一条下接海面、上接低垂乌云、颜色昏暗、在海上缓缓移动的柱状气旋,人们常将其称为“海龙卷”,沿海居民也称其为“龙吸水”。海龙卷的中心气压低、旋转力强、风速大(最大风速可超过100米/秒,甚至高达200米/秒,而12级台风的风速也只有33米/秒),因而能对航行中的船舶等造成极大的危害。但其气旋范围通常只有数十米至上百米,持续时间一般也只有几十分钟,至多也不过数小时,因而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远不像台风那样严重。全球每年可形成“海龙卷”近千次。

风暴潮是什么?

  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沿海验潮站或河口水位站所记录的海面升降,通常为天文潮、风暴潮、(地震)海啸及其他长波振动引起海面变化的综合特征。一般验潮装置已经滤掉了数秒级的短周期海浪引起的海面波动。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相叠),加之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有人称风暴潮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约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公里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

  风暴潮的周期为1-102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海啸之间。风暴潮的高度与台风或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外围的气压差成正比例,中心气压每降低1hPa,海面约上升1cm。较大的风暴潮,特别是风暴潮和天文潮高潮叠加时,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当然,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如果最大风暴潮位恰与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则会导致发生特大潮灾,如8923和 9216号台风风暴潮。1992年 8月28日至9月1日,受第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非常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潮灾先后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市。风暴潮、巨浪、大风、大雨的综合影响,使南自福建东山岛,北到辽宁省沿海的近万公里的海岸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死亡194人,毁坏海堤1170公里,受灾农田193.3万公顷,成灾3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

  与海啸的区别

  (1)成因不同.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的运动.

(2)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和海水的平均深度(几千米)相比,海啸波长要大得多,水深达数千米,的海洋对于波长几百千米的海啸,犹如一池浅水,所以海啸波是一种“浅水波”.而风暴潮波长比海水的深度小得多,所以是一种“深水波”.

(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这正是越洋波音747飞机的速度,而水面波传播速度较慢,风暴潮要快一点,最快的台风速度也只有200千米/小时左右,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浪或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一定产生海啸,大约十个地震中只有一两个能够产生海啸.尽管对只有极少数地震能够产生海啸已经有了不少解释,但至今,这还是一个需不断研究的问题.

风暴潮可分为几类?

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可将风暴潮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台风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凶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国家,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温带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偶尔也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该类型的风暴潮主要常见于中纬度沿海地区,其中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

而这两种风暴潮在我国均有发生,我国也是世界上这两类风暴潮灾害都非常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我国风暴潮这种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南到北的海区沿岸均无幸免。

什么是海啸和风暴潮

风暴潮

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聚变等强烈天气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被称为风暴潮。也称为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它介乎于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洋潮汐之间。发生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狂风和它带来的大降水和高潮潮水叠加在一起,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通常人们把风暴潮分为因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因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

海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的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不受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极具危害性的“水墙”。海底50千米以下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最易引发破坏性海啸。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现象不同。风暴潮是海面增水(减水),出现海面异常升降,类似于潮汐现象的海水的增减;海啸是海面的波动现象,海面破碎,形成的是巨大波浪。

2、运动机理不同。都是海水的运动,但风暴潮是水位的升降,海啸是波的传播。

风暴潮的分类及特点有哪些?

国内外学者较多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性,把风暴潮分为由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台风风暴潮(或称热带风暴风暴潮,在北美称为飓风风暴潮,在印度洋沿岸称为热带气旋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温带天气系统所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我国是世界上两类风暴潮灾害都非常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风暴潮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南到北所有海岸均无幸免。国内外通常以引起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来命名风暴潮。例如:由1980年第7号强台风(国际上称为Joe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8007台风风暴潮或Joe风暴潮;1969年登陆北美的Camille飓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Camille风暴潮等。

>>>>全文在线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