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水平通常是指过程输出在的缺陷率,通常所说的6sigma水平是指过程输出的缺陷率为多少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六西格玛管理中质量水平的体现?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通常使用西格玛水平Z作为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业绩度量。σ水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过程满足顾客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在这种度量中,我们把每个测量值相对于顾客要求的偏离程度考虑进来。σ水平越高,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σ水平越低,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低。

六西格玛管理法中提到的6σ代表的是质量水平,达到六西格玛(6σ)质量水平是指Z等于6,在产品的上、下规格限之间包括12σ,意味着100万次机会(DPMO)中不超过3.4个缺陷,也就是说过程的波动非常小,集中在目标值附近,它们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很强,顾客满意度高。

实际上,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只顾维持很短一段时间。在这种状况下计算出的过程能力为短期过程能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输出会受很多因素(通常可分为:人、机、料、法、环)的动态变化影响,则过程输出的均值也会存在波动——漂移。长期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将各种短期的情况综合起来考虑。

因此,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代表3.4ppm的缺陷率,合格率为99.99966%,是考虑了分布中心相对规格中心偏移土1.5σ后的情况,是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于( )缺陷率?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于3.4ppm缺陷率,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有±1.5σ偏移的情况,是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小,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6σ现已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界定: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企业高层领导就是确定企业的策略目标,中层营运目标可能是提高制造部门的生产量,项目层的目标可能是减少次品和提高效率。界定前,需要辨析并绘制出流程。

★测量: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

★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

★改进:运用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工具,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

★控制:监控新的系统流程,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的结果,以期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功效。

3至6西格玛要求的缺陷率怎么算的?

DPMO=[缺陷数 / 机会数] x 10^6。

但是由于缺陷率会因为执行测试用例数的变动而变动,导致如果相同的缺陷,对应不同的测试用例的话,会产生出不同的缺陷率。

所以如果需要使用缺陷率来表达软件质量(或者衡量软件质量)的话,建议先创建比较完善的测试用例库,并且定期维护,在成熟的测试用例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个项目中不同版本的软件,或者某一款产品中不同版本的软件,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衡量的软件质量才是相对合理而且科学的。

扩展资料:

缺陷机会数,是指产品、或服务、或过程的输出可能出现缺陷之处的数量。如:一块线路板有200个焊点就有200个出现焊接缺陷机会;一张申请表有15个栏目就有15个出现填表缺陷的机会。

DPMO容易受到不良的测试覆盖问题影响。如在过程中任何点,缺陷没有被检测到,就可能未被包含在DPMO计算内。

所以,如果全部测试步序的所有测试覆盖面相加起来是完全的,SMT组装过程整体DPMO能反映正确的整体DPMO。反之,单一测试步序缺少覆盖,则‘产能’的可信度降低,当全部测试步序相加,缺少必须的测试覆盖,则整体DPMO的可信度将被削弱。

产品间DPMO比较时,应考虑到产品的‘相对复杂性’与‘可制造性指数’。例如汽车电子大批量含3000焊点印制板组件,与3000焊点通讯组件板间的DPMO比较,在技术层次上是可能有效的,但实际上因为不同产品间的质量要达到相同水平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受到限制。

产品间的DPMO或与标准比较时,重要的是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可以认为是‘对等’的,在这个关系中,复杂性指数是很有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PMO

工厂6西格玛培训公司的数理统计含义?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业务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design for six sigma, DFSS),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

σ是一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准差”,是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是一种评估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波动大小的参数。

西格玛质量水平则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西格玛水平越低,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低。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意味着百万出错机会(DPMO)中不超过3.4个缺陷。

当上下规格限之差为12σ(士6σ),且过程无漂移,即实际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时,低于下规格限LSL和高于上规格限USL的面积(概率)均为0.001 ppm,总缺陷概率为十亿分之二。

但实际上,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的可能性很小,对于典型的制造过程,由于影响过程输出的基本质量因素(人、机、料、法、环、测)的动态变化,过程输出的均值出现漂移是正常的。在计算过程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时,一般考虑将上述正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偏移1.5σ,此时一侧的缺陷为3.4ppm,另一侧因数量级极小可忽略不计,总缺陷概率为百万分之3.4。

因此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代表3.4DPMO,是考虑了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分布中心相对规格中心漂移±1. 5σ后出现缺陷的概率。

six sigma咨询.六西格玛管理的统计含义?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顾客和企业可以同时获得满意。对顾客而言,是以最可接受的价格及时获得满意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则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和尽可能短的周期实现尽可能大的利润。只有当这些全部实现时,“质量”这一词汇才对企业真正有了意义。

  六西格玛管理强调对组织的过程满足顾客要求能力进行量化度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改进目标和寻找改进机会。这里,六西格玛水平(通常用英文字母Z表示)是过程满足顾客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过程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西格玛水平越低,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低,过程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大。

  “西格玛”一词源于统计学中标准差σ的概念。标准差σ表示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西格玛水平”(或σ水平)则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范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范限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假定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无偏移情况。那么,σ越小,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就越靠近于目标值,同时该特性落到规范限外的概率就越小,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理论上6a质量水平是指,正态分布从—6σ到+6σ均在规范下限到规范上限范围内。过程输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顾客要求的目标值附近。此时,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很高。

  显然,过程输出分布越集中,则输出落在规范下限和规范上限外的概率就越小,过程输出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于3.4X10-6缺陷率,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有±1. 5σ偏移的情况,是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为了避免引起混淆,常采用六西格玛(或6SIGMA, SixSigma)来区分统计意义上的6σ。

什么是六西格玛质量?

  六西格玛质量,应该就是指 大家常提及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如下,就是它的来龙去脉了:

  六西格玛(Six Sigma)

  六西格玛

  又称:六式码[1]、六标准差[2]、6σ、6Sigma,不能使用大写的Σ,西格玛(Σ,σ)是希腊文的字母,在统计学中称为标准差,用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

  其含义引申后是指: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疵。

  六西格玛(6σ)概念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麦克.哈里于1987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在杰克韦尔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华硕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前三年主导产品质量水平,建筑业企业怎么填写

主导产品主要是:建筑业主导产品就是——“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楼房、厂房、道路、水库、桥梁等。

质量水平主要指:质量管理处于哪个阶段。

质量管理水平的四个等级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对167家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企业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以考察质量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参见《质量烁金》京特。隆美尔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调查结果表明,按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及其对应的质量绩效水平,可将他们分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对应着明显的管理特征和质量绩效的区别如下:

  第一级:检验级

  (一)管理特征:

  1.通过检验保证质量;

  2.缺乏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

  3.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

  4.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顾客意见的处理过程;

  5.质量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离,几乎由质量保证部独立负责产品质量。

  (二)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主要应用检验技术;

  2.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有限的预防措施,只占质量成本的13%;

  3.不了解使生产过程稳定的措施方法。

  (三)质量业绩水平:

  1.平均缺陷率:≈4,800ppm(即0.48%注:ppm—百万分之缺陷率)

  2.废品率:>5%

  3.返工率:>3%

  4.过程能力指数CPK:没有测定

  第二级:质量保证级

  (一)管理特征:

  1.通过检验保证质量;

  2.缺乏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

  3.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

  4.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顾客意见的处理过程;

  5.质量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离,几乎由质量保证部独立负责产品质量。

  (二)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使用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技术,如:Pareto图、因果图、SPC、生产过程的风险分析等,但仅一般性地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

  2. QFD、田口方法、实验设计等“质量设计”方法,没有系统地被采用。

  (三)质量业绩水平:

  1.平均缺陷率:≈900ppm

  2.废品率:≈3.1%

  3.返工率:≈2.7%

  4.过程能力指数CPK:<1.33

第三级:预防级

  (一)管理特征:

  1.管理层认识到“设计”对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开发阶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设计质量,采用了“质量设计”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质量问题在“源头”得到根本解决;

  2.不仅生产和采购部门,而且包括开发部门都制定了高标准的质量目标;

  3.将质量职责授权到所有职能领域,中央质量保证部门转化为质量顾问的角色;

  4.引入“并行工程”的“跨职能工作组”方法,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开发过程,使质量问题在源头得以解决。

  (二)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1.大量地应用了质量设计的方法,如:QFD、田口方法、质量损失函数分析、实验设计、DFMEA、PFMEA、FTA、过程能力分析等;

  2.大量应用了预防性质量措施,如防错措施(Poka-Yoke)等;

  (三)质量业绩水平:

  1.平均缺陷率:≈900ppm

  2.废品率:≈3.1%

  3.返工率:≈2.7%

  4.过程能力指数CPK:<1.33

  第四级:完美级

  1.高层管理者设定了及其严格的质量目标,如:“零缺陷”。质量问题不可或缺地被列入高层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2.每一个职能部门和层次都制定了各自具体的质量目标,如果这些目标实现的话,产品即可达到“零缺陷”质量;

3. 70—80%的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参与“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改进活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改进不仅针对设计、生产等一线部门,而且扩展到所有部门;  

4.创造一种有助于质量提高的企业文化氛围,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这种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对每一位员工的无形的激励机制;

  5.形成了跨职能的团队协作,以达到质量目标;

  6.形成核心流程:零缺陷生产与质量设计。

  (一)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以及实现高质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被应用。

  (二)质量业绩水平:

  1.平均缺陷率:<100 ppm

  2.废品率:<0.8%

  3.返工率:<0.8%

  4.过程能力指数CPK:≈2.0

>>>>全文在线阅读<<<<

标签: 是指 率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