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章 华夏境内,不养闲神!

第二百二十章 华夏境内,不养闲神!

    汉时。

    佛门初入中原。

    为求道统传承,故意混淆佛法为神仙方术之一,使得时人以为老子、佛祖为一体。

    这才有了三国魏国郎中鱼豢于《魏略·西戎传》沿成其意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来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晋朝皇室的推崇,佛门大兴,实力不断壮大。

    神仙、佛祖都是天人,或许不会计较什么,但道士、僧尼却是普通凡人,七情六欲都有。

    就和普通人一样,有钱有势后,会愿意修祖坟,起祠堂,定族谱,佛门亦如此。

    强大的佛门,正式宣告,道、佛不同,不再承认老子、佛祖一体,以前的种种,全是谣言。

    佛门翻脸不认人的速度,比提裤子还快。

    虽然道门很讨厌佛门的‘蹭光’,但佛门的突然崛起,和对过去的否定,也让道门愤怒了,誓要教训这不知所谓的外来道统,道、佛之争浮现并趋于尖锐化。

    事实证明,一件事物,或一个势力,在崛起势头正盛时,是很难摧毁的。

    道门以无上力气,试图毁掉佛门,但在晋朝皇室司马家故意拉偏架下,道门是屡战屡败。

    到了晋惠帝时期,破大防的道门,为了和佛门斗争,改《西域传》为《老子化胡经》。

    经传中言:老子在天竺乘日精进入净饭王妃净妙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建立了佛门,并开始对天竺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

    释迦牟尼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化身。

    这下。

    论到佛门破大防了。

    佛道二教互争短长,展开了所谓“夷夏之争”。

    因为汉时那段佛门蹭光道门的事始终存在,且流传于世,两教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了反击,佛门也‘拟’了经书,说是道祖老子,儒祖孔子,皆是佛陀座下弟子。

    老子是道童菩萨,孔子是儒童菩萨。

    本来儒门只是看乐子和拱火的,但没想到佛门竟能这么飘?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儒门加入抨击佛门,道、佛之间斗争立刻发生逆转,哪怕司马家出面,佛门也被儒门、道门联手收拾了顿。

    二十七部伪经被焚毁,编造伪经的佛门高僧,更是当场圆寂,佛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后来的佛门,只敢在《老子化胡经》上和道门辩白,却完全不敢再拉儒门战斗。

    北魏、隋唐、宋元,道、佛之间进行数十场论战。

    尤其是在元朝初年,由于丘处机跋涉千里游说成吉思汗,由此全真教势力强大,大肆刻印王浮的《老子化胡经》,并新造《老子八十一化图》,大量印发。

    明确宣称道教、佛门皆由太上老君创立,华夏文明起始于老君,三皇五帝皆是老君化身所教化,老子、释迦牟尼皆是老君化身,将整件事情推向了高潮。

    佛门怒火冲天,差点要与道门开启现实论战。元宪宗蒙哥为了平息佛门徒的愤怒,两次召集佛道辩论。

    元宪宗八年的辩论是有史以来场面最大、时间最久的一次佛道辩论。

    禅宗僧人祥迈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奉敕将此事全程纪录,名为《辨伪录》。

    元宪宗八年七月,蒙哥命忽必烈亲王召请各地僧、道两宗,僧人三百多人,道士二百多人,佛道两方各出十七名代表,佛门方面以少林寺福裕长老为“头众”,道教方面以全真道的“权教”张志敬(张真人)为“头众”。

    双方围绕道教的《老君八十一化图》、《老子化胡经》及其他“谤佛”道书进行辩论。

    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来到上都的皇宫聚会,参加集会的担当“证义”的丞相、大臣及儒者共二百余人。

    辩论由忽必烈主持,掌管佛门事务的那摩国师、八思巴国师、西蕃国师等人一并到场。

    在辩论中,佛门方面准备充分,紧紧抓住《化胡经》是否为老子所说、何为佛、老子有无到天竺化胡成佛、道士能否持咒做到入火不烧、白日上升、摄人返魂、固精久视等问题,让道士答辩,忽必烈、八思巴国师也亲自向道士提出质难。

    如此证伪的方法,纯属是佛门耍无赖,元朝皇室拉偏架,毕竟,道门无法施展这些神通,佛门同样施展不了那些所谓的佛法。

    道士认输了,《老子化胡经》也被当伪经被焚毁了。

    但这样的辩论,显然无法服众,经书可以被焚毁,但经文却能口口相传流传下来。

    在《老子化胡经》的问题上,佛门攻击过道门,攻击过儒门,以此做为儒门议题,属实杀人又诛心。

    新的三方论战将启,大殿众人都有种重见历史的感觉,佛门要再次以一敌二,证伪《老子化胡经》。

    内阁奏请的佛门议题,朱厚熜自是欣然准允。

    佛门议题,老子化胡之说。

    而三教论道的道门议题,就成了最简单的事,就是提到的《老子八十一化图》。

    又名《太上老君历世应化图说》,描绘了老子起于无始直至宋绍圣五年之间的显化事迹,是道门神佛存世的象征。

    司马迁《史记》为老子李耳立传时,曾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和“老子,隐君子也”的疑团及可作多种解释的意绪。

    神仙、佛祖,都要经常显灵,才能向世人证明存在,吸纳信徒。

    而中断过,或断绝后的道统,就失去了敬畏的意义。

    自古以来,华夏百姓都非常注重现实,我给你香火,你保我所求。

    什么时候,我上了香火,你未能让我得偿所愿,那我便砸你佛,毁你道观、寺庙。

    佛门来自天竺,来东土以前的历史,佛门可以随便编,而无从考证,但道门必须要有证明。

    本土信仰,面临着最大的考验。

    总之。

    华夏境内,不养闲神!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