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大唐天将军 > 第四百三十九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

第四百三十九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

    试图坐收渔翁之利的旧贵族势力覆灭。

    消息很快就传至褚杂地区。

    南霁云、段秀实比玛祥·仲巴杰更先得知消息。

    而玛祥·仲巴杰知道旧贵族势力覆灭后,第一时间不是高兴、解气,而是心有戚戚。

    唯二能阻挡唐军占领雪域高原的群体,灰飞烟灭。

    今后在雪域高原上,只有大唐一个主人。

    玛祥·仲巴杰知道唐军那边在等待他去“认罪”。

    也是在这一日。

    玛祥·仲巴杰下令麾下军队,将象征着吐蕃勇气、荣誉、责任的各色兽旗降落。

    见此情况,得到丰厚赏赐,好不容易提振士气的吐蕃士卒,陷入迷茫之中。

    战马匍伏,手中的兵戈倒下。

    玛祥·仲巴杰率领吐蕃文武官吏,向逻些河北而去。

    他们踏着已经冻成坚冰的逻些河,步履艰难。

    南霁云、段秀实也带着一众将领、官吏,在逻些河之畔等待。

    一刻钟后,彼此相近。

    “吐蕃罪人那囊·仲巴杰见过两位都督。吐蕃冒犯大唐,破坏舅甥之盟,罪该万死。今献出雪域高原,部族臣服。从今以后,愿维护大唐江山,永济西南。”

    玛祥·仲巴杰称呼自己原来的名字,他代表吐蕃,代表赞普,诚恳地向大唐认罪。

    既然吐蕃与大唐在百年纷争中大败,再说历史恩怨,孰对孰错,纯粹是多余。

    与其如此,倒不如罪国罪己,使大唐网开一面,从轻处置吐蕃。

    “识时务者为俊杰。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早已为两国带来基础,吐蕃思慕大唐文化,如黄河之水一样,永不止息。惜狂妄之徒,欲望膨胀,以至于生灵涂炭,现罪魁祸首伏诛,两国应该尽归于友好,使百姓恢复安定,休养生息。”

    “上天赐予如此良好的土地,是莫大的恩惠,我们当一同合作,开发利用。至尊也心向往雪域高原,将这块土地称之为聚宝盆,希望同舟共济。”

    “吐蕃残破,泪流遍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尊也关怀吐蕃百姓的苦难,黎民苍生,在至尊心中,为重中之重。奴役百姓和农奴的贵族,都应该落幕……”

    南霁云亲自将玛祥·仲巴杰扶起,一番动情的言语,诉说历史的是是非非。

    他看似是灭吐蕃元帅,但他灭的是吐蕃政权。

    灭的是王室!

    将松赞干布统一的部落概念打碎。

    没有吐蕃族。

    只有李瑄亲自指定的山河族。

    一个向汉族过渡的山河族。

    实际上李瑄在传递的诏书中,称灭吐蕃为“解放农奴运动”。

    以后的史书,也会如此宣传。

    更激烈于大唐的除贱为良,任何阻碍解放农奴的贵族,都会被无情碾碎。

    连流放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族灭。

    是以,南霁云才会将话语说得如此动情。

    吐蕃的家庭,在痛恨当权者的同时,不埋怨大唐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们的亲人,直接死于唐军手中。

    亦或者被大唐奴役于北方。

    但这种仇怨,会随着大唐的解放农奴,政策宣传教育去消磨。

    最多三代人,就会完全忘记仇恨。

    就像是汉人与匈奴、鲜卑等相爱相杀一样,现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

    “至尊的雄壮,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至尊的高大,是我们无法逾越的;至尊的心胸,是我们无法度量的;至尊的英明,是我们不可仰望的……至尊是真正的天神,无限的伟大,罪臣面向长安,向至尊拜礼。”

    玛祥·仲巴杰似是被折服一般,他在冰天雪地中,面向长安的方向,三跪九叩,致以最崇高的大礼,如同敬拜苯教的至高神明。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玛祥·仲巴杰将李瑄视为对手,痛恨李瑄将吐蕃大联盟打碎。

    但不代表他不崇敬李瑄。

    对此李瑄的一生,用传奇已经无法去形容。

    他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而立之年掌握天下之图。

    这是真正的天可汗。

    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无法去比拟仅仅三十岁的李瑄。

    玛祥·仲巴杰认为吐蕃的不幸,全是因为遇到李瑄。

    没有李瑄,吐蕃就不会有漓水之败、青海之败、九曲之败、大非川之败。

    不会失去石堡城、九曲、青海、大积石山、柏海、卡茶地区等等。

    吐谷浑、党项、诸羌奴刺、白兰羌、通颊、苏毗等部落也不会分裂。

    如果安禄山叛乱,大唐一定会遭到重击。

    然而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或许只有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才会出现李瑄这个天降猛男。

    “玛祥大论是真心忏悔的,你是雪域高原的功臣,千百年后,没有人会记住松赞干布,只有仲巴杰闪耀千古。”

    南霁云再度将玛祥·仲巴杰扶起来,他与段秀实一起,拉着玛祥·仲巴杰到温暖的营帐之中,细说事宜。

    至此,逻些河南面的吐蕃士卒也明白自己的宿命。

    他们再也难以提起士气,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一个时辰后,玛祥·仲巴杰带着众吐蕃文武官吏,回到军营之中。

    玛祥·仲巴杰向军中宣布,今日之局面,全是吐蕃王室的罪责,他们将风引入雪域高原,穷奢极欲。并为自己雄霸天下的目的,视勇士们的性命如同草芥。

    他之所以向大唐投降,是不愿意仅剩的勇士付出伤亡。

    玛祥·仲巴杰承诺,投降的儿郎,不会作为唐军的奴隶。

    他们会分得良好的土地,褪下军装,成为大唐的山河部户籍,安稳生活。

    最惊喜的是一些奴隶,他们本来地位低下,但现在也被允许脱离,成为山河部户籍,拥有自己的田地、牛羊。

    这批人,将是最先归心大唐的吐蕃人。

    没有吐蕃士卒进行抵抗,更没有吐蕃士卒为吐蕃王朝殉葬。

    即便有的吐蕃军户会因此失去奴隶,但他们得到奖励,得到更多牲畜。

    也不用去冒险!

    许多人清楚,与精锐的唐军对垒,将九死一生。

    当天,唐与吐蕃,在雪中进行牛羊宴会,将携带的酒水取出进行宴饮。

    许多将士只是遗憾自己没能杀敌建功。

    但灭亡吐蕃,就是最大的集体荣誉。

    他们不畏艰苦,栉风沐雪地行军,将会得到回报。

    他们为伟大的君主征服雪域高原,将登上大唐月报,成为历史上的唯一。

    他们的丰功伟绩,即便留在史书上,依旧是可歌可泣。

    两日后,双方大军携手来到逻些城。

    玛祥·仲巴杰将南霁云、段秀实迎入红山宫堡。

    与尺带珠丹、赤松德赞相见。

    南霁云、段秀实没有对尺带珠丹、赤松德赞行任何礼节,他们在玛祥·仲巴杰的陪伴下,昂首挺胸地站在红山宫堡的主殿上。

    老赞普尺带珠丹明白发生了何事,他对玛祥·仲巴杰怒目而视。

    小赞普赤松德赞内心充满不甘心,他刚刚成年,还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一直受制于玛祥·仲巴杰,使他对自己的舅舅产生怨恨。

    他认为吐蕃在他手中可以壮大,因玛祥·仲巴杰的阻挠,致使国破家亡。

    他是最憋屈的赞普,成为赞普是突然,结束的也窝囊。

    “大唐自称礼仪之邦,现在一个将领,都已经忘记礼仪了吗?”

    尺带珠丹强忍着愤怒,看着踏上主殿的南霁云和段秀实。

    “天朝上国,自知礼仪。然至尊下令,吐蕃王室反复无常,已经收回赞普的封号,视为谋逆。面对逆贼,何须行礼?”

    段秀实能言善辩,沉声说道。

    在他们踏入红山宫堡的那一刻,吐蕃已不存在,也不会再有吐蕃王室。

    他的话,也等于宣判了尺带珠丹和赤松德赞父子的命运。

    “大唐真为强盗,到处兼并他族之土地,迟早会遭受天谴。”

    尺带珠丹咬牙切齿地说道。

    王冠虽落,但他坐在赞普大位上,努力保持自己的威严。

    “你们不知耻辱,方才说出这番话了。苏毗、吐谷浑等部,曾又属何?松赞干布一统雪域高原,又兼并多少部落?”

    “至尊见你久居长安,思乡心切,放你归雪域高原,你却不思悔改,再度挑衅大唐。”

    “既然如此,请你继续前往长安,向至尊赎罪。”

    段秀实向尺带珠丹反唇相讥。

    国家与国家之间,竟能说出如此幼稚的话。

    天下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国家多一些,另一个国家就少一些。

    至尊说过,一定要将国家伪装成一个文明,用文明去兼并四夷诸胡。

    “哼!一个国家的赞普,怎能受到两次侮辱?”

    尺带珠丹冷哼一声,从王位上坐起来,冷目瞪着段秀实与南霁云。

    “锵!”

    南霁云拔出腰间的宝剑,向尺带珠丹抛去。

    宝剑落在尺带珠丹的脚下,使尺带珠丹打了一个寒颤。

    “如果你不堪受辱,就用此剑引颈受戮,你的魂魄留在雪原,让本将将你的脑袋送往长安。”

    南霁云直言直语,冰冷地道。

    现吐蕃支离破碎,赞普已不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尺带珠丹父子已经无利用的价值。

    至尊在诏书之中,没有强调一定要将尺带珠丹活捉。

    所以南霁云和段秀实都不在意尺带珠丹的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尺带珠丹想死他们也看不住。

    此时,年幼的赤松德赞也呆住了。

    虽然一直自诩不凡,但死亡第一次距离他这么近,他也无比心怯。

    尺带珠丹看着脚下的宝剑,握紧拳头。

    他很想老骥伏枥,拿着宝剑与南霁云决一死战。

    再不济,拿起宝剑,血溅在赞普的宝座上,成就自己的勇敢。

    他弯腰,即将摸到剑柄,那一抹冰凉,使他的手又缩回去。

    豪言壮语失去,他终究是没有那种勇气。

    “枉活这么大年岁。我们的至尊于矢石之中冲驰,斩将于千军万马之中。这是你一败涂地的原因之一。”

    南霁云就知道尺带珠丹不甘心这么死去。

    否则也不会在长安苟且偷生十年。

    这一刻,尺带珠丹身体一软,瘫坐在座位上。

    他真是一个懦夫啊!

    “来人,护送尺带珠丹和赤松德赞回长安,向至尊请罪!”

    南霁云向亲卫吩咐道。

    “遵命!”

    亲卫领命后,来到尺带珠丹面前,将他“搀扶”起,带离红山宫堡。

    自始至终,尺带珠丹没有再说一句话。

    他将会再次看到令他“欲罢不能”的长安。

    赤松德赞也吓得失去精气神,他将随他的老父亲,去长安见证大唐为何强大……

    “雪域高原想彻底稳定,还要有玛祥大论的支持……”

    南霁云又向玛祥·仲巴杰说道。

    “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两位都督。”

    玛祥·仲巴杰连忙点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

    雪域高原上旧贵族势力的主力军队虽除,但还有一些旧贵族的残余,他们麾下有不少农奴。

    唐军要征伐至他们的领地,将后患彻底扫灭。

    另外在喜马拉雅山麓,吐蕃以西,以东部分地区,还有中立的部落。

    在唐军主宰逻些城后,他们不可再中立。

    从乾元二载春开始,唐军依靠逻些城为补给,四向出击。

    大军将一个个不服从部落击溃,解放农奴。

    不少部落望风而降,到逻些城向大唐投降。

    曾经在雪域高原雄霸一方的象雄国,在玛祥·仲巴杰的劝说下,向大唐臣服。

    象雄王亲自到逻些城拜见南霁云和段秀实。

    等雪域高原大局已定后,南霁云上书李瑄。

    李瑄与宰相们商议,在吐蕃境内设立雪域都护府。统领雪域高原上的部落、国家。

    使其在形势上,暂归大唐的统领。

    等时机成熟以后,再设立郡县。

    令朝廷大臣、秘书监亲信常衮,为雪域都护府第一任大都护,又选择上百名大小官吏,刀笔吏,即刻上任。

    原本的逻些城,改为山河城。

    设立山河军一万,归属于南霁云的柏海都督府。

    原本的柏海都督府中,再调遣两万兵马,进入雪域高原。

    比如原本的绥戎军、定戎军,已经没必要再防守到交通要道上,可以调到雪域高原,维稳内部。

    原本的神策军则分离出柏海都督府,调往长安,成为禁军。扩充禁军的规模,形成天策、神策制度。

    段秀实所属的青海都督府,则调出一万兵马,补充柏海都督府。

    吐蕃的灭亡,使青海都督府不必再养三万兵马。

    今后大唐的重心,将回归到河西走廊上。

    在河西走廊北方,还有正冉冉升起的回纥。

    完成兵制更改后,柏海军拥有四万人。

    其中一万都驻扎在山河城附近。

    一万驻扎在柴达木盆地各个方向。

    一万驻扎在吐蕃的东南,与南诏的边境,以及喜马拉雅山麓一代。

    最后一万驻分别扎在柏海、苏毗。

    很明显,柏海都督府的核心,将迁移至山河城。

    今后历代都督,将在山河城中,与雪域大都护一起,处理军政事务。

    而青海都督府只剩下两万兵马,分别驻扎在通颊、青海、九曲、白兰羌四地。依旧以伏俟城为都督府治所,主要起到维稳地方胡人的作用。

    唐军在吐蕃解放农奴后,获得许多优质牧场、良田。

    还有金银矿、铁矿。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为笼络民心,段秀实建议将十年前大非川之战俘获的俘虏,释放一部分回雪域高原。

    还可以增加雪域高原的壮力。

    另请求将陇右、九曲的汉人百姓迁至雪域高原。

    并许诺这些百姓更优渥的待遇。

    如果有百姓同意,他们会获得一片不小的牧场,最起码百亩良田。

    当前,雪域高原的气候条件为历史之最。

    吐蕃的崛起,与雪域高原气候变暖息息相关。

    而这一切都将归属于大唐。

    依照李瑄的计划,将雪域高原各个部落改为山河部,并学习汉字,儒家文化。

    原本雪域高原的文学、典籍,都拿到长安去翻译。

    以雪域大都护府为主,在雪域高原分九个州。

    派遣汉人为州的行政长官,为彻底汉化雪域高原打下基础。

    ……

    吐蕃和渤海、室韦、黑水靺鞨等,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大唐覆灭。

    是以天下皆震。

    不敢想象,大唐的疆域有多辽阔。

    乾元二载秋,回纥大可汗磨延啜得到消息后,惶恐不安。

    吐蕃没了,大唐在西部所有的长矛都将指向回纥。

    磨延啜一直觉得李瑄有吞并草原的雄心壮志。

    可现在的回纥,根本没有能力抗衡大唐。

    焦虑,使默延啜大病一场,险些没有挺过来。

    很难想象,他和李瑄同处一个时代。

    磨延啜活在李瑄的阴影之下,现李瑄正值壮年,他却奄奄一息。

    病情稍微好转,磨延啜再次派遣叶护太子携重礼出使大唐,表明山河易变,唯有回纥忠心不变,愿意世世代代为大唐镇守北部。

    另外一个恐惧的无疑是南诏王阁罗凤了。

    吐蕃灭亡,大唐可以从三个方向,同时出击南诏。

    更何况是天可汗的军队,阁罗凤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

    自与大唐的两次战争后,南诏迅速崛起,阁罗凤先后征服寻传蛮和骠国。

    但面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南诏如同蚂蚁一样渺小。

    阁罗凤没有信心再去胜一次大唐。

    他生怕一觉醒来,大唐的兵马已经攻入太和城中。

    思虑在三后,阁罗凤让儿子凤伽异带着使团去长安朝拜天可汗,并将南诏最重要的宝物送上。

    阁罗凤又写下亲笔书信,言天宝年间与大唐的战斗,为迫不得已。

    他已经将战死唐军的尸骨收敛,祭祀埋葬,并在都城太和城立德化碑,表明自己有冤无处倾诉的苦衷。

    南诏誓为汉臣,永不反叛。如果天可汗能够宽恕,南诏王阁罗凤愿意到长安负荆请罪。

    相比之下,新罗稍有淡定,新罗王金宪英派遣使者再到长安,重申新罗的立场,再言新罗是大唐番邦附属,一心事唐。

    还有天竺诸国,惊诧吐蕃这个庞然大物倒塌,大唐的疆域,正式与天竺接壤。

    天竺诸国害怕唐军越过喜马拉雅山口南下,纷纷向雪域大都护府申请,带着国家的特产和贵重宝物,到长安朝拜天可汗。

    天竺诸国一直与大唐建立有建议。

    唐玄奘西行的故事,在天竺诸国有流传。

    大唐的丝绸之路,也曾通过唐吐蕃古道,到达天竺。

    而大唐征服吐蕃后,能更好的连通丝绸之路,让大唐的经贸直达南亚大陆。

    在常衮赴任雪域大都护前,李瑄向常衮交代过雪域的发展计划。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完善山河城至喜马拉雅山口的道路,与天竺诸国建立紧密的联系。

    吐蕃灭亡的风气,对西域也有巨大影响。

    曾经的吐蕃,一度对西域产生巨大威胁,也曾实际占领过西域。

    现吐蕃覆灭,他们的心有一种不可言的感觉。

    他们更忠心大唐,更敬畏天可汗,不敢来犯。

    从河中到西域三十六国,各国国王,国部酋长,亲自启程到达长安,以祝贺大唐灭亡宿敌的名义到达长安。

    波斯国王派遣国家的王储长途跋涉到长安拜见天可汗。

    葛逻禄汗国、突骑施诸部等可汗、酋长亲自来长安拜见天可汗,沙陀族、坚昆等部,派遣继承人表达友谊,并见证天可汗的光辉。

    白兰羌王、苏毗王、象雄王亲前往长安。

    至于通颊、吐谷浑、党项等部,早已没有贵族,他们在大唐官府的统治之下。

    百姓也乐于如此。

    即便缴纳赋税,也可丰衣足食。

    就算出现天灾,也还会有义仓,帮助他们度过艰难困苦的时期。

    在中南半岛上,一众小国家也摄于南诏的崛起,震惊于大唐的扩张,生怕被殃及池鱼,纷纷派遣王室,携带金银珠宝至长安。

    在丝绸之路上,西域诸国的国主、酋长,总能相遇。

    前往长安的驿站,关于各国朝拜的信件,如雪花一样飘往长安。

    天下之间,俨然一副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势。

    ……

    长安,华夏历三四五五年,乾元二载,八月上旬。

    在除贱为良即将胜利,吐蕃和东北覆灭的时局下,罗马帝国大使阿波加斯再次求见李瑄。

    阿波加斯来到大唐已经一年多,他们的队伍经过休养,得到恢复。

    这一年多来,阿波加斯在长安和长安附近,了解大唐的文化。

    他还努力去学习汉人语言,试图去读懂大唐的书籍。

    在他眼里的大唐太先进了,从制度上,到万事万物上,都不是罗马帝国可以比拟的。

    罗马人的骄傲,被严重打击。

    这样的国家,大食帝国一定无法战胜。

    特别是最近,他从报纸上先后看到唐军灭亡吐蕃,以及征服东北的消息。

    在罗马,听说过吐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让阿波加斯心中一紧。

    他明白大唐对这个世界无比了解。

    大唐的皇帝不能接受他之前提出的战略分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