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的着装三件原则是什么?
不是三件原则,是三色原则,意思就是身上的颜色,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包括鞋袜包发饰等一般不要超过三种。按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的说法,三色是正规军,四色是游击队,五色比较傻,超过五色就傻死了,我们一般不理他,因为实在找不到共同语言。
概述服饰礼仪的五应原则是什么?
服饰礼仪的五应原则如下:
1、整洁原则:
整洁原则是指整齐干净的原则,这是服饰打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个穿着整洁的人总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并且也表示出对交往对方的尊重和对社交活动的重视。整洁原则并不意味着时髦和高档,只要保持服饰的干净合体、全身整齐有致即可。
2、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指社交场合树立个人形象的要求。不同的人由于年龄、性格、职业、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不同,自然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气质,在选择服装进行服饰打扮时,不仅要符合个人的气质,还要突现出自己美好气质的一面。
为此,必须深入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我,选择自己合适的服饰,这样,可以让服饰 尽显自己的风采。要使打扮富有个性。
3、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则指协调得体原则。即选择服装时不仅要与自身体型相协调,还要与着装着的年龄、肤色相配。服饰本是一种艺术,能掩盖体形的某些不足。
要借助于服饰,能创造出一种美妙身材的错觉。不论是高矮胖瘦,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用心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总能创造出服饰的神韵。
4、T.P.O原则:
T.P.O分别是英语Time、Place、Occasion三个词的缩写字头,即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的原则。一件被认为美的漂亮的服饰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合、时间、地点。因此,在着装时应该要考虑到这三方面的因素。
着装的时间原则,包含每天的早、中、晚时间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和时代的变化。 着装的地点原则是指环境原则。
即不同的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服饰打扮。 着装的场合原则是指场合气氛的原则。即着装应当与当时当地的气氛融洽协调。服饰的T.P.O.原则的三要素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5、配色原则:
服饰的美是款式美、质料美和色彩美三者完美统一的体现,形、质、色三者相互衬托、相互依存,构成了服饰美统一的整体。而在生活中,色彩美是最先引人注目的,因为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最快速,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服饰色彩的相配应遵循一般的美学常识。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的色彩应色调和谐,层次分明。饰物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喧宾夺主。
服饰色彩在统一的基础上应寻求变化,肤与服、服与饰、饰与饰之间在变化的基础上应寻求平衡。一般认为,衣服里料的颜色与表料的颜色,衣服中某一色与饰物的颜色均可进行呼应式搭配。
扩展资料:
服装色彩搭配有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1、同色搭配:即由色彩相近或相同,明度有层次变化的色彩相互搭配造成一种统一和谐的效果。如墨绿配浅绿、咖啡配米色等。在同色搭配时,宜掌握上淡下深、上明下暗。这样整体上就有一种稳重踏实之感。
2、相似色搭配:色彩学把色环上大约九十度以内的邻近色称之为相似色。如蓝与绿、红与橙。相似色搭配时,两个色的明度、纯度要错开,如深一点的蓝色和浅一点的绿色配在一起比较合适。
3、主色搭配:指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和主色,相配于各种颜色,造成一种互相陪衬、相映成趣之效。采用这种配色方法,应首先确定整体服饰的基调,其次选择与基调一致的主色,最后再选出多种辅色。主色调搭配如选色不当,容易造成混乱不堪,有损整体形象,因此使用的时候要慎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饰礼仪 (服饰行为规范)
男士西服着装的 三个三 是指的什么?
1、三色原则:
职场中人在公务场合着正装,必须遵循“三色原则”,即全身服装的颜色不得超过三种颜色。如果多于三种颜色,则每多出一种,就多出一分俗气,颜色越多则越俗。
2、三一定律:
这是指职场中人如果着正装必须使三个部位的颜色保持一致,在职场礼仪中叫做“三一定律”。具体要求是,职场男士身着西服正装时他的皮鞋、皮带、皮包应基本一色;职场女士的“三一定律”指:皮鞋、皮包、皮带及下身所穿着的裙裤及袜子的颜色应当一致或相近。这样穿着,显得庄重大方得体。
3、三大禁忌:
一是职场男士西服套装左袖商标不拆者是俗气的标志。二是职场中人最好不要穿尼龙丝袜,而应当穿高档一些的棉袜子,以免产生异味。三是职场人士不要穿白色袜子,尤其是职场男性着西服正装并穿黑皮鞋时,如果再穿一双白袜子那可就真是俗不可耐了。
扩展资料
西服选择的技巧
男士可分为“体型硕大”及“体型矮小”两类。壮硕体型的男士最安全的颜色是深色调,可以起到修饰身材的作用,让自己看起来小一点。布料方面应避免太过粗厚,即使是在冬天也最好采用中厚度或多层次穿搭法,以此避免视觉上的膨胀效果。建议选择光滑、没有太多立体织纹的垂坠性布料。
至于体型矮小的男性,西装外套内的垫肩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将身材修饰得更为方正。单色调的衣服原本就能让人显得修长,这一点身材矮小的男士应该多加利用。在选择外套长度上,就以标准为宜,标准指下摆正好全部盖住臀部,太长太短都不好。
当然西服也不是成熟男士的专利,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聪明的男士们会在千篇一律的西装中凸显自己的个性,介于传统与休闲之间的休闲西装成了男士们的新宠,更有一些年轻的男士通过不系领带,或者用T恤配着西装穿,把西装穿出另一种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装
服装礼仪着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服装礼仪着装的注意事项如下:
1、符合身份:
针对每个员工的形象代表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和企业的标准化程度,也反映了个人的素养和知识,所以业务人员着装必须有其所在单位形象,从事具体工作,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不同的等级,身份,职业不同,不同的立场,即“做什么,像什么”。这样,业务人员的着装才能恰当地体现自己的素质,体现企业的形象。
2、扬长避短: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商务着装强调优点,避免缺点,但重点是避免缺点,而不是优点。例如,一个身材好的女士,紧身胸衣和迷你裙最能展现她的身材,但是这样的裙子不适合商务场合。如果女人的腿不直,可以选择裤子。这是为了扬长避短。
3、区分场合: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商务人员的着装应因地制宜,以不变应万变明显大有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商务人士应该选择不同的衣服,以反映他们的身份,教育和品味。
4、过于暴露:
在正式的商务场合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适宜暴露的,比如胸部、肩部、大腿。在正式的商务场合通常要求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大腿。
5、过于杂乱:
着装过于杂乱是指不按照正式场合的规范化要求着装。杂乱的着装极易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容易使客户对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产生疑虑。
6、过于紧身:
在社交场合穿紧身衣服是允许的。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工作和社交场合是有区别的,所以不应该在更正式的场合穿紧身衣。想象一下,当商务人士穿着过于紧身的衣服,凸显出尖锐的线条时,他们在工作场所是如何显得威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着装礼仪
西服的穿着礼仪?
西服以其设计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流畅、立体感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而越来越深受人们青睐。几乎成为世界性通用的服装,可谓男女老少皆宜。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西装的选择和搭配是很有讲究的。选择西装既要考虑颜色、尺码、价格、面料和做工,又不可忽视外形线条和比例。西装不一定必须料子讲究高档,但必须裁剪合体,整洁笔挺。选择色彩较暗、沉稳、且无明显花纹图案,但面料高档些的单色西服套装,适用场合广泛,穿用时间长,利用率较高。
穿着西装应遵循以下礼仪原则: 1.西服套装上下装颜色应一致。在搭配上,西装、衬衣、领带其中应有两样为素色。 2.穿西服套装必须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游鞋都不合适。 3.配西装的衬衣颜色应与西服颜色协调,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衬衣配各种颜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错。正式场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鲜艳的格子或花色衬衣。衬衣袖口应长出西服袖口1—2厘米。穿西服在正式庄重场合必须打领带,其他场合不一定都要打领带。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必须系好,不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应解开。 4.西服纽扣有单排、双排之分,纽扣系法有讲究:双排扣西装应把扣子都扣好。单排扣西装:一粒扣的,系上端庄,敞开潇洒;两粒扣的,只系上面一粒扣是洋气、正统,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气、流气,全扣上是土气,都不系敞开是潇洒、帅气,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规范;三粒扣的,系上面两粒或只系中间一粒都合规范要求。 5.西装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穿西装内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节只配一件衬衣最好,冬季衬衣里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衬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过分臃肿会破坏西装的整体线条美。 6.领带的颜色、图案应与西服相协调,系领带时,领带的长度以触及皮带扣为宜,领带夹戴在衬衣第四、第五粒纽扣之间。 7.西服袖口的商标牌应摘掉,否则不符合西服穿着规范,高雅场合会让人贻笑大方。 8.注意西服的保养。保养存放的方式,对西服的造型和穿用寿命影响很大。高档西服要吊挂在通风处并常晾晒,注意防虫与防潮。有皱折时可挂在浴后的浴室里,利用蒸气使皱折展开,然后再挂在通风处。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裤(裙)或旗袍时,需要穿肉色的长统或连裤式丝袜,不准光腿或穿彩色丝袜、短袜。穿衬衫时,内衣与衬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较为单薄的裙子时,应着衬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场合穿西装、制服,要坚持三色原则,即身上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颜色或三种色系(皮鞋、皮带、皮包应为一个颜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龙丝袜和白色的袜子。 领带夹的用法:应在穿西服时使用,也就是说仅仅单穿长袖衬衫时没必要使用领带夹,更不要在穿夹克时使用领带夹。穿西服时使用领带夹,应将其别在特定的位置,即从上往下数,在衬衫的第四与第五粒钮扣之间,将领带夹别上,然后扣上西服上衣的扣子,从外面一般应当看不见领带夹。因为按照妆饰礼仪的规定,领带夹这种饰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领带,如果稍许外露还说得过去,如果把它别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衬衫领扣,就显得过分张扬。商务场合中的着装礼仪的心得体会?
鉴于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形象均代表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及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和见识,因此商务人员的着装必须与其所在单位形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相称,做到男女有别、职级有别、身份有别、职业有别、岗位有别,即“干什么,像什么”。如此这般,才会使商务人员的着装恰到好处地反映自身的素质,反映企业的形象。
商务人员职场着装六忌:一忌过于杂乱、二忌过于鲜艳、三忌过于暴露、四忌过于透视、五忌过于短小、六忌过于紧身 1 .过于杂乱 2 .过于鲜艳: 3 .过于暴露: 4 .过于透视: 5 .过于短小: 6 .过于紧身: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商务人员的着装应当因场合不同而异,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大为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商务人员应该选择不同的服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教养与品位。一般而言,商务人员所涉及的诸多场合有三: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 1. 公务场合: 指在写字间里,在谈判厅里以及外出执行公务等情况。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以及穿着制服。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选择长裤、长裙和长袖衬衫。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短袖衬衫不适合作为正装来选择。 2. 社交场合: 指工作之余在公众场合和同事、商务伙伴友好地进行交往应酬的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着礼服、时装、民族服装。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合选择过分庄重保守的服装,比如穿着制服去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等。 3. 休闲场合: 指在工作之余一个人单独自处,或者在公共场合与其他不相识者共处的时间。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装、沙滩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 T 恤、短裤、凉鞋、拖鞋等等。 商务人员最讲究遵守规矩,其着装亦然。下面简述制服、西服、裙服的有关成规。 1.制服: 指由某一个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职级的公司员工统一穿着的服装。简言之,所谓制服是指面料统一,色彩统一,款式统一,穿着统一的正式工作服装。 穿着制服最重要的一个禁忌,是不允许制便混穿,也不允许随意搭配。 2. 西服: 指在西方国家较为通行的两件套,或者三件套的统一面料、统一色彩的规范化的正式场合的男装。 穿着西服、对商务人员而论,体现着其身份,也体现着其所在企业的规范化程度。商界男士穿着西服时,必须了解衬衫、领带、鞋袜和公文包与之组合搭配的基本常识,才能真正地穿出品位。因此穿着西服必须遵守基本的商务交往规范。西服穿着讲究“三个三”,即三色原则、三一定律、三大禁忌。 三色原则: 指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全身颜色必须限制在三种之内,否则就会显得失之于庄重和保守。 三一定律 :指男士穿着西服、套装时,身上三个部位——鞋子、腰带、公文包的色彩必须协调统一起来。最理想的选择是鞋子、腰带、公文包皆为黑色,其色彩统一,有助于提升穿着者的品位。 三大禁忌: 指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不能出现的三个洋相。 袖口上的商标没有拆 在非常正式的场合穿着夹克打领带: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对外商务交往中,穿夹克打领带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袜子出现了问题:两只袜子颜色不统一。不穿尼龙袜和白色袜子。 3. 裙服 套裙穿着的四大禁忌:穿黑色皮裙;裙、鞋、袜不搭配;光脚;三截腿 穿着黑色皮裙: 因为在外国,只有街头女郎才如此装扮,所以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尤其是出访欧美国家时,穿着黑色皮裙绝对不可以。 裙、鞋、袜不搭配: 鞋子应为高跟或半高跟皮鞋,最好是牛皮鞋,大小应相宜。袜子一般为尼龙丝袜或羊毛高统袜或连裤袜。袜子应当完好无损。颜色以黑色最为正统,与套裙色彩一致的皮鞋亦可选择。颜色宜为单色,有肉色、黑色、浅灰、浅棕等几种常规选择。袜口要没入裙内,不可暴露于外。 光脚: 不仅显得不够正式,而且会使自己的某些瑕疵见笑于人。 与此同时,在国际交往中,穿着裙装,尤其是穿着套裙时不穿袜子,往往还会被人视为故意卖弄风骚,有展示性感之嫌。 三截腿: 指穿半截裙子的时候,穿半截袜子,袜子和裙子中间露一段腿肚子,结果导致裙子一截,袜子一节,腿肚子一截。这种穿法容易使腿显得又粗又短,在国外往往会被视为是没有教养的妇女的基本特征。少儿礼仪有哪些?
淑女与绅士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并非是知识渊博者即可,知识储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气质。知识可以开拓一个人的视野,但却未必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气质修养。真正的淑女与绅士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举手投足间都透出良好的修养。这种良好修养的基础是礼仪,只有时时谨遵礼仪的孩子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淑女或绅士。
(一) 孝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孝悌一直是中国民族礼仪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孔子也将“孝”作为“仁”的根本。孝指孝敬父母长辈,悌指友爱兄弟姐妹,孝悌之道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来讲,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过分的宠爱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全家我最大”的幻觉,又没有兄弟姐妹,无法产生与人平等分享的情怀,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常受到挫折。 孝: (1) 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意愿做好每一件事,不偷懒,不怠慢。 (2) 面对父母的批评要虚心敬听,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若父母不了解实际情况而有所偏差,能够委婉地将整件事表达出来,并寻求父母的理解。 (3) 外出与回家都要告知父母,以免父母挂心。 (4) 常做父母喜欢的事情,对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尽力不要去做,若非做不可,要先跟父母讲明并寻求理解。不要擅自作主。 (5) 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及时祝福,感怀父母的恩情,关心父母健康,少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每天微笑 (6) 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尊重叔伯阿姨舅舅舅妈 (7) 关心父母的健康。当父母劳累时,应主动帮助父母;当父母生病时,应主动护理、煎药、喂药,嘘寒问暖。 (8) 参与家务劳动。我们都是家庭成员,应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比如盛饭、端菜、洗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9) 珍惜父母的钱财,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不与人攀比 悌: (1) 友爱兄弟姐妹,包括自己家的兄弟姐妹与叔伯阿姨舅舅等亲戚家的兄弟姐妹 (2) 团结兄弟姐妹,不发生矛盾冲突,能够合理地解决兄弟姐妹间的矛盾别扭 (3) 照顾好弟弟妹妹,听从哥哥姐姐的安排,以免父母担心 (二) 坐姿、站姿 在中华民族的礼仪要求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弟子规》曰:“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意思说,一个人进门的时候不要踩门槛,站时不要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斜靠着某个物体,坐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不要抖腿或者跷二郎腿等。 坐姿主要是指就座时的姿势和坐定后的姿势。一般而言,我们入座时讲究要轻而缓,就是说要轻稳地坐下,不应该发出叮叮当当、撞击椅子的嘈杂声,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对男士和女士的坐姿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女士就座应该注意用手把裙子向前稍微拢一下,避免有不雅的行为。坐定后,上身应该保持挺直,头部要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者交谈对方,腰背稍靠椅背。 据说,有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跪坐在地上,两腿发麻,她想:反正没有人,就放松一下吧。于是她就将腿向前伸了伸,不料这个举动正好被进屋的孟子看到了。孟子对妻子说:“妇无礼。”妻子连忙把腿缩了回来,小声地说:“以后再也不会犯了。”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以前对坐姿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保持正确而优美的坐姿,不仅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在社交场合也是文明礼貌的表现。无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公众场合,千万不要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头只注视地面;也不要前俯后仰。女生更要注意不要双腿大敞,不停地抖动。因为这些习惯不仅会使你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会让人对你的品德产生怀疑。 注意这些坐姿 ★课堂上的坐姿。上半身挺直,两肩放松,下巴内收,脖子挺直,胸部挺起,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或者放在桌面上。 ★操作电脑的坐姿。腰背要挺直,身体微向前倾,两腿自然地平放在地上。 ★公共场合的坐姿。这时候可以比较放松地坐下,但入座要稳重端庄,不可以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更不可将脚踏在前排的椅子上。 ★坐姿的禁忌。两膝分开,两脚呈八字形,是女孩坐姿的大忌。忌两脚脚尖朝内,脚跟朝外,呈内八字形。忌两腿颤动,脚尖上下左右晃动。忌与人交谈时上身倾斜或者以手支撑下巴。忌在倚子上前俯后仰,或把腿架在其他物体上。 站姿: 1、头正,双目平视,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部平和自然。 2、双肩放松,稍向下沉,身体有向上的感觉,呼吸自然。 3、躯干挺直,收腹,挺胸,立腰。 4、双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自然弯曲。 5、双腿并拢立直,两脚跟靠紧,脚尖分开呈60度,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 为了维持较长时间的站立或稍事休息,标准站姿的脚姿可作变化: ①两脚分开,两脚外沿宽度以不超过两肩的宽度为宜。 ②以一只脚为重心支撑站立,另一只脚稍曲以休息,然后轮换。 正式场合的站姿: 1、肃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大腿外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行。2、直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腹部。 A.女性将右手搭握在左手四指,两脚成“V”字形; B.男性右手握住左手腕,两脚可平行分开,略窄于肩宽。 (三)餐桌礼仪 吃饭是让许多父母都备感无奈的事,很多孩子在吃饭时要么把饭粒掉得满桌都是,要么东拉西扯说许多话,要么边吃饭边看电视或做其他事,还有一些孩子挑食特别严重,爱吃的吃不够,不爱吃的怎么都不肯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来看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吧。 (1) 家庭吃饭 ★ 主动帮家长做好摆放碗筷的工作,然后请父母入席。用餐完毕,要帮助家长一同收拾碗筷 ★ 饭前要洗手,主动帮父母盛饭,先让父母动筷,然后自己动筷。要主动给父母添饭,与兄弟姐妹一起用餐时要礼让 ★ 入座后坐姿要端正,吃相要文雅,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讲话 ★ 用餐后要轻轻放下碗筷,如果自己先吃完,要与父母或其他长辈打招呼后再离开座位。 ★ 节约粮食,不挑食,不剩饭 (2) 赴宴 ★ 就餐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 就餐时,不要用口去接食物,不要在大块食物上咬一口,再将剩下的部分放回去,更不要把盘子端着,只往自己的碗里添加食物。如食物较烫,不能对着食物吹气,这在餐厅等公共场合是失礼的。 ★ 喝果汁等饮料时,应先用餐巾抹嘴,不要把食物残渣留在玻璃杯上,然后再慢慢地喝,不要一口气都喝下去。 ★ 就餐的时候,坐姿必须端正。不要翘着腿,更不要懒散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把椅子向后倾斜成只用两条腿着地。 ★ 正确使用筷子。用餐时,不要将筷子在菜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菜吃,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敲击桌碗,不要用筷子指点他人。 (3)自助餐: ★ 进入餐场后,不要抢先发起“冲锋”。只有在主人宣布开始之后,方可随大家一起排队取食。 ★ 在取用自助餐时,应了解取菜的顺序,然后依次而行。取用自助餐的正确顺序应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 ★ 取食的时候,每次只取少量的食物,应该本着“多次少取”的原则,不要“一次取个够”。因为,后面还有人在排队。 ★ 不要把托盘的每块糕点都吃过一遍,再判断哪一块好吃,而是取出自己想要的那一块糕点。 ★ 如果调料是公共用品,那么不要用你的食物去蘸调料。这样很不卫生,更不要用手去蘸调料,然后再舔自己的手指。 (4)西餐礼仪 ★ 穿着得体。去高档西餐厅,男士一般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根的鞋子。 ★ 用餐时,上臂和背部都要靠在椅背上,胸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 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件以上的餐具,应由最外面的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用握笔的方式拿。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柔软的食物可平放在叉子上,用刀子整理。 (四)着装 着装非常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句千古俗语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孩子,特别是在玩耍的时候,总是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或者十分不整洁,还有一些孩子则喜欢跟人攀比,或者盲目地追求时尚,这都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对于男孩子,日常穿着合适得体即可,不需要过分讲究。但若出席正式场合,大点儿的男孩儿可以在一些正式的场合穿西服、打领带。打领带时,衬衣领子的扣子要系好,打好领带后,不可将领带的末端塞入裤腰带里。不要将领带结拉得太低,这样会显得轻浮、不雅观。与西服搭配的鞋子应是皮鞋。与皮鞋搭配的袜子也应该注意,袜子以坐下后不露出腿部和衬裤为标准。 对于女孩子来讲,衣服要: ★穿着应该朴素大方。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服饰样式要新颖、大方,不可以稀奇古怪。 ★不要盲目地赶时髦。我们的年龄还不适合化妆、戴金银首饰。那样不但不美反而把自己天真烂漫的气质给破坏了。 ★服装要以舒适、整洁、淡雅、合体为准,这样才能显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来。 ★女孩子穿的裙子面料不宜过薄,长短要过膝盖,也不要袒胸露背,过于性感。 ★夏天穿凉鞋的时候,也应该选择式样简洁、大方、优雅的凉鞋。不可将袜子松松垮垮地滑到脚跟部,也不可穿脱丝的或打过补丁的袜子外出活动。 ★穿衣服不要互相攀比,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美丽的。 (五)勤做家务,讲卫生 研究表明,学做家务对孩子非常有益。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存在感,还可以让他们因付出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与价值感,甚至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但是可惜,中国的孩子在过分的宠爱中很少参与家务,有些家长甚至一直跟孩子说:“只要你认真学习,把学习搞上去,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孰不知这对孩子来讲一方面是很大的压力,会让他认为自己的存在给父母增加了许多负担;一方面是一种误导,认为为了自己所有人都应该不计任何成本地付出。 美国的一位学者曾经制定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年龄表,对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让孩子自己处理家庭事务,可以从这些小事儿做起: ★早上从床上起来后就把自己的被子叠好。 ★用完毛巾后立刻挂到原来的位置,不要到处扔。这一点对以后的集体生活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集体生活空间有限,如果你把东西乱扔,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从而导致同学、室友之间产生矛盾。 ★用完洗手间的卫生纸就要换上新的卷纸,并扔掉旧卷筒。便后一定记得冲厕所。 ★吃完零食后不要把废弃物放在桌子上。垃圾一定要自己处理掉,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帮你清理。 ★刷过牙的牙刷要放进自己的口杯里,不可乱放。 ★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比如玩具、文具、衣服等。 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洗头。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都很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同时,还要每天换内衣和袜子。 ★保持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不仅指早晚要刷牙,而且每次饭后都应刷牙。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即每天刷3次,每次在饭后3分钟,每次刷牙3分钟。科学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顺着牙缝方向刷。 ★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书包是我们每天都要携带的,他的整洁也关系到个人卫生面貌,背上干干净净的书包会给自己一个号心情。因此建议最好每月刷洗一次书包。 ★携带纸巾或手绢。把他们放在书包或衣兜等方便去处的地方,要吐痰或者擦鼻涕时便于及时取出。用后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回家以后要更换、清洗用过的手帕。 (六)学会自我管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与素质,是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基础能力。自理能力最重要的内容是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父母。陶行知有言:“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 整理学习用品。收拾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记住和准备好第二天该带的东西,不要总是丢三落四,依赖别人的提醒。 ★ 解决学习中问题。学习上遇到了问题,要开动脑筋想想,实在想不出来时再请求别人的帮助,不要动不动就问。 ★ 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再看电视、玩电脑或者做其他事情,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不要等到爸爸妈妈或老师催促了才去读书、写作业。 ★ 搞好个人卫生。收拾好自己的房间,摆放好自己的衣服、日常用品,并保持干净整洁,不要随手乱放东西,不要等爸爸妈妈来整理。 (七)基本交际礼仪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交圈内,都需要与人交往。但孩子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时往往掌握不好分寸。有些孩子比较胆小内向,不敢与陌生人讲话;有些孩子开朗活泼,却掌握不好说话的分寸,经常在无意之间使人不开心而不自觉;还有一些孩子具有很强的交际欲望,但却不会表达,会不由自主地说一些激怒别人的话。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交际礼仪,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1)平等地与人交往,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平等自由的,对待长辈要恭敬有礼,对待同龄人要向对待兄弟姐妹般友爱团结,不要凌驾于别人之上,亦不要流露出自卑之情。 (2)注意行为、言语的分寸,多赞美别人,实事求是地赞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可以促进他人改正或进步 (3)保持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以成为与人沟通的桥梁,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仪容得体,不要嘲笑他人 (4)诚实守信,树立起时间观念。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别人的时间。对于已经计划好的安排,尽量去完成他。和别人约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最好前一天晚上就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免得到时候慌乱。如果迟到或不能按时赴约了,一定要打电话说明原因。对于造成的不良影响,则要尽力弥补。 (5)谦虚有礼。一个处处谦虚的人,除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外,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结交更多的好朋友。谦虚使人永不知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使自己不断地进步。(6)要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公共场所里,遵守规则、纪律,不要“目中无人”,以自己为重心,像家里一样随便,要顾及到他人的存在和感受。 如果自己做不了一件事,主动去寻求帮助,主动和别人交流,不要孤立自己。 (7)尊重他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说话、做事时要顾及他人的自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时待人诚恳,心地城市,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处理事情要宽容大度,不可小肚鸡肠。对别人的错误、失礼,要已礼相待,原谅他们;对自己犯的错误,坦诚承认,不掩饰,这样的人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8)做最真实的自己,不掩饰,不攀比。 (八)校园礼仪 学校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个交际场所,也是锻炼孩子社会交际的最重场所。孩子在学校里的处事态度经常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而孩子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基本礼仪: ★ 在上课时间,行走时应该尽量轻声,不要发出巨大的响声,以免影响他人上课。 ★ 在走廊上要靠右侧行走。如果大家不遵守这个规则,那么走廊可要乱套了。大家都逆向行走就会发生摩擦、撞倒等事情。 ★ 行经转角时,走在外侧的人应尽量靠外走,而走在内测的人则尽量靠内行走,以免发生碰撞。 ★ 有急事时,可以快步行走,但还是不要奔跑。 ★ 每一位同学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坚决远离破坏公物的陋习。 ★ 发现身边的同学肆意破坏公物时,不能视而不见或扬长而去,应当及时提醒,劝阻并教育他们。 ★ 要充分意识到破坏公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爱护公物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 参加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参加集体活动不要迟到,站队要快、静、齐。 ★ 集体乘车时不要拥挤、不抢座、讲谦让,不大声喧哗,保持车内清洁。 ★ 不擅自离开集体。 ★ 遇到问题或困难及时找老师帮忙。 ★ 参加学校的集会,如报告会、演讲会、纪念会等,也要注意礼仪。 ★ 活动进行中,要注意听讲,不要再活动现场随意走动、说笑,更不可打闹、起哄。要学着做一个优雅的活动参与者。 上课礼仪: ★ 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端坐着恭候老师的到来。如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迟到了,要在教室门口停下,首先喊“报告”,在老师允许后,才进入教室。在走向自己的座位时,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 ★ 上课时,着装应整洁,不得戴帽子、手套。夏季不得赤膊或只穿背心,不得穿拖鞋、扇扇子。 ★ 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气力发言。实验课要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卫生和良好的秩序。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的时,最好下课后单独照老师交换意见。 尊敬老师: ★ 尊重老师就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上课的时候,我们认真听课就是一种很大的尊重 ★ 和老师谈话的时候,应该主动请老师坐。如老师不坐,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如老师请你坐,则可以喝老师一起坐着说话,谈话的时候,姿势要端正,双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听他讲话。对于老师的话,如果有不同看法应谦虚、诚恳地向老师请教。 ★ 去找老师问问题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谈话时,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办公室其他老师办公和休息,如果老师说完了,应向老师道谢再离去。 着装: ★ 服饰以样式简洁明快为好,不要穿过于复杂的衣物。 ★ 夏天不要穿过于薄、透、短的衣裤和拖鞋去学校。 ★ 青少年不宜穿高跟鞋,体育课穿球鞋或者布鞋为好。 ★ 青少年的发式适宜直发,不宜烫发。男孩儿的头发要干净整洁,不宜留长发。 ★ 青少年不宜化妆,也不宜佩戴贵重、复杂的首饰 (九)待客/拜访礼仪 拜访礼仪: ★ 预约。无论到哪里做客,事先一定要预约。预约关键在选定探访时间,应该避免主人家不方便的时间,太早、太晚或者吃饭的时间都要避开,最好不要突然探访。 ★ 仪表。到别人家做客,注重整洁、礼貌,也应轻声敲门或者按门铃,切忌不敲门就闯入或大呼小叫。 ★ 问候并说明来意。主人开门后,应先问候。进去后,应说明来意。 ★ 言行有礼。进门后,如屋内还有其他人呢,应逐一打招呼,然后就坐。当主人呢为你送上茶水时,要站起身来双手接,并致谢。谈话要专心,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喧宾夺主。当主人面带倦意,或减少倒水次数就应告辞。 ★ 结束拜访,别忘了向主人告辞。 在别人家住宿: ★ 带上一些必需品。一般要自带牙膏、牙刷、毛巾,而肥皂盒洗发水可以用朋友的。 ★ 清洗水池。这点是十分重要的,使用过的水池可能沾上了肥皂泡、头发等物,所以不要等主人帮你清洗。 ★ 快速地使用卫生间,只在里面做必须的事情。而像吹头发、涂乳液、穿衣服,这些事情都可以在卧室做。 ★ 和朋友聊天、开玩笑可以,但是不要无休无止。最好遵循朋友家人的休息时间。 ★ 如果你是个夜猫子,而朋友是个瞌睡虫,那么在征得他同意下可以看书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是必须要保持安静。 ★ 不要未经允许就打开朋友家的冰箱或者玩声音嘈杂的电子游戏。 ★ 在朋友的家人起床后,你应该起床,整理床铺,并像他们问好。 来访礼仪: ★ 物质准备。做好物质准备是有诚意的表现。一般来说,需准备水果、糖、瓜子之类的物品,如果留客人吃饭还需要准备比平常较为丰盛的食物。物质准备应本着节约、大方的原则,量力而行,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 ★ 卫生。在客人到来之前,应将居室收拾整洁,辈子应叠好,桌椅应干净,茶具要清洁。个人衣着也应干净、整齐、大方,这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 热情。如果接待的人是亲戚,可以帮助父母让座,递茶。如果接待的是老师,应该像接待长辈的礼仪一样,热情、庄重。如果接待的是你的朋友,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给客人让座,用茶水、糖果、玩具等招待他们。 ★ 送客。如果来访者是老人和幼童,可以搀扶着他们送下楼。如果是整自己的朋友,可以送一段距离。 (十)电话礼仪 接电话礼仪: 接电话的流程:接电话—开头语—热情回答/需要转接电话(—转接流程)—请对方留言(留言流程)—感谢对方来电(结束,请对方先挂机) 打电话礼仪: 打电话的步骤:拨出电话—自我介绍—确定对方及问候—说明打电话的整套—汇总确认—结束谈话—挂机 挂机顺序: 长辈晚辈通电话,长辈先挂机;上司下属通电话,上司先挂机;男士女士通电话,女士先挂机;打电话请人帮忙,求人者后挂机 电话礼仪: 1尽量在电话响三声之内接 2 接电话语气“喂”的声调最好为上升调,这样显得你愉悦,温柔,礼貌,没有特别的事情最好这个“喂”最好省略,直接说“你好” 3 挂电话的时候最好有再见等话语,避免莫名其妙的挂电话 4挂电话一般情况是等对方挂电话后再挂电话;如果两个人都在等对方先挂电话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等下去,这时通话结束3秒后就可以挂电话 5 如果是座机,请轻放电话 6如果自己按了免提要告诉对方 7打电话过程中不要吸烟、喝茶、吃零食、姿势懒散。 8听对方讲话时不能沉默,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9与话筒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声音柔和、音量适中 10在打电话时尽量不要同其他人交谈 (十一)提升篇:做父母之间的和解人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有很大的困惑,而最大的困惑则是父母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吵架。孩子们并不理解每个人都有发泄情感的需要,而争吵只是一种很在学的情感发泄的需要,更不理解人们经常通过争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在孩子的眼里,父母之间的吵架无异于天崩地裂式世界瓦解。可是,聪明的孩子即使不理解,也还是会尽力体谅父母,做父母之间的和解人。 ★ 如果父母只是小规模的争吵,持续时间不长,自己只要避开就好,不需要介入其中,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但如果父母争吵地很激烈,持续时间很长,可以打电话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寻求帮助与支援。在矛盾解决之后,还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来弥合父母之间的感情。 ★ 分别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对对方不满意的原因。知道了以后先分析一下,如果说的对,并有技巧的转达给另一方。 ★ 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父母,让他们知道自己希望他们相亲相爱,互相体谅理解,希望有一个阖睦的家庭气氛。 ★ 自己也要多关心父母,多过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替他们做些家务。或是在节假日和父母出去走走,散散心,让他们从琐碎的事情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