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运动,清教运动是什么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清教运动是什么

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教徒主张人人去读圣经,直接领悟上帝的“启示”,实际上反应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愿。因此,他们要求废除国教实行的主教制度,取消主教从中干预教徒与上帝的“交流”。

清教明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张,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反封建斗争的现成的思想武器。

英国清教的英国清教运动中的派别

众所周知,16-17世纪英国的教派问题十分复杂,这不仅表现在教派数目繁多,而且常常是相互之间既有斗争又相融合,既有相同点又有分歧,党外有党,派中有派,朝秦暮楚者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和评价各教派早已成为史学界的一大难题。

多年来,各国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清教徒主要分成两大派,一为长老派,由富有者组成,持温和保守的观点;一为独立派,由乡绅和下层群众构成,持激进的革命观点。但在许多具体看法上的分歧还是十分明显的。

1. 人们大都认为长老派和独立派是宗教旗帜下的政治派别,但有人认为,“自伊丽莎白到查理一世,许多政治上的反对派被标以长老派和独立派的标签,这种标签几乎是不正确的和难以说明的,但还是沿用了下来”。75 还有人指出,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长老派或独立派。这就对传统所说的清教徒两大派的划分提出了挑战。

2. 在两派形成时间上的认识差别是明显的,有人认为,早在都铎王朝时期各清教派已开始出现,内战之后在长期国会中,早已存在的长老派和独立派分别成为右翼和左翼的代表。76 有人却认为,长期国会中长老派和独立派是以讨论“根枝法”和“大抗议书”时开始形成的。77 还有人认为,独立派形成于1580年前后,表现为布朗教派的形成。78 但有人却认为独立派和再洗礼派是在布朗派之后形成的,这里又把布朗主义与独立派区别开来。79 托尼认为,从加尔文学说沿袭下来的主要教派有三个:长老派、公理会派和天人合一说派,其中长老派历史最久,早在伊丽莎白时代就已开始流传,第二派即教会分离主义,第三派为清教主义。80

3. 关于清教各派的起源,有人作了专门研究,认为16世纪60-70年代被称为清教徒的派别主要有三个:“原始反法衣派”、“消极反对派”和“长老派”。其中原始反法衣派又被称为“主教清教徒”或“遵奉国教的清教徒”。81 其实质显然属国教派。史家们对所谓消极反对派的看法悬殊极甚,有人认为他们是正统的清教徒和清教运动的主要分支,有人却认为他们根本不是清教徒,还有人认为他们就是独立派的先驱。82 第三派长老派被认为是“最激进的派别”。83

4. 关于长老派与独立派的分歧所在,各家的看法大相径庭。一般认为,长老派主张教会由会众选出的长老控制教会,并使教会独立于国家,而独立派主张由会众自由组织教会、独立形式宗教权力。有人却认为,长老派实际上主张由国会控制宗教事务,而独立派主张由地方行政官员控制宗教事务,这才是两派的根本分歧。84 另有人认为,“长老派与独立派的分歧主要是对容忍的完全不同的看法”。85 很多学者发现,内战之后,长老派与独立派分歧已不那么大,有些情况下甚至不分畛域,“在长老派占统治地位时,许多独立派成员成为长老,一些独立派领导人在宗教上完全是长老派”。86 一般认为,普莱德清洗后的“残阙国会”是清一色的独立派国会,但有人认为,在残阙国会中长老派分子居多数。87 甚至有人认为克伦威尔在政治方面趋于独立派观点,但在宗教和神学上却趋于圣公会主义。88

除上述几个问题外,16-17世纪英国清教运动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清教运动在英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评价,伊丽莎白、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克伦威尔等人的宗教观点如何评价,教友派、第五君主国派等激进派别的宗教观点和阶级立场如何,伊丽莎白时期清教运动与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清教运动有何异同等等,因能力和篇幅所限,难以一一作答。

注释

1 《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6期。

2 王荣堂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世界近代史》(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3 杨真:《基督教史纲》(上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66-377页。

4 (苏)塔塔里诺娃:《英国史纲1650-1815》,中译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36页。

5 (苏)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6 A. 弗伦奇:《查理一世与清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伦敦1955年版,第237页。

7 G. R. 埃尔顿:《都铎王朝统治后的英国》,伦敦1981年版,第260-266页。

8 N. 泰亚克:《内战前牛津大学的科学与宗教》,载《清教徒和革命者——写给C. 希尔的一组17世纪史论文》(D. 彭宁顿等编),牛津1978年版,第74页。

9 L. C. B. 希曼:《新编英国史410-1975》,巴特勒和伦敦等1981年版,第257页。

10 C. 希尔:《革命世纪1603-1714》,纽约1966年版,第105页。

11 G. M. 特里维廉:《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纽约、伦敦1926年版,第60页。

12 A. 弗伦奇:《查理一世与清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第236页。

13 同前引。

14 L. J. 特林泰鲁德:《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新教思想丛书》,纽约、牛津1971年版,第3页。

15 同前著作,第4页。

16 同前著作,第8-9页。

17 (台)冯作民:《西洋全史》(八)宗教改革,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672页。

18 M. 托德:《基督教人文主义和清教徒社会标准》,剑桥1987年版,第11页。

19 同前著作,第12页。

20 同前著作,第1页。

21 M.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成都版。

22 同前著作,第3页。

23 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页。

24 塔塔里诺娃:《英国史纲1650-1815》,第35页。

25 F. C. 帕姆:《加尔文主义和宗教战争》,纽约1971年版,第88-90页。

26 A. 弗伦奇:《查理一世与清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第237页。

27 同前引。

28 同前著作,第246页。

29 M. 托德:《基督教人文主义和清教徒社会标准》,第16页。

30 同前著作,第17页。

31 同前著作,第21页。

32 冯作民:《西洋全史》(八),第670页。

33 M. 托德:《基督教人文主义和清教徒社会标准》,第53-54页。

34 王荣堂等:《世界近代史》(上),第27-28页。

35 P. 莫拉:《复辟之年:1660》,波士顿1960年版,第25页。

36 A. 弗伦奇:《查理一世与清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第236页。

37 M.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80页。

38 同前著作,第86页。

39 I. G. 巴伯:《科学和宗教问题》,新泽西1966年版,第48页。

40 A. 弗伦奇:《查理一世与清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第247-250页。

41 B. 曼宁:《清教与民主,1640-1642》,载D. 彭宁顿前揭书,第141、143页。

42 同前引。

43 同前引。

44 同前引。

45 G. 戴维斯:《查理二世复辟,1658-1660》,圣马力诺,加利佛尼亚,1955年版,第120页。

46 G. 戴维斯:《早期斯图亚特,1603-1660》,牛津1952年版,第209页。

47 W. 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533页。

48 冯作民:《西洋全史》(八),第769页。

49 J. T. 克利夫:《冲突中的清教徒——内战期间和内战后的清教徒乡绅》,伦敦和纽约1988年版,第135页。

50 N. 泰亚克:《内战前牛津大学的科学与宗教》,第74页。

51 G. M. 特里维廉:《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第62页。

52 G. 戴维斯:《早期斯图亚特,1603-1660》,第70页。

53 K. 夏普,《宗教与议会——早期斯图亚特史论文集》,牛津1978年版,第21页。

54 S. R. 加狄纳:《1642-49年的大内战史》,纽约1965年版。

55 恩格斯:《马恩选集》,第4卷,第252页。

56 杨真:《基督教史纲》(上册),第396页。

57 M.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二章。

58 R. H. 托尼:《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企鹅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204页。

59 同前著作,第211页。

60 同前著作,第212页。

61 C. 希尔:《清教与革命》,伦敦1958年版,序言第3页。

62 C. 希尔:《革命世纪1603-1714》,第106页。

63 恩格斯:《马恩选集》,第4卷,第231页。

64 C. 罗伯兹等:《英国史:从史前至1914年》,第1卷,新泽西1980年版,第21页。

65 K. 夏普,《宗教与议会——早期斯图亚特史论文集》,第21页。

66 G. M. 特里维廉:《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第64页。

67 K. 冯·格雷厄茨:《早期现代欧洲的宗教与社会,1500-1800》,牛津1978年版,第147页。

68 同前著作,第148页。

69 同前著作,第149-154页。

70 G. 戴维斯:《早期斯图亚特,1603-1660》,第69页。

71 同前引。

72 A. F. S. 皮尔逊:《教会与国家:16世纪清教的政治态度》,剑桥1928年版,第43、136-138、142-145页。

73 M. 托德:《基督教人文主义和清教徒社会标准》,第4页。

74 同前著作,第12页。

75 G. R. 艾伯纳西:《英国长老派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48-1663》,见《美国哲学社会科学单行本》,1965年5月,第5页。

76 塔塔里诺娃:《英国史纲1650-1815》,第75页。

77 王荣堂等:《世界近代史》(上),第34-35页。

78 冯作民:《西洋全史》(八),第674页。

79 G. M. 特里维廉:《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第261页。

80 R. H. 托尼:《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98页。

81 L. J. 特林泰鲁德:《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新教思想丛书》,第10页。

82 同前著作,第12页。

83 同前著作,第13页。

84 G. R. 艾伯纳西:《英国长老派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48-1663》,第10页。

85 G. 戴维斯:《早期斯图亚特,1603-1660》,第43页。

86 C. 希尔:《革命世纪1603-1714》,第165页。

87 G. R. 艾伯纳西:《英国长老派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48-1663》,第20页。

88 同前著作,第6页。

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也称为清教徒运动

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16世纪出现于英国.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清教明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张,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反封建斗争的现成的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打着宗教的旗号,在革命前期掀起了清教运动.故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又叫做清教徒革命.

望采纳~

英国宗教改革结果说引发了资产阶段清教运动,怎么回事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发展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发展过程: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天主教进入全盛的主要原因有: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天主教进入全盛的主要表现: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教会通过地产的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建议学习时列举以下几个数字进一步说明其疯狂的掠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14、15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渐趋衰弱,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弊端丛生,如买卖圣职、出售“赎罪券”、崇拜圣物、教会上层的腐败堕落等,使得教会与各个民族、国王、贵族以及教会内部上下层之间的矛盾激化。

2.宗教“异端”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主要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等到18世纪,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便抛开宗教的外衣,打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旗号,掀起了宣传资产阶级理想的启蒙运动。(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各地“异端”运动派别众多、主张各有异同,掌握起来困难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在各派异端学说中,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尔比派。他们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中心开展活动,盛行于12~13世纪。该派教义主张善恶二元;反对天主教的仪式和组织,不承认教会的权力,谴责教会聚敛财富。其中又分为两个教派:一为华尔多派,一为纯洁派。华尔多派反对教会的奢侈生活,反对教会拥有财产,提倡简朴的生活,主张平均贫富。纯洁派则认为封建秩序和教会都是罪恶的化身,教皇是魔鬼的代理人,主张教徒以自身的纯洁来同罪恶划清界限。教材主要介绍了纯洁派的一些主张。阿尔比派思想在人们中传播迅速,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遭到教会的镇压。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约翰·威克里夫是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他提出了激进的教会改革主张。他怀疑教会财产的正当性,提出应由国王没收的主张;否认教皇拥有教会的最高权威;批驳对餐礼的传统解释;认为《圣经》才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为了便于更多的人直接阅读《圣经》,他首次把拉丁文《圣经》完整地译成英文。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拉开了基督教会内部改革的大幕。15世纪,约翰·胡司所倡导的捷克教会改革运动就是从威克里夫的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

(3)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在欧洲各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动影响最大。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学教授,历任神学系主任、校长。1401年受神父职,次年起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他反对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会地产;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认为主礼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他们在弥撒仪式中应同领象征圣体的面饼和象征圣血的葡萄酒,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议式,还将《圣经》从拉丁文译为捷克文。胡司的上述宗教主张得到了捷克农民、市民和下层贵族的普遍支持,但却引起了罗马教皇和德国天主教会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诱骗胡司到会,将其逮捕。次年7月以异端罪用火刑处死。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而引发了捷克人民长达15年之久的胡司战争。

(4)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开始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14~16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些城市。当新的经济基础产生后,作为旧上层建筑的天主教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天主教受到的挑战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所以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兴起,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3)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1503年发表了《基督的战士手册》,强调信仰发自内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礼仪。1509年他撰写《愚人颂》,对教皇和上层教士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些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并传播开来,结果人们发现当代天主教会对于基督教教义所作的解释及天主教会的整套组织制度及仪式,与《福音书》中的记载大相悖谬,从而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解释一下清教徒运动

在宗教改革的两侧,出现四个运动实际影响宗教改革之落实。十六世纪末的亚仁特(Johann Arndt)是德国敬虔主义的先驱,其后继人乃施本尔(Phi- lipp Jakob Spener)和法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敬虔主义把宗教改革带到德国的草根阶层,所以,这个运动亦可说是神子民的改革运动。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清教徒运动,进一步扩大落实改革的教义。英国人中有不少信徒开始追求过圣洁的生活。英国在十八世纪还有一个注重灵命更新的循道主义运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福音派运动,可算是第四个更新的运动。以上四个更新运动的基础都在於宗教改革的按照福音派的传统,清教徒运动常被描述为福音派的修院主义运动。但所指的不是这些人在过修院制度式的生活,而是说他们比任何其他传统的改革派信徒更认真地过圣洁的生活。这种态度是今天我们福音派的人所缺乏的。我们若想在今日的世代有属灵的更新,可以从清教徒学习很多宝贵的功课。德国的敬虔主义运动亦有相似的地方。事实上,德国的敬虔运动与英国的清教徒运动有很强的内在互动的关系。著名的清教徒教牧神学家波金斯(William Perkins)被誉为十六世纪的鲁益斯(C.S.Lewis),其著作在英国与欧陆流传很广。先是波金斯影响了德国敬虔运动的领导人,后来在十八世纪中是德国的敬虔主义影响英国的更新运动,如循道卫斯理运动和后期的福音派运动。由此可见,这些运动间有很强的内在关连。这四者中,最特别的可算是循道卫斯理运动,因为请教徒主义,敬虔主义和福音派运动三者的教义一致,而循道主义则有些不同。

教义。

>>>>全文在线阅读<<<<

标签: 清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