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纵横,科技成果纵横是不是核心期刊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科技成果纵横”怎么翻译成英文?

View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Achievements

《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 第4期 59-59页 共2页 怎么下载啊

一、政策网络治理理论的精髓 政策网络治理的内涵。政策网络治理理论将政策网络研 究与治理理论相结合,为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尤其是公共政策

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通常解决政策议题所需各种资源 具有分散性和相互依赖性。各行动主体都积极参与到政策网 络之中,通过集体行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和自身利益的实现。

政策网络治理的过程就是所有参与主体通过对资源的相互 依赖和经常性互动。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协商共同的行为规 则,遵循价值观和行为规则行事来达成预期政策结果的过程。 政策网络治理的特征。通过对政策网络治理内涵的理 解.可以看出政策网络治理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行动主 体的相互依赖性:二是网络成员交换资源和协商利益的持续

互动;三是互动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并能产生信任;四是国 家干预之外的社会实质性自治。政策网络具有自主性,并且 自我治理。 政策网络治理的独特优越性。一是政策网络包括参与公 共政策的公共部门、半公共部门及私有部门,能够将分散和 分化的信息和资源整合起来,这些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交换

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复杂的问题至关重要。二是政策网络是一 个开放和透明的治理结构,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有效途径,公

民通过确定和参与,能够帮助自己及结成同盟的利益相关者 团体.从而制度化、规范化地参与公共政策和公共治理,满足

利益诉求。三是政策网络是建立在达成共识、相互信任及持 续互动的基础上.各行动主体能够周期性地协调他们在追求 共同目标、解决公共议题过程中的行为,可以有效减少信息

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实现互利多赢。 二、运用政策网络治理理论分析建筑节能政策的意义 运用政策网络治理理论分析公共问题尤其是政策问题,

有助于充分考虑政策相关者的利益,优化决策方式,提高公 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公共政策的充分落实与执行十 科技与社会

分有利。建筑节能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是国家对建筑节 能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建筑节能战略进行

规划.制定和出台与建筑原材料的生产技术、建筑设计、使用 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各主体进行严格规范,可指导

建筑节能相关主体的行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建筑节能政 策涉及多方主体,存在着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建筑节能 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协作。因此,运用政策网

络治理理论来分析建筑节能政策,有利于充分分析政策过程 中的各主体要素。大大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政 策运行效率,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基于政策网络治理理论的建筑节能政策治理策略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主体。在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 中.政府并不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唯一主体,建筑建造过程

和使用过程所涉及的建造商、开发商、设计者、物业及业主等 同样也是主体,他们共同承担着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实

现建筑节能的责任。但是,与多中心治理理论相区别,政策网 络治理强调政府在政策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建筑节能 成功治理的关键在于政府对其他主体的有效整合及对建筑

节能这一政策网络的有效管理。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工具。治理T具在公共政策的制 定和执行中体现为具体的政策工具。政府要针对建筑节能、

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议题,结合不同的资源限制、政治压力 及经验教训等情况,在工具箱中选择单一或多重组合的有效

工具.主要包括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自愿性工具。传统 的政府建筑节能管理是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 令、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和实施政策,对建筑领域实行单一向

度的管理。治理工具为强制性T具。单纯的强制性工具强调 一致性.强调单独治理,缺乏弹性、资源和信息等问题,不能

有效解决建筑节能这一公共问题,因此,建筑节能政策网络 治理应更加依犊具有激励性、沟通性、契约性和自愿性的治理T具。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模式应通过确立和认同共同的节能目标,通过建立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解决建筑节能问题。在建筑节能政策网络中,政府作为具有“驾驭”能力的主体。灵活地运用各种治理工具,影响和协调建筑材料商、开发商、物业及业主等主体的行为,发挥“领航”作用,实 现对目标群体行为的改变,以达到预期目的。总之,在政策网络背景下,政府以规制性和强制性为主的建筑节能治理工具已被激励、沟通等建筑节能政策工具所取代。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结构。发商与物业之间、物业与业主之间、开发商与业主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打破了网络治理的根基,对协商、沟通等集体行动产生直接的障碍,因此,促进建筑节能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仍要发挥主要作用,以身示范,获得其他主体的信任与支持。 惠互利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结构。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弹性化治理结构,如业主委员会便是这种治理结构的体现。在业主委员会内,业主成员之间存在沟通、信任和信息共享等关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及开发商之间也同样存在横向联系,这种网络关系构成了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的治理结构。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机制。治理机制是政策网络有效运行的基础。政策网络洽理的特征决定了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的有效机制是信任机制、协商机制和学习机制。开发商、业主等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推动建筑节能政策网络中的合作,有效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减少集体行动的障碍,约束行动者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效的协调机制能够调整开发商、业主等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四、基于建筑节能政策治理策略的具体建议 促进建筑节能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 的制定纵然存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及操作层面

的种种障碍,但为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倡导 公共政策制定中适当的公众参与已成为民主进程中的必然 选择。目前,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仍然缺乏公

众有效参与的程序,这也成为政策执行中障碍产生的潜在根 源。现有的建筑节能政策制定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建 设、规划及管理部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其他主体的参与。

事实上,建筑节能政策的内容都包含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 要求、对建筑物建造过程的节能标准要求及对建筑物使用过

程的节能规范等,建筑设计者、建造商、开发商及业主都是政 策的直接执行者。因此,在建筑节能政策制定过程中应采纳

其他相关主体的意见,促进建筑节能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和 充分交流,推进建筑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 加强建筑节能相关主体之间的充分交流。在政策网络背景下,各相关主体只有具备充分交流的条件,才能实现信息共享,为共同行动目标奠定基础。因此,建筑节能各相关主体之间应建立交流平台,强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交流,以实现共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交流场所及相关服务,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促进建筑节能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目前,建筑领域各个主体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开发商与物业之间、物业与业主之间、开发商与业主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打破了网络治理的根基,对协商、沟通等集体行动产生直接的障碍,因此,促进建筑节能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仍要发挥主要作用,以身示范,获得其他主体的信任与支持。 有效协调管理建筑节能相关主体之间的冲突。由于建筑节能各主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因此,在政策网络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这些冲突阻碍着建筑节能政策的有效治理。解决冲突的有效办法是通过沟通和协商使得彼此利益都能体现,在化解冲突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仲裁者,同时还是调解者,通过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各方职责。实现冲突的最小化。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治理策略强调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广泛交流,以集体行动来达成共同的目标——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然而,这种网络治理策略并非多中心理论的简单复制,存在着网络组织结构、规范的运行机制及起主导作用的政府。可见,在建筑节能政策治理的任何环节和阶段,政府都应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口 参考文献: 〔1〕中围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 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 究报告(2008)〔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朱亚鹏.西方政策网络分析:源流、发展与理论构建 〔、)〕.公共管理研究,2007.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5〕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2003. 〔6〕武涌.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推进建筑节能〔J〕. 建筑.2003.

责任编辑苑西军万方数据

求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也好!

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

《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 [1] 花海燕, 钱旭潮. 关于新产品上市营销的思考[J]. 财经界(下旬刊), 2008,(01):41-42 [2] 刘峰. 电信新产品开发组织结构分析与探讨[J]. 邮电设计技术, 2008,(01):64-66 [3] 李耀土. 并行工程在企业新产品开发活动中的应用———以X公司Q项目为案例[J]. 企业经济, 2008,(01):22-25 [4] 陈雷. 工业工程技术在新产品研发中的应用[J]. 网络与信息, 2008,(02):74 [5] 欧阳杰群, 王蕾. 电视节目新产品开发策略——以“湖南卫视”为例[J]. 现代视听, 2008,(03):73-75[6] 张丽. 基于创新理论的新产品品牌策略[J]. 经济师, 2008,(03):50-51 [7] 褚华东, 刘斯敖. 新产品的价值定位研究[J]. 北方经济, 2008,(04):35-36 [8] 陈雷. 现代工业工程与新产品开发[J]. 科技成果纵横, 2008,(02):30-31

>>>>全文在线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