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六十九章 朱标再来

第六十九章 朱标再来

    “不知是否是店家教授我简体字。”

    张泊连连摆手,开玩笑,他还要经营农家乐,哪来的这么多时间教华佗。

    他秉承着一个宗旨,自学成才。

    刘据如此,刘彻也如此,诸葛亮也还是一样。

    “此书可以自学,孔明先生那有一套书籍,元化先生你可借阅一番。”

    既然可以自学,那这么说来相较于隶书,确实要简单很多。

    念及至此,华佗也是放下心来。

    “元化先生,关于之后之事,可有何打算。”

    “既然学习简体字花不了多长的时间,那我欲借宿在刘使君这,不知刘使君可否欢迎。”

    刘备自然是无比欢迎。

    有着华佗在此,毫无疑问,不仅是平常的生活没有了疫病的困扰,而且每当战事结束,士卒们的幸存率也会大大提升。

    “元化先生既然想要在新野暂住,在下求之不得。”

    “多谢刘使君。”

    在感谢完刘备后,华佗将目光重新转回了张泊身上。

    “关于此书,店家,我有一个冒昧的请求。”

    “元化先生但说无妨。”

    “我欲将此事告知长沙太守张机,不知店家能否应允。”

    张机,这名字好耳熟啊。

    张泊眉头微蹙,眼睛眯起,在脑海中回忆着这个名字。

    张机,不就是张仲景嘛!

    好家伙,又是一位大佬。

    与华佗的后世“外科圣手”,“神医华佗”等众多称呼相比,张仲景的称号就简单很多。

    医圣!

    能被冠以圣字的,可都不是简单人物。

    兵圣孙武,武圣关羽,诗圣杜甫……

    医圣张仲景,这含金量自不必多提。

    他的《伤寒杂病论》乃是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被誉为“方书之祖”,也是后世医家的必读书目。

    在张泊看来,虽然张仲景与华佗都是神医,但是两人的研究方向却不一样。

    华佗偏向于外科,张仲景偏向于内科。

    如果将这两人招收到麾下。

    啧啧。

    能和阎王抢人了。

    当然,张泊也是想想。

    他明白这两人治病救人的理想,肯定是不会投靠当今的任何一人的,大概率只能靠学识吸引他们一些时日。

    不过,这想来也够了。

    “元化先生,我确实听说过张仲景的名号,难道先生之前就与张仲景相识。”

    华佗摇了摇头。

    “并不相识,只不过偶然拜读过他的《伤寒论》,我本打算趁此机会,前往拜会一番。”

    好家伙,两位大佬的碰面。

    著有《青囊书》的华佗,与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的碰面。

    张泊已经有些期待起来。

    “元化先生不用顾忌,将此事告知张仲景即可。”

    如果能钓到张仲景,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此,那就多谢店家了。”

    之后,华佗看着赤脚医生手册中的图像,向张泊问询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是华佗在另一方面在确认店家之前说的话的真实性

    很明显,张泊的回答令他心服口服。

    霍去病与霍光也在此刻回到了农家乐,从两人脸上的表情来看,望远镜和对讲机令两人十分满意。

    “店家,不得不说,你这两物对大汉有着大用。”

    霍去病刚一回来,就拿起桌上倒置的茶杯,给自己和霍光满上,然后“顿顿顿”一阵痛饮。

    看的出来,刚才确实费了一番口舌。

    “冠军侯,如何?”

    “不错,我预与陛下进言,向店家你购买一批此物。”

    张泊顿时眉开眼笑,这样就对了。

    “对了,冠军侯,可否将元化先生带去西汉一趟。”

    “店家,不用了,我已相信你之前所说的言语。”

    现在的华佗是一刻也不想耽误,就想直接回到新野,与孔明先生学习这简体字。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华佗突然改变了想法,但是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霍去病与刘据再跑一趟,倒也省下了不少事。

    “玄德公,元……元化先生,可否还有事。”

    霍去病看上去有些迫不及待,向着身旁的刘备和华佗问道。

    刘备与华佗齐齐摇头。

    两人此行的目的都已完成。

    刘备将华佗带来此地,确实如店家所言,元化先生将会在新野待上一段不短的时间,那他的目的也算达成。

    华佗虽然一开始认为刘备得了癔症,但是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事,他心中的各项疑惑也都解开,甚至收获不小的好处。

    “既然无事,那我们快些走罢。”

    在霍去病的催促之下,两汉人马齐齐离开了农家乐。

    ……

    张泊哼着小曲,正在锁上农家乐的大门。

    他正准备出发前往城里“销赃”。

    这次一共收获五百枚金豆子,重量接近于2.5千克,如果全部卖出,那他就发财了。

    毛利润百万。

    当然,他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拿出去卖,一下子卖出说不出来历的2.5公斤金子,开玩笑,搞不好下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肯定要慢慢出售。

    而且,这只是他的毛利润。

    他可没有忘记,这500枚金豆子意味着什么。

    500亩的作物以及化肥。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店家,你是要出门吗。”

    身后的呼喊,直接将张泊拉回了现实。

    回头望去,就见大明的太子朱标正拖着一只小推车来到了门口。

    那小推车之上,赫然有一个大箱子。

    赏赐到了?

    “朱兄,既然你来了,那我肯定就不出门了。”

    张泊将锁着的门打开,将朱标引入农家乐内。

    为朱标倒好茶水后,朱标并未直接饮用,而是将一旁的箱子打开。

    “店家,这里是父皇此行的赏赐,约有百两黄金。”

    张泊看着箱子中躺着的一粒粒犹如弹珠般的金豆子,嘴角也不自觉上扬。

    不错不错。

    日子终于好起来了。

    张泊大概一观,便又将箱子阖上。

    接下来,就要谈正事了。

    朱标也是如此想的。

    因此,在轻啜一口茶水之后,朱标便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店家,我此次前来,是为了那日我们并未说完之事,关于你所说的来自明末之人,可否是崇祯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