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九章 来明朝谈判

第二十九章 来明朝谈判

    有一句话叫做,我们翻过的每一页历史书,上面一笔带过的人可能是成百上千,乃至数以万计。

    方记堂老爷子并不是湖南人,而是江苏南京人。

    公元1937年,南京大屠杀,老爷子才11岁,亲眼看到日寇横行,父母家人死于战火。

    他被母亲用一个大木盆装着,推入了秦淮河,就这样他躲在木盆当中,顺河水北上,流入长江,最后一直漂到了老浦口。

    当时南京大撤离,很多士兵都没有船可渡,不得已用木板做木筏渡江,结果溺死者不计其数,方老爷子一个小孩竟然幸免于难地渡江,也算是一个奇迹。

    之后方老爷子被国民党的一个老兵收养当了干儿子,懵懵懂懂地成为了国民党士兵,1943年17岁的时候打过鄂西会战,44年打过第四次长沙保卫战,还曾经杀过几个日寇兵,也算是为父母报过仇。

    到了1949年,湖南解放,方老爷子的部队起义,由于在湖南待过一段时间,反正家乡已经没有人,他最终选择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直到最近十多年前,因早年丧子,中年丧妻,老爷子一个人孤苦伶仃,被当地政府定为了精准扶贫对象,慢慢地才发掘出了不少往事。

    也因此方老爷子还得到了抗战老兵的待遇,不仅扶贫办会帮扶,当地政府也会时常慰问,保证他衣食无忧。

    朱云峰其实没有见过老先生,但他们镇子属于红色镇,出过一位开国将军以及不少民国时期的爱国志士。所以镇子会竖起人物志,把抵抗过日寇的本镇英雄立在镇口。

    方老爷子就在其中,每次路过镇子的时候都会看到,因此朱云峰虽然没有上门叨扰过老先生,但心中也是对老先生充满敬佩。

    没想到这样一个抗战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会在今天离世,亦是让人感慨万千。

    白光闪烁,朱云峰原本复杂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上午的时候朱标来过一次,双方约定好了时间,他第一次穿梭时空,只觉得略微头晕,随后眼前一闪,就出现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这里是朱元璋修的地宫,两侧灯笼点燃,照亮了整个宫室。

    虽然地宫面积不大,但装修得倒是颇为精致,让朱云峰有一种下墓室的美。

    他抬起头就看到了地宫距离石碑外大概五六米的地方,朱标正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

    似乎是察觉到了来人,他抬起头看到了朱云峰,脸上顿时露出古怪的表情——毕竟现在朱云峰全副武装,背上背着弓,手里提着电锯,身上又是头盔又是战术背心,一看就充满了防备。

    “朱云峰?”

    朱标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面罩戴在脸上看不清面容,如果不是确定石碑没有其他人可以用,加上身形相似的话,他甚至怀疑朱云峰已经暴露了。

    朱云峰点点头道:“是我。”

    “你这是?”

    朱标上下打量了一番,军中的重甲战士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最近不是冬天了吗?山里天气寒冷,快下雪了可能,我就穿厚一点也很合理吧。”

    朱云峰拍了拍胸口的战术背心。

    战术背心其实不值钱,好一点的战术背心也就两三百块,最关键的是里面套了防刺衣和防刺裤,再套上秋衣秋裤,因此显得身上臃肿。

    “也是,现在北方下雪了,这个冬天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就是你手上这个?”

    朱标没有怀疑,毕竟朱云峰身上穿的厚是厚了点,却不是钢铁甲胄,唯独手里那电锯,锋利的链条看起来就充满了杀伤性,让他充满了疑虑。

    这东西确定是来做客能带的玩意儿吗?

    正在这个时候,朱棣也传送了过来,虚影迅速凝实,朱云峰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说道:“正如我之前对二祖说过的话,我是个种地的农民,带把电锯在身上是很合理的事情吧。”

    “大哥,这家伙就是怕爹对他不利,俺也是戎马一生的战将,后来还曾经屡次讨伐过北元,怎么生出这么个贪生怕死的后代?”

    朱棣一回到大明,之前在现代没有了的底气顿时生了出来,一时揶揄说道。

    他在现代确实得小心翼翼,不敢得罪朱云峰,生怕万一出什么变故,导致他在现代回不去,就得依靠朱云峰吃饭。

    但回到大明之后就不同了,他可是高高在上的燕王,大明皇帝的四子,心中自然充满了骄傲。

    朱云峰就举手说道:“标老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伯爷,我要举报,二祖在把你儿子朱允炆赶下皇位后,就把朱允炆给你追赠的皇位取消了,还把你其他儿子都贬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我尼玛!

    朱棣当时就绷不住了,睁大了眼睛,忍不住上前摁住朱云峰的肩膀要动手打人:“朱云峰,我入你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奶奶的毛!”

    “哼!”

    朱标冷哼一声,让地宫内的温度都好像下降了几度。

    “大哥,别听这小子瞎说。”

    朱棣缩了缩脖子,对于大哥他充满了畏惧。

    “好了,别让后辈子孙看笑话。”

    朱标甩袖道:“云峰,跟我来吧。”

    说完率先迈步上了台阶。

    朱云峰回过头看了眼朱棣,露出得意的笑容。

    自家这老祖宗到了大明后还想拿捏自己?

    那也太异想天开了。

    你多少黑料在我手里,心里没点B数吗?

    “你这厮真不当人子孙。”

    朱棣走过来拧住朱云峰的后腰想掐他,结果发现根本掐不住,战术背心绑硬,忍不住龇牙咧嘴说道:“俺真怀疑你到底是不是俺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孙,怎么净害你祖宗?”

    “二祖啊,你可别怪我,你以后当皇帝估计够呛,但我已经帮你找了出路了,咱们得站同一战线,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到底谁是你孙子?”

    “什么胳膊肘往外拐?你都不知道是俺多少代子孙了,这边一个是俺亲爹,一个是俺亲大哥,你倒是说谁才是外人?”

    “那你造反你侄子,取消你大哥追赠,还写小作文抹黑你大哥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那是你亲大哥?”

    “哼,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纵使是真的,那也是以后的事,俺大哥永远是俺大哥。”

    “行行行,我是外人总行了吧。”

    朱云峰跟朱棣小声拌着嘴,说话间他们也走出了地宫,来到了地宫外。

    刚出来首先迎面而来的是呼啸的冷厉北风。

    尚峰山山顶的风比这大,比这冷,往年时常山下没下雪,山头却已满白头,到处冻成霜。

    但尚峰山的风却不如这风空旷。

    山里层峦起伏的山岭以及茂密的丛林令寒风似箭,能把人吹得骨头都快散架。

    而此处的风尤为壮阔,犹如浪花汹涌,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

    朱云峰眯起眼睛四下打量。

    正是下午黄昏,将夜未夜的时候,天空云雾略显阴森,只剩下西方还有一片绚烂的晚霞照耀。

    他身处的位置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由石砖铺成,一路向南延伸。

    秋风萧瑟,四周空旷无比,唯有北面是一片汉白玉建成的小平台,平台四周栏杆如北京故宫那样雕龙画凤,自平台阶梯而下,往南百余米为一道宫门。

    而平台上方隐约能看到巍峨高大的宫殿琉璃瓦顶,以及四角斗拱飞檐。虽正是傍晚,光线较为阴暗,却依旧庄严肃穆,尽显奢华。

    ‘这就是大明皇宫?’

    看着这第一眼只觉得浩大的宫殿,朱云峰心中不自觉产生了一种肃穆感。

    这是在现代北京紫禁城无法感受到的情绪。

    因为如今的紫禁城早已经成为名胜古迹,中外游客可以自由进出游览,早就没有了皇室和宫廷。

    而现在的南京故宫却是真真正正的大明皇室宫殿,哪怕四周并没有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处处守卫森严,但那高耸的围墙以及周围的古人,无不在说明一件事——这里是古代!

    “云峰,怎么样?”

    朱标笑呵呵地站在他身边对他说道:“咱们的大明是否威严?”

    “嗯,确实够气派。”

    朱云峰心中升起的肃穆感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豪与骄傲感。

    即便封建王朝又是如何?

    在他们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眼中,无非就是大一点的牢笼而已。

    古代文明再是璀璨万丈,但相比于伟人所领导的新中国时期,终究只是在昙花一现的绚烂,与如今相比,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呢?

    因此正因为看到了古代文明的璀璨,才能意识到今天的来之不易,心中对古代也早已没有了畏惧之心。

    “走吧,我带你去乾清宫。”

    朱标走在了前面。

    朱云峰跟在他身后四处张望。

    因为地宫涉及机密,朱元璋已经把所有人都屏退。

    所以等他上了那汉白玉台上,周围空荡荡,看不见一个人。

    前面浮现出来的是一座巨大的宫殿,朱标介绍道:“这就是父亲的寝宫乾清宫。”

    说着带着朱云峰踏入宫内。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类似于开早朝的大殿,两侧地方宽敞,至少能容纳二三十名文武大臣站立。

    大殿正对着大门有一座高台,台上金黄色龙椅安置,两侧皆有屏风,还有侧门可以出入。

    朱云峰好奇打量着这座宏伟的殿宇,说道:“这就是金銮殿了吧。”

    “什么金銮殿?”

    朱标纳闷。

    “习惯性称呼,官方正式名应该是太和殿,好像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

    朱云峰随口说道。

    “上早朝?”

    朱标更加不解了,说道:“父亲并不在乾清宫上早朝,更不在太和殿上早朝,而是在午门。”

    他一边说还一边指着殿外的南方向道:“太和殿便在午门内,从太和殿往南走,过了太和门,再往南走一段就到了午门了。”

    “额,我孤陋寡闻了。”

    朱云峰挠挠头。

    他由于不写明朝历史小说,只是知道明朝历史,却并不怎么了解这些细节。

    毕竟你查了这些细节对你写东汉三国小说意义不大,所以不怎么研究具体建筑资料,却是闹了个笑话。

    事实上明朝十四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包括清朝的顺治、康熙也在这,直到雍正时期把寝宫搬到了养心殿才结束乾清宫的政治意义。

    但这里却不仅仅是皇帝寝宫那么简单,乾清宫前面是个大殿,能容纳六部尚书以上的高级官员开小型早朝,左右两侧各有偏殿、暖阁,后殿则是寝宫、书房、通道。

    而世人熟知的金銮殿,也就是太和殿实际上是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

    比如祭祀、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等,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午门则是朱元璋上大早朝的地方,基本上也就他这么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地折腾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风雨无阻地让数百号中高层官员每天都清晨四五点钟就来开会。

    等开完大会朱元璋才会继续在乾清宫召集高级官员们过来再开小会。

    基本上午门是朱元璋了解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的地方,而乾清宫大殿则是进行重大政策决议的地方,两处都是朱元璋牢牢把控大明权力的重要枢纽,缺一不可。

    “来,这边。”

    朱标带着朱云峰从龙椅右手边的侧门进入。

    他们进门的右手边,龙椅的左手边是朱元璋的寝宫,进门的左手边,龙椅的右手边则是西偏殿。

    穿过西偏殿就是西暖阁,然后才是书房。

    不过朱标并没有带着朱云峰前往书房,而是来到了西暖阁里,这里同样也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偶尔也会在这里召见臣子。

    后世很多明清时候的电视剧就展现过这一点,暖阁并不大,估摸着也就十来个平方,进门的左手边就是暖阁,靠墙摆着一张类似于火炕般的床。

    床上铺着皮毛毯子,还有羽毛填充物的枕头,用金丝线和丝绸缝制,十分奢华,中间放着一张茶几,如果不是所有的器具都是名贵的材料制作,整个形势看起来就像东北火炕。

    而进门直走则是一条走廊,走廊由珠帘隔开,顺着那帘子看去,隐约间好像看到屋子里摆满了书架,书架附近有一张桌子,桌后似乎还坐着一个朦胧的人影。

    显然。

    这次谈判将由朱标与朱云峰在西暖阁举行,而仅与西暖阁一墙之隔的书房内,自然还有另外一对耳朵在聆听他们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