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六年六月。
因世风渐崇奢侈,百官举债者也增多,而国朝又改了漕运制度,使得京师的商业繁荣程度直接关系到南方商贾运粮布等物资北上的积极性,而影响到粮布等物价,和供销铺的官帑收益。
所以,朝廷在去年开始决定,百官俸银分半年发放一次,不全部集中在年终全部发放。
故而,虽正值暑热时节,但因在京官员要来户部关领俸银,所以这一天户部外面一大早就人头窜动,排起了长龙队伍,到正午也未见疏少。
“礼部主客司主事丁汝夔!”
丁汝夔望着脖子也不知排了多久,总算是在衣服快湿透之时,排到了关领俸银的地方,且挥汗如雨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就把自己的官凭递给了户部发俸的官员。
户部发俸银的官员在看了官凭后就报了一声:“主客司主事丁汝夔领俸!”
户部吏员王堂负责礼部的俸银发放,也就神情不悦地将丁汝夔的俸银递给了丁汝夔。
每位官员的俸银,户部都是已提前装好的,而且装好在了印有户部衙号与俸银额的布袋上。
所以,王堂也就不用点算,直接将正六品的官俸给了丁汝夔,随后就让他在花名册上签字。
丁汝夔见王堂面色不喜,知道可能是近来朝廷改革吏制,让他这种势豪之家出身的吏员利益大受影响,特别眼下天子又说国朝每年要因石见银山增银千万两,只怕也就更加不快,而知道将来胥吏把控朝廷部衙的日子将不远矣。
丁汝夔是个自尊心强且敏感的人,别人不给他好脸色,他也不会给别人给好脸色,甚至还因此跟着认真点算起自己的俸银来,不理会后面领俸官员的催促,只在毒日头底下,将银元一一拿出来清算。
“怎么少了五块银元?”
“你们户部之前出的凭条上,写明了我这次要领五十银元俸银加奖金的。”
“但现在只有四十五!”
丁汝夔清算完后就问起发饷的户部郎中牟泰来。
牟泰听后接过了丁汝夔的俸银布袋,也认认真真地点算起来。
牟泰在数了后,也发现只有四十五块银元,便看向这王堂:“这是怎么回事?”
户部吏员王堂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作答。
因为丁汝夔是当面清算,他也不好推说是丁汝夔偷藏了五块银元,然后诬告户部贪赃。
牟泰自然也不好看在都属一个衙门的份上,给王堂面子。
而才领了俸的一些官员在听后也清算起来。
一时,不少倒是发足数的,但还是有两个官员也过来说,他们也被克扣了三五块的银元。
原来,这是户部官吏故意做的手脚,随即选了一些中下级官员,而对他们的俸银适当克扣给几块,利用很多官员粗心不在乎这些银元多寡而不清算,或者待回去后才会反现的情况,而达到吞没一些官帑到自己腰包里的目的。
这样,即便事后有官员发觉,也可以买通科道言官,让他们推说是这些官员在诬告户部,在故意闹事。
当然,如果有细心的官员当面点验有误,户部也会有托词,说是底下的人不小心点验错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随机到只有少部分人发错。
而且,在以往发官俸的时候,因为常常发不足,且发的种类又多,比如有时候会用胡椒苏木、布匹折俸,所以许多官员也就懒得验算,再加上漂没官帑也是官场普遍现象,基本上官员之间也懒得揭发,揭发反而是不守规矩,逼别人也认真。
自然缺斤短两也就成了习惯。
户部官吏也因为路径依赖依旧这样做。
但毕竟现在不同,官俸皆发朝廷法定货币——银元,定俸也用银元定,有没有克扣,当场清算出来就很容易。
另外,偏偏丁汝夔也是细心人也就当面揭发了这件事。
“部郎容禀,可能是小的粗心,点验错了!”
王堂说着就也向丁汝夔赔礼道歉:“还请主事见谅!”
丁汝夔呵呵冷笑:“真的只是粗心吗?”
王堂没有回答,只低垂着头,同时嘴唇抿得很紧,心里恨极了丁汝夔。
牟泰这里也忙向丁汝夔拱手:“我们户部这就为主事补全,至于他是粗心还是有意侵吞官俸,我们户部也会向陛下奏明!还请主事先容我们把俸银发完,毕竟天热,后面的人等久了只怕会承受不住暑热。”
丁汝夔听后倒也给了牟泰面子,走到了一边,待户部给他补全俸银后,才签字提着俸银离开了。
同时,户部也给其他没发足俸银的官员补足了俸银。
而丁汝夔虽说没多计较,但还是在走出来后,朝排队的官员们都喊了喊:“大家领俸银时,务必记得当场认真点算一下,防止没有被发足俸银,我刚才就出现了被短发五块银元的情况!”
后面还不知情的官员听后纷纷议论起来。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之前就有人反应过,户部发俸银时没有发足,但因为是关领回家后才发现,也就被户部搪塞过去了。”
“既如此,我们可要认真一些才好!”
户部王堂等官吏不禁因此黑了脸。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丁汝夔这里则因此得意地笑了笑。
而手里沉甸甸的俸银,也让他更加得意起来。
朝廷现在能发足百官俸银,还能分两次发放,让他认识到大明的国力的确是在蒸蒸日上,自己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的前景只会越来越好。
即便是眼下,自己这些人也可以靠充足的官俸养活自己。
但他并没有因此知足,只暗想礼部要是也能像吏部一样,为自己部衙的官员分房给食就更好了。
“大章兄!”
正在排队的礼部观政进士翁万达在丁汝夔满脸喜色地提着俸银布袋走过来时,就喊了他一声,且立即收下放在额头上的扇子,而合扇向丁汝夔作揖行了一礼。
丁汝夔见此拱手回了礼。
“前面在吵闹什么?”
“应该不是俸禄发不足吧?”
翁万达问了一句。
他听前辈官员讲过,嘉靖朝以前,俸银常发不足,很多时候折抄折实物都还不够发放,也就这么问了起来。
丁汝夔回道:“那自然不会!陛下治国有方,财帑充裕,只有多发,不会有不足的情况,只是有贪吏耍奸,故意给一些人的俸银短发,你一会儿记得当场清点一下。”
“原来如此。”
“多谢提醒!”
“我不过是故意这样问问,气气并不真想朝廷中兴的小人们。”
“正如大章兄所言,如今国富民安,即将还要有上千万白银入库,故只会多发,不会再有以往发不足的情况!”
“可谓国有明君,使天下大治,也使君子欢颜,小人心乱!”
翁万达说着就看向了他身边那几个正对他怒目而视的属于缙绅子弟出身的官员。
丁汝夔也看向了这些人,笑着附和道:“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