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269出差

269出差

    7月7日晴,天空没有下起大雪。

    一大早吃完饭,唐植桐背上母亲给准备的干粮,小王同学将水壶装满水,给丈夫背上,并嘱咐道:“天热,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

    “好嘞,放心吧。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唐植桐咧着嘴,一副没心没肺、信心满满的模样。

    “不用带吃的。你注意安全,平安回来就行。”王静文略带忧心的嘱咐道。她是知道唐植桐过往的,如果当初没有麻三哥推荐,可能就没有自己丈夫的今天,所以当时并没有出口阻止。

    “嗯,放心吧。我走了!”唐植桐摸摸小王同学头,跟家人告别。

    依旧是在职工通道的旮旯里将自行车收进空间,徒步走进单位。

    开往十三朝古都长安的列车发车早,里程长,需要一天多才能到。

    唐植桐跟方圆打声招呼,带上家伙,帮着押运员装好邮包,关门等车开。

    负责长安线押运的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是谢渠、余福银,发工资的时候唐植桐见过,两人都是押运回来,3号下午领的工资。

    尽管唐植桐年龄最小,但职务最高,然而唐植桐没架子,一路上三人有说有笑,气氛很友好。

    午饭时分,三人各自拿出干粮,都是玉米窝头,就着咸菜凑合了一顿。

    这一路上,唐植桐没闲着,帮着整理信件、分装,打上架子后,比以前方便、快捷了很多。

    下午时分,谢渠、余福银立刻紧张起来,做好戒备。

    “咋了?这里不安全?”唐植桐不明所以,问道。

    “唐股长,这里跟别处不大一样,扒火车的多。”谢渠背着家伙,躲在车厢壁后,苦笑道。

    “唉,一到这地界,我们心里就犯突突,有扒咱车门的,只能吓唬,又不能真打。”余福银叹口气,暗示道。

    “快到郑中市了?”唐植桐明白了,不是什么歹人,求条生路罢了,都是去年这边猛放卫星造成的恶果。

    “嗯,快了。”谢渠确认道。

    “且熬熬吧,等粮食收了说不准就好了。”唐植桐安慰道。

    “唉,都盼着呢,但麦子才收了多久?造……唉!”余福银又是一阵摇头叹气。

    唐植桐同样叹了口气,掏出烟给二人散了两颗,说道:“今晚咱三个轮流值班吧,你们多睡会。”

    “唐股长,不是跟你诉苦,我们俩凡是走这边,晚上就没睡过。”余福银掏出火柴,一边给他人点烟,一边说道。

    “扒车这么严重?”唐植桐吃了一惊。

    “那倒也不是,运气好一晚上没人扒车。我们俩这阵子总结了一条规律,开着灯,邮车里有个人影,扒这节车厢的就少。”谢渠吸口烟,给唐植桐解释道。

    “你们辛苦了。我今晚也不睡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咱一块把邮车守好。”唐植桐主动放弃休息,谁都不想这种事发生,希望一路平安吧。

    唐植桐觉得自己大概猜到了原因,扒车都是往远了走的,没灯的是货车车厢概率大一点,到站不用下车,藏在里面也不用担心被发现,客车则不同了……

    谢渠和余福银点点头,都没再劝,人小力微,做不了别的,只能把本职工作做好,一家老小都等着米下锅……

    晚上的时候,火车在郑中市拐了弯,径直往西驶去。

    兴许是邮车里一直亮着灯,门外传来的“咣当”声并不频繁,每当此时,押运员都会用手使劲拍车门,接着就是寂静。

    尽管知道火车到站后,车门外大概率是不会挂着人的,但保险起见,此后每到一个站点,都是一個人开门,两个人持枪戒备,先把门拉开一条缝,与外面等待的工作人员确认外面没人后,才拉开半扇,上下邮包。

    天亮后,外面没再传来动静。

    唐植桐没有跟车到长安,跟谢渠、余福银打声招呼,约好下次返程的时候再一起回,提前一站下了车。

    这一站在长安东边,距离华清池近一些。

    唐植桐出了车站,沿大路径直往东走了一阵,趁没人的时候将随身的干粮啥的扔空间,又掏出自行车,继续往东走。

    有了在泉城的教训,唐植桐在路边吃午饭的时候,长了个心眼,专挑没人的时候才拿出干粮来。

    唐植桐不是不愿意帮人,但人心隔肚皮,有的人一块窝头就知足,有的人胃口就大得很,财漏了白,不好说会发生什么。

    荒郊野岭,人生地不熟的,唐植桐不愿给自己招惹麻烦。

    下午的时候,唐植桐远远看到骊山,分辨一下东西南北,按照自己的记忆,朝华清池骑去。

    在离华清池还有段距离的时候,唐植桐将自行车收起来,跨上背包和水壶,径直走向华清池的大门。

    走到跟前,唐植桐麻爪了,特么的一个游客都没有,而且没有售!票!处!

    “同志,抽颗烟。”好在这里有人值班,唐植桐大方走过去,散烟套近乎。

    “你是干什么的?”对方打量一下唐植桐,看着不像坏人,才接过烟问道。

    “我是四九城人,过来出差。早就听说咱这边华清池非常有名,就想着过来参观一下。”唐植桐划着火柴给值班人员点上烟,态度非常亲和。

    “一个烂怂华清池有什么好看的,就是杨贵妃洗澡的地方嘛。”值班人员凑上前,点上烟,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华清池名气很大,史书多有记载,他碰到过不少慕名前来的人。

    “嗐,我可不是来看那个的,听说有个捉蒋亭,我是想瞻仰前人的功绩,批判运输大队长。”唐植桐谎话张口就来。

    捉蒋亭最开始是有人为了拍舒服物流大队长修建的木亭子,起名叫民族复兴亭,十年后胡宗南倡议捐款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名字也随之改为正气亭。

    等解放后,亭子改名为捉蒋亭,等双十二五十周年时,亭子又会改成兵谏亭……

    “哦,这样啊。那你有参观券吗?”值班大哥从抽屉里掏出一沓参观券,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