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零三章 这就是加强版的离子炮!

第二百零三章 这就是加强版的离子炮!

    科技工业局对于张硕提交的报告非常的重视。

    在最初分析过报告内容以后,他们就开始论证进行实验的可行性,论证会依照报告内容本身去评估实验难度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也需要参考张硕的意见。

    张硕当然是赞成进行实验的,但他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原子核核力拆分,是最接近能够进行实验的新理论,比电磁力、引力相关联的研究还要深入。

    这主要是因为有前世实验的数据做参考,完成了粒子强力拆分的研究,粒子强力拆分就是原子核核力拆分的基础,两者的相关性是非常强的,都是电磁力去影响强力。

    有足够多的实验基础,研究自然会深入很多。

    但是,安全性也是个大问题。

    爆炸,可不是开玩笑的。

    亲身经历暂且不说,佟智国院士主导的验证实验,发生了规模很大的爆炸,甚至达到了小型核弹级别。

    这种级别的爆炸,毁灭性实在太强了。

    虽然对于安全性的担忧有很多,但张硕知道科技工业局一定会去做验证实验,一项全新的研究不可能因为安全问题就不做,更何况实验可能会研究出一种全新的科技。

    这种科技用在军事上,可能会有直接性的效果,也就是掌握一种高新的军事科技。

    如果把报告拿出去,会有大把的机构主动去做实验,各个国家也会进行大量的投入做研发,不可能因为有安全问题就进行搁置。

    话说回来,科研哪有完全的安全?

    即便是做生物性的实验,也有被感染的风险,而物理的研究往往和辐射、放射性挂钩,前沿性的研究,危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实际上,现代科学研究已经相对安全太多了。

    这个研究的安全主要牵扯两点,一点是可能存在的爆炸隐患。

    第二就是放射性问题。

    前者可以让实验人员提前撤离,就能最大化降低爆炸的风险,人永远比机器重要,更不用说科研人员的生命,每一个都是非常宝贵的。

    放射性则很难说。

    有些实验的放射性比较低,但慢慢的影响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实验的要求变低了很多。

    首先就是电磁场强度要求低,制造2T级的强磁场,和制造5T的超强磁场,难度系数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甚至用常规的导体就可以制造出来,而后者则必须要用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的要求太高了,要注意导体冷却的问题,电流稳定性也是个问题,磁场强度越高也就意味着越不稳定,控制就是个大麻烦。

    在需求2T电磁场的情况下,好的实验装配可以快速的完成,而不需要非常复杂的附带辅助设备。

    第二就是反应粒子需要的是稀少的单元素离子态物质。

    之前则需要粒子发生器,牵扯到高能物理领域,控制起来就很不容易。

    单元素离子态物质,制造就相对简单太多了,现在有很多技术都可以把单元素物质变成离子态,尤其是那些活跃性的元素。

    比如,锂元素,熔点、沸点比较低,进入离子态就很容易。

    之前的实验需要对于高能粒子进行控制,而现在只需要把反应粒子‘打出去’。

    这就容易太多了。

    总之,实验要求低了以后,验证就变得很容易,若是能够验证成功,也会收获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

    这对于任何机构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科技工业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李老师和陈伟一起,找了很多专家进行讨论,都认为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曾华健院士是首次来参会的,他是个电磁技术领域的专家。

    过去十几年时间,曾华健院士的团队一直都在研究电磁炮技术,而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以此制造出的电磁炮,甚至安装在了舰艇上,只不过相对实用性比较低,只偶尔有机会进行实弹演习。

    曾华健知道科技工业局论证的是一项全新的实验研究,可听到实验内容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疑惑,“把单元素物质加热到离子态,然后通过磁场后……打出去?”

    “这是什么原理?”

    曾华健感觉自己脑子里的物理,根本无法用于解释听到的实验内容。

    简单来说,完全不理解。

    在第一次参会结束以后,他问了其他人才知道是张硕的理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实验有点儿太扯了吧?怎么会支持这样的实验?是理论验证?”

    “即便是张硕……”

    曾华健感觉自己无法评价,只是摇了摇头,然后就听到其他人说已经做了先期的验证。

    “强力拆分理论?把基础粒子拆分成夸克,并引发大爆炸……”

    曾华健觉得更加无法评价了,他的心脏都跟着不断的起伏,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全新的实验、先期已经得到了验证,现在岂不是做技术研究?

    换句话说,他们是否接受理论都无所谓,因为理论已经得到了证明。

    这就是真实的。

    曾华健并不是理论专家,他也不在乎什么理论正确与否,他在乎的是技术。

    “如果是真的,岂不就是加强版的离子炮?”

    离子炮是一射离子束或离子团进行攻击的科幻武器。

    在不同作品中,具体的原理和细节设定有一定的差别,但因为离子炮和其他定向武器能在大气环境下发生严重的能量损耗,所以只在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作品中,能见到离子炮。

    现在的实验是把单元素离子打出去,或者是离子束,或者是离子团,听起来就和离子炮非常接近了。

    问题在于,理论上的原理是,离子态物质会在击中实体后爆发出效果,也就代表可能在大气层内损耗很小,地面也是可以使用的。

    这不就是加强版的离子炮?

    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验是实验,没有做验证之前,具体有什么效果也不知道,也许离子物质就是和空气发生反应,或者是在打出去的中途就发生爆炸。

    另外,实验的需求并不高。

    曾华健就给出了专业性的意见,“如果指定一种单元素物质,尤其是金属元素了,可以很轻易的打出几百公里。”

    “只要使用电磁炮相关的技术,电磁场本身就可以给金属离子加速。”

    “也就是说,电磁场反应本身也会成为推动过程,技术实现相对就会简单很多。”

    “换成其他类型的元素,就需要和实体的物质接触,才能快速的打出很远,就必须找一种稳定的媒介物质……”

    这是有些苦恼的地方。

    一大堆的专家也针对讨论了起来。

    ……

    当科技工业局进行实验论证的时候,张硕正全心投入到ns方程无限取值论证的研究中。

    既然决定在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发布成果,自然就要花一些时间做研究的,最好是能提前完成研究,否则整理资料都需要很长时间。

    罗勇军、李伟华对于张硕的‘时间判断’有些迷茫,他们不清楚张硕为什么那么有信心,任何的数学证明来说,完成证明之前都不知道思路。

    如果是错误的,即便进展再大也会失去意义。

    张硕参与到研究中以后,研究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也让后续证明思路渐渐清晰起来,罗勇军、李伟华都感觉找到了‘逻辑返回’的方向,好似看到了完成证明的曙光。

    高等研究院的人都知道张硕专心投入到ns方程的研究中,也希望能够在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发表承诺。

    这就是ns方程研究的最后一步。

    之前张硕已经完成了NS方程自然边界条件下有限取值的论证,而现在进行无限取值的论证,也就完成了所有的研究。

    届时,Ns方程光滑性论证问题就会得到完美的解决。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那可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的ns方程问题。

    这类问题想要申请项目都不容易,申请的项目也很难有多大的进展。

    张硕的项目还不足一年,好像马上就要完成了。

    谭友铭、王辉、齐志详等人,私下里也会进行讨论,“你们觉得可能完成吗?”

    “时间问题。如果说是几年时间,我相信张硕的能力来说一定能够完成。”

    “华人数学家大会之前,感觉马上就要到了啊。”

    “只要有一点想不通的地方,可能就难不成了。”

    “他们究竟是怎么论证的?感觉罗勇军好像也很有信心,早上我看到他,他还让我等着他们的大成果……”

    “这是正常的罗勇军……习惯就好!”

    ……

    时间一点点过去。

    华人数学家大会越来越近,邱成文主动联系了张硕,并提醒让他提交一下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报告资料。

    张硕是被大会特别邀请的学者,也会成为大会的评审之一。

    同时,大会也给他自由报告的时间。

    当然,不想做报告可以不提交资料,但张硕已经提前说明会做一个长报告。

    所以他需要提交资料,也让大会组织举办方能腾出时间。

    邱成文的提醒来的很及时。

    张硕都差点儿忘了这件事,不像是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他可是华人数学家大会重要的参会学者,大会会因为他的报告而修改时间。

    他特别登陆了一下大会的网站,然后填写了报告的介绍资料。

    顺带还加上了两个名字——罗勇军、李伟华。

    这份资料提交上去后,最初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很少有人去查看华人数学家大会上的报告资料。

    如果是在举办前一个星期,可能参会的学者才会感兴趣。

    当有些人看到内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邱成文是在第二天才知道的消息,华人数学家大会是他牵头举办的,他也是最重要的主办人之一,但实际上,组织安排工作是华人数学家大会委员会来负责,他并不直接参与相关的工作,也只是个人联系一些重要的学者。

    这一天,他和老朋友打了个视频电话,才刚放下电话,就看到助理急急忙忙的走进来,喊了一声,“邱院士,张硕教授提交了大会资料,是NS方程!”

    “ns方程?”

    邱成文一时间有些不解,因为张硕已经完成了ns方程自然边界有限取值的论证。

    难道,再做一遍报告?

    他觉得张硕不是‘吃老本儿’的学者,即便是再重大的研究,除非是主办方特别的邀请,否则一般不会做两次报告。

    张硕能拿出的成果应该有很多吧?即便不是直接性的研究成果,做数学领域的工作报告也是可以的。

    这时候,只听助理解释道,“是无限取值的论证!”

    “——!!”

    邱成文惊的站了起来。

    很多学者听到消息和邱成文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感到非常的惊讶。

    “张硕要做ns方程无限取值的光滑性论证?换句话说,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证明?”

    “NS方程问题,要全面被解决了吗?”

    “换做是其他人,根本不用在乎,但是张硕……感觉有可能啊!”

    “很多人都宣称自己完成了ns方程的论证,但只有张硕是最可信的,这一次,感觉也太快了吧……”

    去年的八月份,张硕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完成了ns方程有限取值的论证。

    国内的学者还知道他同时申请了ns方程论证的杰青项目。

    杰青项目,资助时间是五年。

    结果,一年就完成了?

    好多学者为此讨论不休,网络舆论上也渐渐出现了相关的话题。

    很多人对此都非常关注。

    “张硕是打算在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彻底解决ns方程问题啊!”

    “张硕的报告资料一出,华人数学家大会立刻成为国际数学界关注的焦点,肯定有更多顶级的学者来参会。”

    “那可是ns方程问题,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感觉马上就要被解决了。”

    “看这次克雷研究所还说什么!”

    “他们上一次说论证不完善,所以暂时没有办法100万美元奖金,这次100万奖金没问题了吧?”

    “也不一定能完成,无限取值和有限取值是不同的,我听专业人士说过,张硕论证有限取值的方法无法用于无限取值的论证,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能找到新的方法?”

    “一年,相对于这么大的问题,还是太短了。”

    “换做是其他人可以这么说,但那可是张硕啊……”

    “张硕,是完全不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