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96章 古代三大改革家

第196章 古代三大改革家

    随着晚上直播时间的临近,各朝古人也都做好了准备。

    尤其是大明首辅张居正,更是心绪不宁的等待着直播的到来。

    下午天幕在播放流浪地球的时候,张居正虽然也有在观看,但是有些心不在焉,心中一直想着晚上直播的事。

    毕竟改革失败不说,就连家人也受到牵连,没有一个好下场。

    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还应不应该不顾大家的反对,强行推行改革一事。

    而今晚的直播至关重要,他希望可以从中找到解决之道,避免悲剧重蹈覆辙。

    “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播苏晨,欢迎大家准时观看直播。”

    晚上七点的钟声一敲响,苏晨就准时和大家见面。

    张居正:主播晚上好,老夫等候多时了。

    苏晨见状,会心一笑,看得出来张居正还挺心急的。

    “既然张首辅这么着急,那主播也不多废话,现在就说一说张首辅的事迹。”

    “张首辅的赫赫功绩,使他与商鞅和王安石,一同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

    各朝古人见此情况,也没有什么意见,主播能够早点开始,那当然是最好了。

    正好很多人也对张居正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各朝的统治者,他们也想知道大明首辅张居正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毕竟张居正改革的名气非常大,尤其是一条鞭法,更是让各朝皇帝深感佩服。

    现如今可以从主播口中了解张居正的具体事迹,尤其是张居正改革的具体详情。

    各朝的统治者希望可以从张居正改革中得到一点启发,说不定能用于他们的朝代。

    “1525年,嘉靖四年,张居正在荆州一位秀才的家里出生。”

    “先祖张关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同乡,因跟随朱元璋起义并屡立战功而被封为千户长,后纳入军籍成为世袭的军户。”

    “张居正的曾祖父张诚虽有军籍但生活贫困,祖父张镇曾担任荆州辽王府护卫,父亲张文明虽然有才学但屡试不中,最后只是个落第秀才。”

    朱元璋:张关保很不错,为咱的大明生了一个好后代,理应当赏。

    先祖张关保:没想到我老张家出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后代。

    曾祖父张诚:还以为到我这一代破落了,不曾想后代真争气。

    祖父张镇:好,好,好,我们老张家出了一个麒麟儿,为我老张家光宗耀祖了。

    父亲张文明:我虽然是落第秀才,但我好大儿可是大明首辅,此生无憾了。

    “张居正的家庭出身较为普通,但后世关于张居正的出生传说比较神奇。”

    “据记载,张居正的母亲赵夫人曾经在夜里看见住的房子里有火光,火光向上照的天都很亮,顷刻一个约五六岁的青衣童子缓缓地从天而降。”

    “然后在赵夫人的床边绕了一下,于是赵夫人就怀有身孕了,一共怀了十二个月的时间才出生。”

    “张居正出生当晚,其祖父梦见有大水突然出现,然后溢到了张家的庭院里。”

    “张居正的祖父大惊便问奴仆大水从哪里来,仆人对他说大水是从已故少保张纯的家中流出。”

    “正好当天晚上张居正的曾祖父也梦见有月亮坠入水缸中,随后化为一只白龟,浮在泛动的波光中,不久张居正就出生了。”

    “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张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赵夫人:这确实是真的,我没有说谎,那个青衣童子很可能就是文曲星下凡,要不然我儿子怎么能一路坐上首辅的位子,我儿子就是文曲星下凡。

    曾祖父:我刚刚做梦看到白龟,曾孙子就出生了,肯定不可能有这么巧合的事,两者之间一定有某种关联,答案毫无疑问,小曾孙就是白龟。

    各朝古人看得半信半疑,一时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各朝的读书人对此嗤之以鼻,丝毫不会相信这等荒谬之事。

    他们都是儒家学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从来不相信这种鬼怪乱神之事。

    这些把戏不过是哄骗那些无知的老百姓罢了,根本就不可能骗到他们。

    一般来说,在编撰各朝皇帝的事迹时,就会以春秋笔法记录一些奇异之事,以便让老百姓相信他们的皇帝不是平凡人,这样更有助于统治。

    不过各朝的老百姓对此事深信不疑,觉得张居正有这些神奇的传说很正常。

    毕竟从一个落第秀才的家庭出生,然后一路成长为大明首辅,本身就说明了张居正的不平凡。

    一个不平凡的人,出生时有这些异象太正常不过。

    毕竟他们就经常从读书人那里听说,哪个大人物出生就有异象,注定此人一生都不平凡。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五岁时入学,十岁能熟读经书,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1536年,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

    “荆州知府李士翱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要他把一个玉印奖给一个儿童。”

    “第二天他监考,一见张居正就怦然心动,认定这就是梦中所寻之人。”

    “兴奋地对张居正表示白圭不足以成为他的名字,认为张居正日后一定能成为当朝皇帝的老师。”

    “而自己是因为得到上天的使命而已,于是就将张居正的原名白圭改为居正。”

    “并嘱咐小张居正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

    “于是将其推荐给学政田顼,张居正当场写出《南郡奇童赋》一文,获得考官等人的赞赏。”

    李士翱:哈哈,本官说什么来着,本官当初就看首辅大人注定不凡,果然被本官说中了。

    他当初做完梦的第二天,就看到年仅十二岁的张居正,一眼就看出对方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现在看来,果然不出他所料。

    当初他看中的人一路高升,成为权倾天下的大明首辅,这种感觉当真是奇妙。

    而且说起来,居正这个名字还是他给起的。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张居正长大以后可以尽忠报国,行端坐正。

    田顼:张首辅当初一首《南郡奇童赋》当真是令人惊艳,也不怪张首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当时荆州知府把张首辅引荐给自己,他还不怎么相信小小年纪的张首辅有多大能耐。

    直到一首《南郡奇童赋》出来,他才彻底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神童的。

    这首诗赋出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张首辅日后必定不凡。

    “1538年,嘉靖十七年,张居正参加武昌乡试,受到主考官湖广巡抚顾东桥的高度赞赏。”

    “顾东桥将自己的腰带和钱赠予张居正,并预言他日其必定能身佩玉带,但顾东桥为磨炼张居正而故意使其落榜。”

    “1541年,嘉靖二十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湖广巡抚顾东桥对张居正非常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

    “并嘱咐张居正,希望张居正能够树立远大的抱负,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顾东桥:当初一见张首辅,本官就知道张首辅有将相之才,果然不出本官所料。

    那时张首辅还没有参加乡试,他就已经听说过张首辅的大名。

    等张首辅来武昌参加乡试,他特意把张首辅找来谈话。

    经过一番交谈,传言不虚,张首辅确实名副其实。

    但他深刻的明白,一个少年天才过早地成为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再好的一块璞玉,也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绝世珍宝。

    他非常看中张首辅,不希望伤仲永的遗憾再次出现。

    也正是抱着磨炼张首辅的心思,他才稍微施加手段让张首辅落榜。

    张首辅第二次参加乡试时,他惊喜的发现张首辅的才华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正因为有了三年的磨炼,张首辅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高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历朝典章制度,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徐阶:张居正确实聪明好学,要不然老夫也不会重点培养他。

    对于张居正的聪明程度,就他都大为惊叹,不愧有神童之名。

    他让张居正去学习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张居正总能在短短时间就熟背下来,并能领悟每一条典章制度背后的用意。

    夏言:严嵩这个无耻小人,竞争不过老夫就在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可恶。

    他为了夺得首辅之位,对严嵩可谓是千防万防,不给对手一丁点机会。

    可没想到他打败了对手,最后却被对手诬陷,导致自己含冤而死。

    不过既然他现在已经知道了,那就不可能再给严嵩丝毫机会。

    张居正回想起进入翰林院时,正好赶上了内阁斗争。

    夏言和严嵩两个内阁大学士为了首辅之位,两人斗得死去活来。

    最后严嵩更是通过进献谗言,干掉了已经夺得首辅位置的夏言。

    连内阁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官员了。

    由此可见,当时朝廷的政治腐败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被提拔为翰林院编修。”

    “期间他走访官员并考察地方民情,勤于处理分析政务,同时受到大学士徐阶等人的赏识。”

    “并于同年撰写《论时政疏》,首次提出政治改革包括抑制宗藩、整顿财政、整肃吏治、修缮边备等主张,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

    “但《论时政疏》并未引起嘉靖皇帝的重视,此后张居正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再没有上过一次奏疏。”

    嘉靖:朕之所以不重视《论时政疏》,是因为张居正提出的改革主张不合时宜,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天下大乱。

    不管是宗藩问题,还是财政问题,或者是吏治问题,又或是边备问题,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无一不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重大问题,但他不敢轻举妄动。

    张居正的主张虽好,但没有可操作性,非常容易引得朝野震荡。

    张居正:在我知道上的奏疏没有引起嘉靖皇帝重视时,我就知道改革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静待时机。

    他当时上奏《论时政疏》阐明改革的主张,是希望可以获得嘉靖皇帝的重用。

    可无奈的是,嘉靖皇帝一点都没有兴趣,而是束之高阁。

    “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张居正的妻子顾氏去世。”

    “同时张居正的恩师徐阶遭受内阁首辅严嵩排挤,而他自己在官场也非常失意。”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因病请假离开京师回到故乡。”

    “告病还乡的三年时间里,张居正开始修身养性,游山玩水。”

    “这期间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使他发现了“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的问题。”

    “这一切不禁使他恻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张居正:我虽然很想施展心中的抱负,改革大明面临的弊病,可奈何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在朝堂上一直有恩师徐阶作为靠山,两人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恩师徐阶遭到内阁首辅严嵩的排挤打压,他作为恩师的门生,官途自然不会好。

    眼看没有得到重用的机会,他索性请病假回老家等待时机。

    他在老家三年也并非什么事都没有干,而是到处走访,观察民生。

    也正是通过三年的走访观察,他深刻明白了老百姓所面临的困境。

    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越发严重,很多老百姓被迫失去土地。

    要是再不解决这个难题,大明的局势越发艰难,很可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回到翰林院,但只被朝廷封了个小官职。”

    “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徐阶兼任吏部尚书,让张居正负责国子监司业的工作,可以参与朝廷决策和主导社会舆论。”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张居正经过徐阶引荐成为裕王府讲官,趁机结识交好李芳等太监。”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嘉靖去世。”

    “徐阶起草遗诏并引张居正与之共谋,不久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各朝古人听到这里,知道张居正要起飞了,仕途从此畅通无阻。

    张居正的恩师徐阶在朝廷上站稳了脚跟,任职最重要的礼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任用一事。

    张居正作为徐阶的门生,自然会得到徐阶的重用。

    各朝的官员看得羡慕无比,他们也希望有一个恩师能够提拔重用自己。

    看看张居正的恩师多么尽职尽责,有什么好处时刻不会忘记自己的门生。

    先是给张居正谋一个国子监的职位,让他可以借此结交众多人脉,为日后的政治生涯铺路。

    随后又把张居正引荐给裕王,也就是日后的皇帝,让他提前在未来皇帝面前混个脸熟。

    最后起草遗诏还要拉来张居正,晋升他为礼部侍郎。

    就问这样尽心尽力的恩师,谁不想要?

    “1567年,隆庆元年,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隆庆元年的内阁大学士一共有六人,有三人因为才学政绩平庸而提前告老还乡,于是剩下的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逐渐成为内阁的核心。”

    “同年四月,张居正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他也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1568年,隆庆二年,也就是张居正进入内阁的第二年,徐阶因诸儿子违法乱纪被迫致仕,而其政敌高拱上台成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在首辅高拱的支持下管理军备边防事务,他推荐徐阶的门生戚继光主办练兵,使得东南倭寇外患平息,且边境贸易得以发展。”

    徐阶:有一个坑爹的儿子,真是让人不省心。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此事有严嵩在里面掺和,就是为了借此扳倒他。

    他心里非常清楚,严嵩觊觎首辅的位置很久了,总是想方设法也要把他弄下台。

    张居正:老师一走,我就要独自面对高拱的排挤。

    高拱把恩师排挤走后,下一个要排挤的人就是他。

    而高拱之所以让他负责军备边防事务,就是想让他犯错,然后好借此把他赶出内阁,然后一人独揽大权。

    此时的大明军备边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之前一直都没有人可以解决。

    而高拱为了把他排挤出去,把军备边防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他。

    不过还好,他没有让高拱的阴谋诡计得逞。

    别人不知道,他还是知道恩师的门生戚继光有两把刷子的。

    于是他推荐戚继光去平定倭寇外患,好在戚继光没有让他失望。

    “1570年,隆庆四年,鞑(da)靼(da)首领进攻大同,并企图称帝。”

    “而鞑靼首领的孙子带着十多人请求归附明朝,张居正鉴于此事涉及两国外交。”

    “于是致信宣大总督王崇古,要求将鞑靼首领孙子归附明朝的事情详细告知。”

    “原来是祖孙两人都爱上一个小女子而心中结怨,这才上演一出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

    “于是张居正再次致信宣大总督王崇古,要求其妥善安置鞑靼首领的孙子,派人通报鞑靼首领后,张居正指示王祟古等人上奏皇上接纳投降。”

    “朝中很多大臣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鞑靼首领的骑兵如黑云压城来到北方边境。”

    “宣大总督王崇古早在张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子要挟,鞑靼首领终于被迫妥协。”

    “张居正顺水推舟答应鞑靼首领的请求,把其孙子礼送回乡,鞑靼首领则把大明叛臣绑送给大明朝廷。”

    “鞑靼首领的孙子穿着大明皇帝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鞑靼首领见到非常感动,表示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大明友好相处。”

    “由于在这件事情中张居正居功甚伟,被封为吏部尚书,兼任太子太傅。”

    “1571年,隆庆五年,张居正和首辅高拱成功劝说皇帝封鞑靼首领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贸易。”

    “北部边防的巩固使张居正可以把注意转向国内问题,张居正向皇帝上奏三篇奏章,其中初步提出改革的总体思路。”

    张居正: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鞑靼首领闹这么一出,要不然我还捞不到这么亮眼的政绩。

    他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又要时刻面临着高拱的暗算,就需要尽快晋升获得权势。

    可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有亮眼的政绩。

    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鞑靼首领恰到好处的给了他绝佳的机会。

    也正是凭借着平息鞑靼作乱的政绩,他才得以晋升为吏部尚书兼任太子太傅。

    解决了边患问题,自己的权势又大了几分,他也开始施展理想抱负。

    “1572年,隆庆六年,大学士张居正被朝廷进封为少师。”

    “同年五月,明穆宗驾崩,内阁大臣高拱和张居正受顾命辅佐东宫太子,而后年仅十岁的明神宗万历皇帝继位。”

    “内阁首辅高拱为防止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专恣跋扈,暗中谋划铲除冯保。”

    “但张居正暗中将消息泄露给冯保,于是两人共同计划将高拱排挤出内阁。”

    “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触动万历生母李太后神经,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对高拱不满向李太后进谗言,李太后以专政擅权的罪名将高拱免官。”

    “同年六月张居正顺理成章成为内阁首辅,随后张居正又加左柱国,并进中极殿大学士。”

    高拱:背后打小报告,当真是卑鄙无耻。

    冯保:还想铲除我,我先把你铲除了。

    张居正:为了早日推行改革一事,就必须把高拱这个最大的障碍扫除。

    大明疾弊已深,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

    可他的改革措施势必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朝堂的文武群臣。

    为了能够顺利推行改革,他就必须独揽大权,把内阁首辅的位置牢牢掌握在手中。

    况且高拱还是恩师的政敌,不管于公于私,他都必须除掉高拱。

    “万历小皇帝赏赐张居正金币和绣蟒斗牛服,而张居正也因皇帝的信任而以天下为己任。”

    “张居正劝说万历遵守祖宗旧制,将讲学、亲贤、爱民、节用视为紧急要务,同时应该尊崇两宫皇太后。”

    “此时太监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

    “于是张居正议定明穆宗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明穆宗皇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

    “而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

    “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掌握大权后,以尊主权、整顿吏职、明确赏罚、统一号令为主。”

    张居正:皇帝年幼,有了太后和冯保的支持,我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开始推行改革。

    除掉高拱后,他得以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推行改革,还需要得到强大的支持。

    而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就是两个最强大的外援。

    得到了这两人强有力的支持,他才终于可以得以施展心中的理想抱负。

    “张居正在担任内阁首辅后,又得到了太后和太监的支持,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

    “主要是当时的大明朝面临严重的土地危机和财政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明朝中叶,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

    “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老百姓的土地。”

    “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

    “贵族和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

    “当时民间有两首歌谣,足可以反应当时的土地兼并有多么严重。”

    “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

    “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

    张居正:土地兼并蔚然成风,朝廷赋税收不上来,老百姓生活凄苦,要是再不着手解决,大明江山危矣。

    土地问题和财政问题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士绅阶级通过巧取豪夺,大量侵占老百姓的土地。

    这些士绅阶级尽管土地众多,但根本不交赋税,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

    士绅阶级的赋税收不上来,朝廷只能把赋税强加在老百姓身上。

    原本老百姓就赋税沉重,再加上朝廷摊派的赋税,只会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

    要是再不解决这种问题,老百姓迟早会被逼反,到时候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会那么迫不及待的推行改革。

    他知道大明不能等了,否则局势只会越来越恶化,最终无力回天。

    “明中期后,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

    “洪武年间,夏秋二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

    “到正德初年,土地集中,赋役不均,人口流动,地方官吏隐匿赋税,朝廷每年公征米2216万石,麦462万余石。”

    “到嘉靖后,税收下降到米1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

    “税收大幅下降,但朝廷的财政支出却与日俱增。”

    “特别是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进逼北京。”

    “朝廷因此增加了很多士兵人数,从而导致军费大增。”

    “据户部统计,嘉靖三十年,各边饷银达525万两,修边赈济等所需要800余万两,两项合计约1300万余两。”

    “而当时正税、加派、余盐贩卖,加上其他搜刮,总共才900余万两,差了一大截。”

    “据户部统计,隆庆元年底,太仓只剩下银子130万两。”

    “而应该支付的官员和将士的俸银135万、边饷银236万、补发年例银182万,三项通计总支出银需553万两。”

    “以当时的现银来计算,只够三个月的开支。”

    “京仓存粮,也只是够支付在京官军两年的月粮。”

    “用银子的地方很多,但国库的银子远远不够,这足以说明朝廷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

    “此时在北方,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在南方经常有叛乱发生。”

    “黄河数次决堤,动辄淹没数十个县区,这需要大量的赈灾银。”

    张居正:大明财政已经严重入不敷出,要是再不改革增加财政收入,大明江山将要分崩离析。

    朝廷税收日渐减少,可朝廷必要的支出却与日俱增。

    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士绅阶级的土地收不上来赋税,导致朝廷的收入急剧降低。

    朝廷收入是减少了,可支出却不见减少。

    相反,内忧和外患双重加剧下,使得财政支出大幅增多。

    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再不想办法开源节流,朝廷将陷入无钱可用的危险境地。

    太后和冯保之所以大力支持他改革,也正是因为大明江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局面,不得不进行改革。

    “张居正指出,当时大明存在最为突出的五大积弊。”

    “一是宗室的供养使得王朝背负沉重的包袱。”

    “二是派系互斗导致朝廷人才匮乏。”

    “三是沉官冗员太多,朝廷政令难以有效实行。”

    “四是军备涣散,边防不堪。”

    “五是朝廷国库空虚,财政赤字由来已久。”

    “于是1573年万历元年,张居正针对大明存在的五大问题,在年幼的万历皇帝、后宫李太后、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三方的支持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来解决大明面临的困境,史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大明面临的五大弊端,哪一样都不容易解决,但不管再怎么艰难,为了延续大明江山,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为了实现理想抱负,我也必须推行改革,永远不会退缩。

    他一路走来,努力这么久,走到如今的位置,就是为了施展心中的抱负。

    要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要是让他放弃。

    他做不到,也不甘心。

    他暗下决心,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也要推行改革。

    各朝古人听到这里,无不对张居正万分钦佩。

    大明面临的弊病令人望而生畏,可张居正却可以不畏艰难险阻,也要推行改革拯救大明,这让大家不得不敬佩。

    不过接下来应该就是张居正改革的具体内容,大家对此万分期待,尤其是各朝的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