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梦想文学 > 三国神隐记 > 第七十二章:定亲

第七十二章:定亲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午后阳光明媚,一谭幽碧的池水边,耸着一座雅致的小亭。亭中此时却有一个蓝衣少女,托腮独坐,双眸迷离。不是别人,却正是蔡府才女,蔡琰。

    三日前,席宴上的一番比斗,柳飞微怒之下,意兴豪飞。以三词一曲,让卫仲道黯然离去,第二日,便向蔡邕辞别而去了。

    蔡琰于那日之后,已是情根深重,不可自拔。只是柳飞却依然无动于衷,毫不见有任何动作。平日间,虽亦目中含情,却并不见向蔡邕提亲。

    蔡琰此时已是十四岁了。在这个年代,已是可嫁为人妇了。心中既已qing动,便有些患得患失。此时,坐于亭中,微风吹来,秀发微动,亦真是“芳心只供丝争乱”了。却不知以柳飞心里,虽已动情,但让他现在就和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女孩成亲,却也是一时难以接受的事情。只想等她再大些时候才说。却是让蔡琰徒增许多烦恼。

    蔡邕这几日却是忙碌个不停。皆因柳飞所造新纸,蔡邕发愿要将之推广到大汉的每一处角落。

    向柳飞提议便叫『柳公纸』,却被柳飞否了,只说此纸叫『宣纸』,便不再多言了。蔡邕无奈,只得随他。这几日,便东奔西走,将所造宣纸,送至各名家大儒之处,商议共建作坊以造之。

    他那里忙的脚不沾地,却不知祸事却是来了。

    这日,蔡邕正自在书房整理造纸所需计划。下人来报,朝廷有人来宣。蔡邕大愕,忙至前厅接旨。

    却是董卓此时已废少帝,并着李儒带人将帝后与唐妃皆杀之。改立陈留王为帝,是为汉献帝。

    时李儒进言,劝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知道蔡邕之才,便向董卓推荐。董卓大喜,遂遣人来宣。

    蔡邕哪里肯去,直言回绝。来使冷笑走了。蔡邕心下烦闷,径直来寻柳飞,俱言今日之事。

    柳飞蹙眉,暗怪自己忘了此事。想了想,便向蔡邕道“伯父毋需烦恼,不若舍却此处,与小侄径返琅琊,隐居治史,何等快哉。若那董卓来此刮躁,自有小侄打发便是。”

    蔡邕方自一喜,旋即摇头。柳飞问其故,蔡邕道“我一走了之,极是轻松,然现在宣纸开工在即,万事皆备,岂能半途废之”

    柳飞急道“此事可着人代管即可,又怎需你老亲为,还是与我一起走吧”

    蔡邕仰首望天,半响才道“老朽今五十有六,还有多少时日,实不可知。今造纸一事,关乎我大汉万千士子,千载难逢之幸事,某岂能不加参与。若如此,必为平生之憾事耳”柳飞苦劝,只是不肯。

    柳飞暗自恼怒,实未想到竟是因自己所出造纸一事,竟让蔡邕命运重归历史轨迹。究竟是天意亦或人为,直是难以分辨了。想及蔡邕日后遭遇,暗思只能通过王允来改变了。算算日子,已是出来两月有余,便起了归去之心。

    及至次日,便有一队兵士,闯门而入,俱言董卓言语。若蔡邕不至,则灭其三族。柳飞大怒,便欲直接斩杀此獠,以绝后患。蔡邕拦住,道“今天子方定,百姓稍安,此时杀之,必引起无穷战乱。我且暂时委身,只待造纸一事办好,再谋脱身之道便是”

    柳飞心知董卓早晚必死,大乱必至,苦于无法宣泄于口,直是烦闷。又想及蔡邕死后,蔡琰遭遇,心下担忧,道“伯父若去委身董贼,日后若此贼一日毙命,伯父恐难以见容于大臣。若那时,琰儿又将如何?”

    蔡邕闻言沉吟,半响方拉住柳飞,道“贤侄终不是外人,我知你二人情意相投,欲将琰儿托付于你,你可愿意”

    柳飞坦然点头道“我亦有求取之意,自然愿意。然您老不去,以琰儿性情,如何肯与我走,还请伯父三思”

    蔡邕老怀大慰,道“琰儿处,自有老夫前去说之。只是你既已应下,如何还叫我伯父”言罢,呵呵笑着看他。

    柳飞只得重新见礼,改口称“岳父”。再三劝蔡邕离去,蔡邕终是不肯。最后竟是扔下柳飞,自去寻蔡琰说话去了。

    却说蔡琰正自烦恼,忽闻父亲来见,到得亭中,请父亲坐了,却见父亲只是看着自己,眼中满是慈爱。正待要问,蔡邕已是开口道“我儿觉的柳飞贤侄如何?”

    蔡琰一愣,瞬即满面红晕,低头道“孩儿不知父亲何意?柳大哥文采绝世,妙通音律,仁义之名布于天下,自是好的”

    蔡邕哈哈大笑,道“若如此,为父欲将琰儿许配与他,我儿可是愿意?”

    蔡琰闻言,大羞。半响方轻声道“婚姻大事,总是父亲决定便是。琰儿不敢有违”

    “哦~”蔡邕笑看着女儿,假意道“如此说来,我儿莫非不愿,那为父便罢了此事也就是了”说罢,起身欲走。

    蔡琰大急,接口道“女儿何曾说过不愿,父亲。。。”却要再说,却见父亲满面含笑,哪有半点要走的意思。不禁羞嗔跺足道“父亲便来取笑孩儿”

    蔡邕哈哈大笑,这才将事情细细说了。

    蔡琰听得柳飞允了婚事,心中欢喜,面上却是大羞,不禁以袖掩面,不敢抬眼。正自心中羞喜交集之时,却又听得父亲要自己独自与柳飞先行,不禁愣住,急问其故。

    蔡邕本待相瞒,蔡琰何等聪明,不待蔡邕说完,已是明白。坚决道“孩儿向读史书,自古未闻事急抛父先去之事。若行此事,禽兽不如也。儿绝不敢为。”

    蔡邕闻言怒道“此无知之语!若你不去,我那贤婿却不成要伴你在此常留耶。且不说他家中尚有大妇,便是他一男儿之身,有多少大事待为,焉能为汝一女子尽数弃之。休要胡闹。”

    蔡琰脸色一白,想到要与柳飞分开,心中直似刀绞。但若要她抛弃老父,自与爱郎远走避祸,却是万万做不到的。心中百转千回,半响方道“若天意要儿今生不得与柳郎相伴,儿亦无奈,便期于来世,再报其相爱之情罢了”话一出口,只觉的心痛欲碎,胸口间闷闷的似要吐出血来,然面上却是坚定无比,再也无回转之地。

    蔡邕面色惨白,胡须颤抖,望着女儿,想要说些什么,却终是化作一声长叹,颤颤巍巍的转身而去,那身影竟是突然间似老了十年,佝偻着,禹禹而去。

    蔡琰双目无神,眼神毫无焦距的盯着前方。她此番大喜大悲之下,再也忍不住心中哀痛,忽的伏在石桌之上,大哭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