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大主力结局如何?
第十八军(全军覆没)、第七十四军(全军覆没)、新六军(全军覆没)、新一军(全军覆没)、第五军(全军覆没)。
1、第十八军
第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参加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队,也是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
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抗战最有名的战绩为淞沪罗店拉锯战。
罗卓英军长率18军力敌松井石根指挥的第3师团历时近一个月日军为争夺这个弹丸之地,战死的就有几千,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11月8日,以第十八军为主力的黄维十二兵团军(两个月前组建,由武汉驰援徐州),解救被围于陇东的黄百韬第七兵团。
在遭到我军的不断骚扰、截击下,第十二兵团只能走走停停,直到14日才到达阜阳(辎重还在后面)。18日,其主力进抵蒙城以西地区。
到11月22日,黄百韬第七兵团被歼灭时,第十二兵团仍被中原野战军困于浍河南岸地区,后被我军诱至宿县西南方,团团包围在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5公里左右的双堆集地区内。
黄维几度想突围,但是没有成功,只得死守待援。到29日,黄维兵团被进一步压缩至东西15华里、南北4.5华里的窄小地区。时值冬日,粮弹俱缺,外援又被我军死死盯住,所以黄维兵团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军队减员严重。
12月5日,我军发动最后总攻。12月14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纵横不足1.5公里的地域内,第十八军一部被歼。
15日,黄维见末日来到,只得招来第十军军长覃道善和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十一师师长封爵林,决定孤注一掷,拼死突围。
然而我军早已有所防范,趁敌不备直接捣毁了黄维的兵团指挥中心,残敌只得分散突围。当日晚12时,黄维兵团4个军11个整师10万人,除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十四军副军长谷炳奎等少数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消灭。
至此,第十八军大部被歼(它的一个骑兵团和第四十九师因在包围圈外而得以逃脱)。
2、第七十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组建,由第51师、第57师和58师组成,全军共3.2万人。
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该部队历任主官为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
在抗日战争中,以七十四军战绩最为卓著,被赞国民军长的山东汉子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军抗日铁军的称号,七十四军被授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王耀武本人亦受军队最高勋章。
1946年6月,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74师。由张灵甫任师长,1947年解放战争中,整编第七十四师于5月13日在孟良崮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
经过四天激战,整编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于孟良崮被人民解放军击毙(一说为自杀)。后虽经重建,但战斗力大不如前,后再次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3、新六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于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
1946年2月上旬,国民政府为安定东北地区,该军奉命运抵东北剿共。先后参加了辽东战役、本溪争夺战(中共称本溪保卫战)、四平争夺战(中共称四平战役)、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临江进攻战役(中共称四保临江)、1947东北夏季防御作战(中共称东北夏季攻势)等。
1947年8月,廖耀湘升任第9兵团司令,李涛继任军长,辖第14师,龙天武任师长;青年军第207师,罗又伦任师长;新编第22师,罗英任师长。
同年11月,东北国军进行整编,该军原辖第14师调出,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后全国番号整编中改番号为83军);青年军第207师改隶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另以东北交警第13、第14总队编为第169师列入该军作战序列。此时,该军下辖:第169师,张羽仙任师长;新编第22师,罗英任师长。
1948年9月,暂编、新编番号统统取消,新编第六军改番号为89军,新编第22师改番号为第240师,并将暂第62师改番号为第296师调归该军。
此后,该军第169、第240师参加辽沈战役,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全歼。此次作战后,新编第6军番号撤销,第296师改隶第52军建制。
4、新一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1927年成立,曾有两支部队,前身福建民军由何应钦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隶属东路军,留驻福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下编制有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一独立师等。
何应钦管辖第一师,时任师长为吕渭生。第二师时任师长为郭凤鸣。第一独立师下编制有独立旅、团等部,时任师长为卢兴邦。
1927年10月蒋光鼐、蔡廷锴率第十一军入闽,将这支第一军解散。现在历史上提到新一军都是以第二支为主。有“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之称。
新一军就是大家熟知远征缅甸的远征军,抗日时期在广州组建,有着对英美抗日物资运入中国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功劳。
1948年元旦,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后,整个东北战场的形势和力量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民党东北“剿总”虽然仍拥有14个军、44个师共55万人,但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联的孤立地区。
新一军和新六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三军、第七十一军、第六军、新三军、第四十九军驻守沈阳,由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和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统一指挥。
除锦州外,长春、沈阳两地的铁路、公路交通已完全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截断,几十万大军的补给供应全靠空运,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主力实际上已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控制了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拥有12个步兵纵队、36个师,另有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个坦克团,总兵力已达70万人。
此外,各军区还拥有33万地方部队。全军共有反坦克炮、步兵炮、迫击炮等轻型火炮1600多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等重炮660门,高射炮116门。
无论是兵力、火力、机动力还是兵员素质,东北人民解放军都远远超过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
此时的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等都面临着一项十分艰难而又痛苦的选择。蒋介石主张撤到关内,卫立煌要求死守东北。后来,蒋介石考虑东北的利益,同意死守长春、沈阳和锦州。
1948年9月13日至16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南下进入锦州以北和新民以西地区。封死了锦州的北大门。
蒋介石死令廖耀湘将九兵团从沈阳拉出,增援锦州,从此将新一军送上了断头台。1948年10月8日,廖耀湘率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七十一军、四十九军等10万大军增援锦州。
1948年10月15日,新一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攻占了新立屯。但救援锦州为时已晚。就在这一天,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了锦州,全歼了范汉杰的部队。廖耀湘得知锦州失守,大惊失色。他立即向蒋介石、卫立煌要求走营口撤退。
但卫立煌仍然坚持要廖耀湘退回沈阳,“以不变应万变”!蒋介石坚持要廖耀湘反攻,收复锦州。
后来,经杜聿明向蒋介石反复争取,1948年10月20日晚,蒋介石终于“开恩”,批准第九兵团向营口方向撤退,但为时已晚!
就在这一天,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采取“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住中间,分割包围”的战术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
黑山是进出大洼、营口、沈阳、锦州的唯一通道,也是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第九兵团无论退往何处,都必须控制黑山。
只有占领黑山,才能掌握入关、入海的通道,才能进退自如。黑山,成了廖耀湘兵团的生死关。廖耀湘决心背水一战,抖出他的全部“家底”,在黑山杀出一条血路来。
守卫黑山的是梁兴初的十纵和一纵三师、内蒙古骑一师,共5个师的兵力。兵力超过自己5倍的国民党精锐主力兵团的攻击。从10月21日开始,黑山就变成了“红山”。
廖耀湘调集新一军、七十一军、新六军等部队,轮番向黑山发动猛攻,把黑山打得火红火红。新一军军长潘裕昆亲自指挥进攻。
他调集了5个重炮团和10余架飞机,对黑山日夜不停地进行饱和轰炸和炮击。还花重金组织敢死队,参加者每人奖励10万元!
最先冲上去的,奖金再加一倍!无果后,潘裕昆又组织一批国民党党员和年青尉官组成“效忠党国先锋队”,端着清一色的轻机枪和汤普森冲锋枪,发动了新的一轮进攻。结果也无法撼动解放军阵地。
惨烈的黑山阻击战整整打了5天。新一军、新六军等国民党精锐主力却始终未能突破黑山的东北人民解放军阵地。
十纵虽然付出了伤亡4100余人的惨重代价,但他们共歼灭了国民党军8000余人,俘敌6300余人,挡住了廖耀湘兵团的去路,为主力部队赶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48年10月26日凌晨,东北人民解放军向廖耀湘兵团发起全线总攻。围歼新一军的战斗也打得异常激烈、艰苦。
新一军第五十师一四八团占领了茶棚庵、王家两个村庄,同东北人民解放军五纵十三师三十九团较上了劲。
双方都架起几十挺重机枪和10多门迫击炮对打,三十九团前仆后继,用刺刀、手榴弹、炸药包硬从两个村子中开出一条血路,终于击溃了第五十师的这个主力团。
在前后孙家窝棚,新三十师和第五十师也与东北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激战。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乱仗中,新一军彻底被打垮了。
新一军副军长兼新三十师师长文小山、新一军代参谋长兼第五十师副师长陈时杰、新一军第五十师师长杨温、新三十师副师长谭道善、师参谋长唐山等人全部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俘虏。只有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和新三军军长龙天武脱逃。
原属于新一军的新三十八师在1948年10月19日在长春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投诚。新一军最后一个师———暂编第五十三师,也在1948年11月在沈阳战役中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投诚。
5、第五军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于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抗日战争,曾血战昆仑,一鸣惊人。
1946年3月,第5军各部开赴武汉,解放战争中5军主要在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
1946年7月开始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年底国军准备打通平汉线,占领邯郸,5军主攻,连续攻克 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1947年2月5军45师先头133团一营2连在小坝车站被中野3纵7旅围困猛攻,7旅与45师硬拼, 遗尸遍地,被迫撤出战场直接导致了随后仓促的民权战役的失败。
1947年8月,宋时轮指挥华野10纵在梁山阻击5军和整84师,其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八月初 打的不错,但后来被迫北渡黄河。当时5军摆出转兵南下的架势,只留下84师继续北进。
10纵准备集中兵力吃掉84师,但是邱清泉等10纵从防御转为进攻完 毕之后,转头向北,会同84师合击10纵, 10纵伤亡1000多人,被俘近3000人,被俘民工2000余人。丢弃武器、弹药,辎重骡马不计其数,损失极其重大。
1948年6月,著名的豫东战役爆发,在第三阶段中华野抽调主力,1、4、6、8及两广纵队围攻黄百韬兵团于帝丘店,邱清泉 5军采用大迂回战法。
绕到包围黄兵团华野部队背后,出其不意地猛烈进攻,与黄百韬里应外合全线击溃了华野,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上,俘虏了几千名伤员。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49年1月9日,解放军发动总攻击,45、46两师大部分缴械,200师突围被歼灭。五大主力中最后一个香消玉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五大主力
国军五大主力资料
第十八军(陈诚的老部队)军长黄维:以18军为核心的黄维兵团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被奸于双堆积)
整编74师(属于御林军,后投入山东战场被奸于孟良崮)师长张灵甫是抗日名将亲率本部等上万家岭,几乎全歼日军1个师团,师团长逃掉了(所以不能算全歼)。万家岭上一条腿坏了。74师在解放战争初期被视为五大主力之首,原因不是他的武器比别的部队王牌军好,而是张师长的领导好,小胜好几盘新6军和新五军都是入缅作战的部队(其中第五军是杜聿明的老部队,在杜聿明领导下打过昆仑关大捷,重创有钢军之称的日军第五师团,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第六军军长廖耀湘兵败辽西)(第五军军长邱清泉在徐蚌会战中增援黄维黄百韬2个兵团,被奸与陈官庄,老首长杜聿明被俘),相比之下第五军的历史在5大主力中最为辉煌新一军(一直号称天下第一军),也参加入缅作战,而且战果辉煌,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滇西打的很漂亮,不仅收到老蒋授勋,更是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王乔治的授勋。其实新一军的从第五军里分出来的,孙立人,郑洞国原先都是第五军下的师长。接下来给你复制:百度和维基百科的资料的:百度:自己点链接吧:http://baike.baidu.com/view/2202055.html维基,你也许上不了,我复制一下:国军五大主力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师、第十一师。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新一军、新六军新一军、新六军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之部队。新一军前身为新编三十八师。该师即由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之后在1937年的上海战役中伤亡惨重,在松沪会战后仍具战力的部队遭团长黄杰带走另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师。孙立人复职后于1938年年底以伤愈旧部与新募人员重组,后因军委会压力,重建的税警总团遭军委会改编为新编三十八师自财政部转移至军事委员会指挥。1941年底新三十八师编入远征军随六十六军进入缅甸作战。后因战局不利撤往印度,并补充美式装备及训练,1942年成军于印度,首任军长郑洞国,下辖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及新编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成军之后新一军于1944年印缅战场反攻作战创下极大战果,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新六军于1944年成军于缅北,以原隶属新一军的新编二十二师与随后空运至印度的五十师扩编而成,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自称为“主力之主力”。第五军第五军原为陆军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成立于1937年,曾参加淞沪会战以及南京保卫战。1938年利用苏联援助装备扩编为第200师,1939年编为第五军,下辖200师,荣誉第一师,新编22师。第五军的组成中200师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而荣誉一师编成人员大多为多次作战存活的老兵,部队高阶军官则多为留学归国之高材生,在补给、兵员素质上比一般部队来的优秀;编成后的第五军首战为1939年11月昆仑关战役,虽然创下了歼灭日军数千的战果,但也遭到了重创,伤亡总计高达了1万5千人(以国民革命军编制军级单位满编为3万人左右)。在此场战役后第五军后撤整补到1942年编入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协助英军抵抗日军进攻,但是因主官冲突,英军弃守不顾因而损失甚大,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殉国,装甲部队损失惨重;而新编22师则撤入印度,后来重编纳入新一军编制。1943年在云南休整补充,并改换美械,邱清泉被任为军长。并于1944年滇西反攻时担任反攻重任。整编七十四师整编七十四师从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为三万多人。七十四军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五十七师组成,由于组成部队都是五开头的师团,日军称之为“三五部队”,军长最初由身为蒋中正亲信,并在一二八淞沪会战带伤奋战的俞济时中将兼任,后由王耀武接任。七四军在成立后几乎参加了自松沪会战后所有位于华中华南的各大会战,并多次创下重创日军的重大战功,故被日军所憎。在1939年国民革命军会议后,七四军改为攻击军编制,享有优先补给以及优质兵源补充之优势,高层的授意加上军长王耀武本身经商生财有道同时知人善任,七四军享有当时国军中数一数二的后勤抚恤与优秀军官,因此兵员凝聚性强战斗力高昂,故74军虽多次在各大会战中以惨重代价挫败日军,但仍能补齐维持优秀战力,故享有“抗日铁军”的称号。当时有一个说法:“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抗战结束后,由美国协助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整编十一师整编第十一师系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军整编而成,为陈诚系(即所谓“土木系”)。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中正所倚重之嫡系部队。中原大战后陈诚为第十八军军长,下辖第十一师,之后数次扩编,抗战前下辖十一、十四、六十七三个师。抗战期间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抗战期间十八军以“廉洁治军”、不吃“空额”闻名。1946年第十八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十一师。在国共主力决战前夕,整编第十一师先是恢复为第十八军,后再扩编为第十二兵团。政府发布由黄维任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胡琏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在政府任命发布后,因病休养暂不到职。[编辑] 抗战后至内战被歼抗战胜利后,国军主力大部份在西南地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十二军由美军海军运往东北,杜聿明出任东北保安司令。在1945年11月下达了进攻山海关命令,以第五十二军为主力共5个师,猛攻拿下山海关。并以新一军、新六军与林彪指挥的第三纵队在关外大打,孙立人策动第二次四平战役重新占领四平,林彪溃退至松花江,6月马歇尔来华调停,蒋中正宣布停战;邱清泉接第五军,成为华东战场之干城,第七十四军守卫南京;第十八军驻华中;第八军驻两广;第三十五军从绥远移驻平津;第二十五军驻苏北,第七军驻大别山,与中共华东野战军缠斗许久。1946年8月原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因与杜聿明不合,调台湾凤山训练新兵,当时东北局势仍有可为。孙立人于台湾凤山练兵的陆军训练司令部即为现今台湾陆军第八军团的前身。而后新六军、新一军则在1948年先后在东北辽沈战役中被包围歼灭,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被俘。整编七十四师在1947年5月主动进攻山东共军,原本寄望共军在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时外侧国军可执行反包围歼灭华东野战军,但因为国军将领间不和因素导致友军作战不力使得整编第七十四师于孟良崮战役被围歼,师长张灵甫战死。自此国军在内战中不断处于下风。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则在1948年九月起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被包围歼灭。当时中共华东野战军围攻黄百韬第七兵团,邱清泉、李弥分别率领第二、第十三兵团增援垂成,随后第二、第十三兵团被困于陈官庄,邱清泉战败自裁殉国。国军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杜聿明被俘。黄维率领国军第十二兵团于双堆集被中共中原野战军包围,政府命令胡琏由国军空军飞抵前线,跳伞至第十二兵团司令部到任。后来第十二兵团司令部被击溃,黄维被俘。胡琏率领第十二兵团残部以战车突围。第十二兵团合并其他部队残存兵力后转进至金门,为金门防卫司令部,后来演变为现今台湾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参考资料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日战争历次失败战役的真相及其原因》,孙大骆,海南出版社,ISBN7-80609-560-5/k·56,1997年7月第一版《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陈冠任,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0月01日国军五大主力 编号 军长 覆亡原因 新一军新六军 孙立人、潘裕昆廖耀湘 辽沈战役被歼灭 第五军 杜聿明、邱清泉 淮海战役于陈官庄被歼灭 整编七十四师 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被歼灭 整编十一师 胡琏、杨伯涛 淮海战役于双堆集被歼灭参考资料: wiki and baidu
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中哪个最厉害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于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新一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
关于到底谁可称天下第一军说法各一,不能一概而论。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第十八军。国军五大主力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师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国军从人员素质、武器装备、内部组织、士气风貌角度分析,战斗力最强无疑还是整编74师。
“五大主力”按战斗力的排名: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五军、新一军、新六军、第十八军
一,从国军内部视角来看。
现存的文史资料中,多有第五军和18军互相攻讦不服的言论,但并无对74师的微词。原整编11师118旅54团团长尹钟岳撰写文史资料回忆明确整编11师战力不比整编74师。李延年所谓“有10个74师就能统一中国”,涟水之战被俘的74军营长所谓“74军如果都失败了,那么就将没有任何国民党部队可以组织共产党的进攻了,共产党可以倒着扛枪开入南京”。74军覆没之后,王耀武曾含泪抱怨道:这么有力的部队,如果让我指挥,决不至于落到这样失败的境地。但抗战之后,并不是王耀武一个人失去了嫡系部队直接指挥权。汤恩伯的13军也到了杜聿明手上。王耀武的74军让汤恩伯葬送,杜聿明的第五军也不在杜的直接掌控之下,想必这也国军中枢为了削弱高级将领对其嫡系部队影响力的一种措施吧。
二,从对手视角来看。
陈毅在孟良崮战役之后与被俘蒋军军官座谈的时候也提到“贵军在抗战中的战绩很好,战斗力亦堪为国军之冠”。孟良崮战役之后,华野政治部组织编写了《蒋军74师调查记》,全面研究分析74师的历史,编成,战术,作风。编成之后在华野推广,以迅速提高华野一线战斗部队战斗素质。这个小册子上报中央军委之后,中央军委认为很有价值,在解放军其他战区也组织了推广学习。
三,覆灭前在国军进攻兵团中的地位。
74军在覆没前的序列是属于汤恩伯第一兵团,当时整个山东解放区一共有3个兵团,这其中以第一兵团的编制最大,战斗力最强,是主攻兵团。而一兵团中的核心,箭头,所谓“硬核桃”就是74师。日后在豫东战役中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黄百韬整编25师在74师面前也只是打下手。旁边的83师也同样不弱,作为74师的姊妹部队,是国军唯一的师团两级都获得过武功状的部队,站前更是刚刚收下了荣誉2师(后整编为44师,师长刘声鹤淮海战役时曾在运河桥头为了给自己在河东的两个团争取撤退时间霸气十足的要枪毙守桥的25军士兵。)
四,与华野PK的表现(最关键衡量)。
单挑打得过华野同等兵力吗?在涟水打6纵,这应该是最接近1V1的战例了,窃以为此役74师应该是完胜。后来在孟良崮被5个主力纵队围攻,就没有单挑机会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前曾说“估计当面共军至多不过两三个纵队,就算有五六个纵队,我一个师去打也没问题,只要两翼掩护好,有依托,保险三天拿下坦埠。”当然,这是张自己说的。并且后来的战役进程中,25和83师并未给其侧翼提供依托,而且当面的部队也不是“至多两三个,就算有五六个纵队”,而是9个步兵纵队,加一个特种兵纵队,整整10个。所以他这句话也没有按照“至多两三个”的情报进行验证的机会。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很关键的:在5大主力中,只有74军从成立到孟良崮覆灭,没有师级单位的进出调整。也即所谓的战斗精华,骨架没有被稀释,保持了内部的稳定。
第五军在抗战中就多次调整,46师,96师,45师,杜聿明去东北还把200师600团带了过去,当总部特务团,后来这个团编入暂编62师,成为让廖耀湘对暂编62师刮目相看的最大根由。18军自成立后,序列调整就更频繁。但抗战后期到1948年夏还相对保持稳定。新六军以新22师为基干,207师,14师都调出去了。新一军的新38师也出去了。53军,71军,100军等等,都有类似的变动调整。但是74师没有,三五部队的每一个“5”自从加入74军,就再没有被调出去另立山头。
像这种成立之后,所属部队序列从未被调整的现象,在5大主力中独树一帜,个中原因耐人寻味。究竟是老蒋所谓“为保持74军的特殊军风”还是王耀武护得紧,不容他人涉足,还是派系扩展不顺畅,不能像18军第五军那样派生出一个兵团,繁衍成一个系统。而且73军,100军,在王耀武手下,已经大范围调入了74军系统的人,但部队的序列没有调整,调整的是人事。没有像新六军那样直接调走14师,以其为基干另建一个全新的部队。
个人认为,单论军级单位战力,孟良崮前的74军在当时的中国,当属第一。
转载于网络 ,原作者:马丁.Success
国民党五大主力都是什么,怎么覆灭的??
一、新1军
外号:“天下第一军”
看点:抗战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
核心部队:新编22师、新编38师(后调拨到新6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官兵文化水平高,全美式装备,在抗战后期成立后是国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主要战绩:1944年缅北反攻。东北战场共军“只要不碰新1军,不怕蒋匪百万军”。
结局:在辽沈战役被消灭。
二、第74军
外号:“抗日铁军”、“五大主力之首”看点:抗日中参与著名战役很多,战功最多。
代表人物: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
核心部队:51师、57师、58师(三支部队实力平均)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是100多个军中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军,并屡建功勋,获陆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第74军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参与战斗最多,战绩最好。
主要战绩: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在抗日战争战攻最多最大。
结局:在47年孟良谷战役被消灭,重组后48年淮海战役再次被消灭。
三、第5军
外号:王牌军
看点: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训练最好。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
核心部队:二OO师、荣誉第一师(后调第八军)、新22师(后调新一军)。1938年10月,国民党第五军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政府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是抗战初中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最多时候有5万人。
4、 第18军
外号:“童子军”、“超级军”、“土木系核心”
看点:是蒋介石第二最宠爱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好,是共军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代表人物:陈诚、黄维、胡琏。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主要战绩:淞沪会战、湖北石牌战役、雪峰山会战、金门战役。
结局: 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49年重建后取得金门战役胜利。
5、新6军
外号:常胜军
看点:在解放战争初期数次一个团战胜共军一个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核心部队:新编22师在44年由新一军分出。是新一军的姐妹军,五大主力成军最晚。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数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解放军后期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结局: 48年辽沈战役被消灭。
扩展资料: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国民党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
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东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五大主力
国明党的5大主力是?
(一)第18军战斗序列
1930-1931军长 陈诚第11师师长 陈诚 罗卓英第14师师长 陈诚(兼) 周至柔1931-1933第11师师长 罗卓英 肖乾 黄维第14师师长 周至柔 霍揆章第43师师长 刘绍先第52师师长 李明第52师师长 陈时骥1933-1937军长 陈诚 罗卓英第11师师长 黄维第14师师长 霍揆章第43师师长 邹洪 李士林第67师师长 傅仲芳第94师师长 李树森第97师师长 孔令恂第98师师长 夏楚中第99师师长 郭思演1937-1938军长 罗卓英 黄维第11师师长 彭善第67师师长 李树森 黄维第60师师长 陈沛1938-1940军长 彭善第11师师长 彭善 叶佩高 方靖第43师师长 金德洋第67师师长 莫与硕(借调第三战区)新编第23师师长 盛逢尧1940-1943军长 彭善 方天第11师师长 方靖 胡琏第18师师长 罗广文第199师师长 宋瑞珂1943-1944军长 罗广文第11师师长 胡琏第18师师长 覃道善第55师师长 武泉远独立工兵第36营营长 李凤标1944-1948军长 胡琏第11师师长 刘云瀚 杨伯涛第18师师长 覃道善第118师师长 戴朴1948-1948年底军长 杨伯涛第11师师长 王元直第49师师长 何竹本第118师师长 尹钟岳(二)第74军战斗序列1937-1939军长 俞济时第51师师长 王耀武第58师师长 俞济时(兼) 冯圣法1939-1940军长 俞济时 王耀武第51师师长 王耀武 李天霞第57师师长 施中诚 余程万第58师师长 冯圣法 陈式正1940-1941军长 王耀武第51师师长 李天霞第57师师长 余程万第58师师长 廖龄奇 张灵甫1941-1944军长 王耀武第51师师长 李天霞 周志道第57师师长 余程万第58师师长 张灵甫1944-1945军长 施中诚第51师师长 周志道第57师师长 李琰第58师师长 张灵甫 蔡仁杰1946-1947(整编74师)师长 张灵甫第51旅旅长 陈传均第57旅旅长 陈嘘云第58旅旅长 卢醒(三)第5军战斗序列1939-1941军长 杜聿明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新22师师长 邱清泉荣誉第1师师长 郑洞国1942军长 杜聿明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第96师师长 余韶新22师师长 廖耀湘1943-1944军长 邱清泉第49师师长 刘观龙第96师师长 黄翔第200师师长 高吉人1945军长 邱清泉第45师师长 胡长青第96师师长 黄翔第200师师长 廖慷慷1946-1949军长 邱清泉 熊笑三第45师师长 郭吉谦第46师师长 黄宗颜 陈辅汉 郭方平第200师师长 周朗(四)新1军战斗序列1943-1944军长 郑洞国新22师师长 廖耀湘新38师师长 孙立人新30师师长 胡素1944-1946军长 孙立人新38师师长 孙立人 李鸿新30师师长 胡素 唐守治1946-1947军长 孙立人 潘裕昆新38师 新30师 第50师暂58师1947-1948军长 潘裕昆新30师师长 文小山第50师师长 杨温暂53师师长 许赓扬(五)新6军战斗序列1944-1946军长 廖耀湘新22师师长 李涛第14师师长 龙天武第50师师长潘裕昆1946-1947军长 李涛新22师 第14师 第169师暂59师1947-1948军长 李涛新22师师长 罗英暂62师师长 刘梓皋第169师师长 张羽先 其实国民党有的部队并不比五大主力差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党五大主力是指新一军,新六军,整编74师,18军(整11师),第五军,其实还有几支部队也很厉害的,并不比五大主力差。比如66师,在鲁西南激战之中,66师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遭到刘邓部队好几个纵队的围攻,66师在羊山集死守了两个星期,已乎打到了最后一兵一卒。还有桂系第七军,第48军。傅作义的王牌35军。马家骑兵82军。无论再是主力,但是战略上总是败退,也不免士气低下,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也会沦为非主力!而战略上的胜利,全局性的胜利却总是在激扬着战士的士气,非主力的部他也能打成主力!所以说国民党的主力从根本上说是比我军主力差的!但是他一量投诚到了我们这里,参加了我们的部队,他的战斗力又提了一个档次,这还是因为士气的原因!原国民党60军起义后被改编为我50军上了朝鲜战场,他们打的怎么样,毛主席都夸是“主力”是“五十勇”,而他们在国民党那被蒋介石称为“六十熊”。我们承认他们是有一些部队有战斗力,但在我们的顶级统帅面前那又算什么呢!历史上国民党曾经的五大主力哪个最能打,战斗力最强?
不知道 新宣传员 居心何在?
张灵甫是一员虎将,在淞沪抗战时期负过重伤~孟良崮战役自戕,比起一些谁来就投降给谁的将军有气节的多比如冯玉祥!!内战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交战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致使数百万中国人倒在战场上,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五大主力都很能打,有时候战争不光是看战斗力。比如间谍~蒋介石办公室对面就坐着一位共产党郭汝槐!作战计划下边将军还不知道呢,共产党就知道了能不打败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