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史 李约瑟,李约瑟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什么影响?

时尚网,时尚女装,时尚杂志

李约瑟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什么影响?

20世纪,有一位英国的生化学家,由最初对中国医学的关注,进而关注起中国的科技史,最终成了一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世界级大师,他,就是被人们誉为当代利玛窦的李约瑟博士。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年出生于伦敦南区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音乐家。1918年,遵照父亲的意愿,李约瑟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医科。后来,他进人老师霍普金斯主持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开始从事生化研究。1926年,他出版了《怀疑的生物化学家》一书,此后,又相继出版了不少相关著作。在霍普金斯的热情支持下,李约瑟全力进行有关胚胎发育期化学变化的深人研究,历时10年,完成了《化学胚胎学》和《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两部巨著。《化学胚胎学》不但给一门新的学科下了定义并作出解释,而且也为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李约瑟37岁时,也就是1937年前后,三位来自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到了剑桥,他们是沈诗章、王应睐和鲁桂珍。三个中国人的到来导致了李约瑟人生的重大转折,用李约瑟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三位中国研究生给予我的影响远比剑桥给予他们的影响大得多”。受三人影响,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汉语。也就是在这时,他为自己取了一个汉名——李约瑟,取“李”为姓,表示他崇敬道家、道教始祖李聃(dān)。

1942年秋,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关键阶段,英国政府决定派科学家和学者前往中国。李约瑟和牛津大学希腊文教授多兹被选中,组成“‘英国文化科学赴中国使团”,代表皇家学会赴中国进行科学文化交流,以鼓舞中国科学家的士气,振奋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战斗精神。1943年2月,李约瑟抵达昆明。在昆明,他以英国驻华科学使团副团长兼驻华使馆科学参赞的身份,参观访问了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教育部医药研究所等许多机构,结识了一批著名的中国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43年6月,伦敦方面批准了李约瑟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的建议,李约瑟任馆长。科学合作馆的成员除了李约瑟,还有6位英国科学家和10位中国科学家,其中就有李约瑟的元配夫人、生化学家李大斐和他的助手、后来与他结为夫妻的营养学家鲁桂珍。为使中英科学合作馆充分发挥作用,李约瑟拼命地工作,竭尽全力解决和改善战时中国科研机构设备不足、书资料缺乏的困难,并经常组织中国科学家和盟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李约瑟不但要以战时中国科学家的努力和成就,来促使欧美科学家对中国科学和技术发生兴趣,而且还要让中国科学工作者了解,一个西方科学家是如何欣赏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所做的种种努力的。

从1943年8月起,李约瑟在秘书黄兴宗等四人的陪同下赴大西北考察,历时几个月,先后到达汉中、兰州,再经酒泉、嘉峪关、玉门,到达敦煌。在考察千佛洞的日子里,他撰写了关于敦煌壁画和千佛洞的论文交由英国《自然》杂志发表。1944年至1945年间,李约瑟连续撰写了三篇关于国际科学合作事业的备忘录,继续为实现他所设计的国际科学合作蓝宣传呐喊。1946年3月,李约瑟经由香港回国,并赴巴黎接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副主任之职。

李约瑟深知:要全面深人地剖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及其西传的历史,必须与同期的西方科学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使中西两种不同的文明相互沟通,才能理清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和线索。1953年8月,第七次国际科学史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李约瑟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上的交往》的演讲。他认为:“在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的交往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考察到这一事实,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看到,有关的交往年代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我们对张骞时代以前独特的观念或技术细节传播可能性的判断,对公元前二世纪末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的判断,应该与后来牵强的判断有所不同。”

1954年初,倾注了李约瑟大量热情和心血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终于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即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各国报刊纷纷发表文章予以评论。此后,其余各卷陆续出版:1956年,第二卷《科学思想史》;1959年,第三卷《数学、天文学和地学》;1962年,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声学、光学和磁学);1965年,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1971年,第四卷第三分册(土木工程与航海技术);1974年,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二分册(炼丹术的起源及长生术);1976年,第五卷第三分册(炼丹术的发展);1978年,第五卷第四分册;1983年,第五卷第五分册;1984年,第六卷第二分册(农业);1985年,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1986年,第六卷第一分册(植物学);1987年,第五卷第七分册(火药与火器史)、第九分册(纺织技术)。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文全译本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评论认为:李约瑟在科学史学方面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将近代科学同传统科学区别开来。

李约瑟的巨著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完成的。他的第一合作者是王铃。有人认为,他们的合作像是一种天缘,使两位朴实勤奋的学者碰在了一起,不为俗物所累,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有人说,没有李约瑟,王铃的一生将是另一番情景;没有王铃,科技史的写作,绝不会如此之快,其成果也不会如此之大。李、王合作,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佳话。1990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李约瑟“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1、天生我才

  李约瑟本身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在研究中国问题之前,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虽然他不是汉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但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美国科学促进会于上世纪提出了“2061”计划,是为了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养而制定的一个计划,他把生物和保健、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社会知识等八个方面的才能确定为科学的基本素养。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的人就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根据需要进一步的自学科学知识,掌握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科学技能。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使更多的中国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2、英雄本色

  李约瑟是一个很另类的人,他曾经是一个裸体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他有着很强的“婚外恋”偏好。他在结婚以后,依然有婚外的情人,对此,他的夫人是认可的,因为在他们在结婚之前,他们就有一个约定,双方在结婚以后,只要有生理需要,他们都可以寻找其他的性伴侣。

  其实,很多政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也都有这方面的偏好,只是表现和隐蔽的方式不一样。也许这和男人的本性有一定关系,对于男人来说,也许年轻的女子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激情。从进化论上讲,优秀的男人可以获得更多女人的爱,其子女也更加繁多。

  话说回来,正是这个偏好,使李约瑟在1937年,爱上了刚刚从中国来的年轻女学者鲁桂珍。鲁桂珍和其他两位中国学者是专门来剑桥投奔李约瑟夫妇学习生物化学的,她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竟然这么年轻,一种仰慕与爱顿时从心中萌发,而李约瑟也被眼前这个来自古老帝国的东方才女迷住了。就这样,两个人很快就成了情人。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高校师生之间的性贿赂,这份情感,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奇迹。

  3、爱屋及乌

  两个人成为情人以后,就开始经常的秘密约会,在双方释放完激情之后,鲁桂珍总喜欢吸一支中国香烟,在她的影响下,李约瑟也开始喜欢一起吸一支烟。偶然的一天,李突然对香烟盒上的中国汉字产生了兴趣,他让鲁桂珍教他写,就这样,他平生第一次学会了写汉字——“香烟”,随后,他开始迷上了汉语的学习,鲁玉珍还给他起个中文名字——李约瑟。从此,李约瑟与鲁桂珍的交流更加密切,交流的内容也不只是汉语,还有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他不但被眼前这个东方女性所倾倒,更对诞生这个女人的古老文明产生浓厚的兴趣。

  事实证明,李约瑟不仅在爱情上有“婚外恋”偏好,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着更强烈的“婚外恋”的倾向。后来,他把原配夫人“生物化学”放在一边,开始专心于

“中国科学技术史” 这个情人来!

  一个在“婚内恋”非常专业的人才,在“婚外恋”上也注定要创造更大的辉煌。

  4、文化苦旅

  如果只是在英国研究中国文化,就算再认真,李约瑟也只能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因为任何的闭门造车都很难取得伟大的成绩。但是,李约瑟非常幸运。就在他学习了三年的汉语和中国文化之后,一个历史的机遇光临了。

  这期间,抗日战争爆发了。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

  世界各国对日本侵华的多数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使深爱中国的李约瑟非常愤怒,他开始积极的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反对战争的看法,批评英国政府的态度,呼吁各国关注中国人民的苦难。随后,许多关心中国的人士呼吁英国派一个组织去中国,调查那里的情况,并给予支持,而李约瑟正是大家公认的最合适人选。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英国政府的态度开始转变,最终,他们决定派李约瑟以英国文化参赞身份去中国。

  同时,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李约瑟从1942年到1946年,在中国重庆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他为战时中国科学家提供了大量仪器和资料,并为优秀学者在西方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结识了竺可桢、傅斯年等中国学者,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

  他以超人的意志进行了4次考察,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未被日军占领的地方和即将被日军占领的地方,在敦煌、云南、福建等地获得了大量文化资料。参观考察了中国各学术机构,收集了大量文献。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提供有极大帮助。

  其间,他和许多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成为他终生的朋友。他还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建立长期的友谊,读后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5、仕途坎坷 

  二战结束后,也许是他的亲共身份太敏感,他结束了中国的任务,并被老朋友邀请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并积极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但是,好景不长,随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越来越严峻,整个世界被两大阵营的阴霾所笼罩。李约瑟的社会主义倾向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别重视,他们不能容忍一个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向美国政府提供了报告,随后,美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李约瑟不得不选择辞职。

  孔子曾说:“吾不试,故艺”。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也都是在受到不公平的打击之后,才开始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结果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奇迹。正如司马迁所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命运的打击,往往更能使我们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并产生以一种背水一战的勇气。这种勇气将促使我们把所有精力集都中到一个可以发泄的方向上去,这个时候,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仕途梦想破灭的李约瑟决定回到剑桥大学,把所有精力用在他所喜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上。

  6、剑桥圆梦

  回到剑桥大学以后,李约瑟开始了的宏大写作计划,并将方案报到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最后同意了他的计划,并确定该书规模必须限定在7卷。但实际上,这套书的规模最后演变成的越来越大,到25卷还没有出完。他的计划也得到了剑桥大学的支持,他可以只教生物化学课程,不指导研究生。这使他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写作上。后来,大学又传来更好的消息,他可以不教任何课程,把全部经历都用在他的中国问题研究上。因为大学也意识到,如果这个超群脱俗的人完成他的鸿篇巨制,势必会给大学带来光彩,如果让他把时间浪费在普通课程的讲授上,那将是鼠目寸光的。

  对于剑桥大学来说,一个能写出划时代作品的人,比一个普通的教授更有意义。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大学给那些具备天才智慧的年轻学者们又提供什么样环境支持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内许多优秀学者整天被各种无聊的授课和评级等压力所困扰,把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大好年华都浪费在繁杂琐事之中!近几年人们总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其实,不是华人没有才华,而是我们的环境还远远不行。华人在美国能拿诺贝尔奖,为什么在国内就不能呢?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随后,李约瑟又请来了中国学者当助手,开始了他漫长的中国文化研究与探索。

  7、无私援助

  虽然李约瑟在中国时,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但这些资料对于他的课题研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期间,他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大力支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竺可桢是李约瑟在中国时认识的,李对他的印象其实不是很深,但竺可桢在当时听了李约瑟的有关计划后,留下了深刻银洋。身为一个科学的竺可贞,他认为自己是最能帮助李约瑟完成这一伟大计划的人。于是,他就利用各种机会,有目的的帮助李约瑟收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资料。其中一部《古今图书集成》的翻印本就有1万卷,一亿七千万字。这些资料对李约瑟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李约瑟后开感慨说,这份感激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8、政治风波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和朝鲜指控美国在朝鲜使用了生物化学武器。苏联主导的国际科学委员会组成了一个事件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在中国的真诚邀请下,李约瑟参加了这个异常敏感的小组,并成为组长。经过中国之行的考察,他得出了“97%肯定”美国使用了生物化学武器的结论。

  在冷战笼罩世界的日子里,这一举动无意向捅了马蜂窝一样,是李约瑟成为西方世界的众矢之的。西方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批判接踵而来,美国把他列入黑名单,不需入境,英国和欧洲很多人也对他发起了猛烈的人身攻击。这种打击是非常残酷的,但是,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人才的摧残比起来,也许还算是宽容的。应该说,冷战意识虽然使西方人民也陷入了一种疯狂状态,但还是保持对知识分子的一点起码宽容。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恐怕李约瑟有十条命也活不下来。幸运的是,李约瑟当时生活在英国。

  我们天天讲“文明”,文明的基本标志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宽容,作为一个曾经辉煌,并即将崛起的民族,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好好的反思!

  9、一鸣惊人

  面对打击,李约瑟没有失去自己的目标,他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书的第一卷终于在1954年8月14日出版了。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本书竟然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就连当年的敌人也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卷首次印刷5000册,全部销售一空,此后,剑桥大学一再重印,知道现在,从未绝版。

  此书在李约瑟生前陆续出版了17卷,后来,成为西方学术界一座无比重要的学术丰碑。在西方学术界完全可以与《牛津英语词典》和《英国名人词典》的影响相媲美,成为人类伟大的知识成果。

  紧接着,各种赞美和荣誉如雪片一样从世界各地向李约瑟飞来。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在有生之年得到如此认可,真是一种幸运。

  10、人去留影

  李约瑟和夫人李大斐,还有他的情人鲁桂珍,一起分享着这份荣誉。李大斐在学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鲁桂珍后来也从美国回到英国剑桥,成为李约瑟的助手,并工作他的隔壁,与一起编写他们的巨作。他们三人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好。

  李大斐1987年12月去世,享年92岁。1989年9月李约瑟与鲁玉珍正式结婚,这对相恋51年的恋人终成眷属。

  鲁桂珍于1991年11月去世。之后的岁月里,李约瑟一直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正点。1994年3月的一个早晨,李约瑟在朋友的问候中,没有痛苦、没有呻吟,安详的走了。

  在他不远处的墙上,挂着一副鲁桂珍当年前往美国时留给他的字,上面用中文写着——人去留影。

   

  三、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李约瑟?

  李约瑟走了,留下的却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他用一生在寻找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迷”,他自己虽然尝试着找了一些答案,其他很多人也在尝试解答他的这个谜题。但我想,他的价值,不仅在于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史料本身,更宝贵的是他开创了一个新的视野,并为后人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不平凡的一生也为我们留下了另一个迷题——为什么是李约瑟?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李约瑟?

  李约瑟没有留下孩子,但鲁桂珍说,《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他们的孩子。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列举的26项发明是什么?

1龙骨车;

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应用;

3水排;

4风车和簸扬机(旋转风扇或扬谷机);

5活塞风箱;

6平放织机和提花机;

7缫丝、纺织和调丝机;

8独轮车;

9加帆手推车;

10磨车;

11马具胸带和套包子;

12弓弩;

13风筝;

14竹蜻蜓和走马灯;

15深钻技术;

16铸铁的使用;

17游动常平悬吊器;

18弧形拱桥;

19铁索吊桥;

20河渠闸门;

21造船和航运方面的无数发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

24罗盘针;

25纸、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26瓷。

西方如何看待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

腾讯文化原文

2015年9月11日,“中国的记忆、性别与变化”国际研讨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白馥兰(Francesca Bray)教授做了有关“女性技术”的讲座。她目前的研究领域,与三十多年前她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册渊源颇深。

“我是女性主义者。”白馥兰告诉腾讯文化作者。从这句话你就可以理解,她在1984年写完《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册后,为何坚持册子只署自己的名字,而非与主编李约瑟联合署名。

由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耗时近50年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光辉的科技成就,成为全世界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里程碑。这套巨著的中心论题,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当时参与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年轻学者很多,如唐立、孟泽思、卜正民、柯玫瑰,不少人后来走上了汉学研究道路。白馥兰则选择了社会人类学,开始研究科技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不过,几乎在每本专著中,她都会提到李约瑟的名字。

但尽管视李约瑟如师如父,在学术问题上,白馥兰毫不妥协。在充分认可《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后,白馥兰指出,书中一些内容已过时,“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白馥兰 拍摄:崔莹

围绕此一话题,腾讯文化作者对白馥兰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受李约瑟邀请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写作

晚年的李约瑟

部分已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腾讯文化:你是怎么认识李约瑟的?

白馥兰: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伦敦英中了解协会(SACU)组织的活动中。那是1965年的一天,我去听他的讲座。去听的都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李约瑟对年轻人特别友善,不仅喜欢和他们讲话,还会记住他们。后来我到剑桥读书,仍不断收到李约瑟组织的聚会的邀请函,这大概也和我学习中文有关。(注:白馥兰在剑桥学了一年理科,后转学中文。)

腾讯文化:李约瑟是怎样一个人?

白馥兰:他是很有魅力的男人。他一出现,就连树上的鸟儿也会被他吸引下来,围着他唱歌。他喜欢记笔记,会把笔记记在晚宴菜单、火车票或随便一张纸片上。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有一个个装满了他笔记的盒子。

他是很好的交谈对象,会认真听对方讲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是很棒的导师和顾问,能给你启发。

腾讯文化:据你所知,李约瑟为什么想写《中国科学技术史》?

白馥兰:李约瑟是一位优秀的生物化学家。上世纪30年代,3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和李约瑟一起工作,李约瑟问:“中国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是否在科技上有很多成就?”中国学生回答:“当然。”李约瑟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且上了瘾。

李约瑟本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群马克思主义史学者中的一员。除了他,生物学家荷尔登(J.B.S. Haldane)和贝尔纳(J.D.Bernal)也深受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科学是社会的产物,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科学;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并非仅仅诞生于有优越感的西方学者头脑。

李约瑟决定为中国科技史“正名”。抗日战争期间,他来到中国的甘肃和重庆等地,支持战时中国的科学研究。在这一时期,李约瑟几乎向遇到的所有人谈论自己写书的想法,对方会推荐一些报刊和书籍,或告诉他哪里可以收集资料。他回英国后,就全身心地投入这个项目。他是凭着一腔热情开始的。

1943年5月,李约瑟在四川乐山。当时他是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和英国文化协会驻华代表

1943年,李约瑟(二排左二)访问迁到重庆北碚的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

腾讯文化:你是怎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的?

白馥兰:本科毕业,妈妈说:“你学了理科,也学了中文,该去问问李约瑟未来你该做什么,他一定会给一些好建议。”我就去了。

他说:“正好,我们刚要组织人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还没有人写农业册,你愿意写吗?”我说我对农业一点不懂。他说:“你可以学啊!”一周后,我就坐在他的办公室,和他一起工作了。

力争单独署名权并首获成功

白馥兰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册

腾讯文化:写农业册时,你是否按李约瑟要求的思路来?

白馥兰:写这本书时,我注意到一些由不同因素导致的变化,比如文化导致的景观变化。我通常会渐进式地思考。但李约瑟不这样——他把学识分门别类,归纳成不同的主题和次主题,然后据此写作。

写农业册之前,李约瑟给我一个清单,上面列着需要写的名目(当时他对农业不怎么感兴趣,对医药和炼丹术特别感兴趣)。当意识到我想写的和他的要求不一致时,我告诉他,我把单子上的名目改了,他说好。

我看过一些中国的农书,发现它们的结构很值得借鉴,就问李约瑟能否采用农书的结构。他回答:“可以啊,多么好的主意啊。”他根本不干预我的写作,会看我写的东西然后说:“写得很好!”

腾讯文化:当时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写作的还有很多年轻人。

白馥兰:李约瑟将一群充满热情和才华的年轻学者聚集到了一起,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撰写贡献了各自的力量,也受到这个项目的启发和鼓舞。这些人中,后来最出色的是加拿大学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他是研究明朝和耶稣会的专家。其余的汉学家包括唐立(Christian Daniels)、孟泽思(Nicholas K. Menzies)和柯玫瑰(Rose Kerr)等。

腾讯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史》由很多人协助撰写,但有些人并没有署名。听说你也是通过力争才获得署名。

白馥兰:当时我的先生开玩笑说:“你可不能让李约瑟得逞!”可能李约瑟没怎么想过这个问题。他可能认为大家是一个团队,而他是一名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中,通常都由首席研究员署名,无论他是否参与具体工作。

但对人文学科而言,情况就不同了。事实是,这册书完全是我一个人写的,李约瑟没有写,不该是李约瑟单独署名,或李约瑟和我联合署名。应该只署我一个人的名字。我不得不去争取这个权利,而且我成功了——我是第一个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分册中只署我一个人名字的作者。在我“破例”后,后来的作者也这样署名。

腾讯文化:听起来是很棘手的一件事。

白馥兰:当然。当时有一种说法:“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想利用李约瑟的项目让自己出名!”

腾讯文化:之后你是否和李约瑟有更多的交流?

白馥兰:在完成那册农业书之后,我们反倒成为更好的朋友了,彼此再也没有什么不愉快。

我很爱李约瑟,他就像是我的父亲。每次去剑桥,我一定会去看他。1997年,我的书《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出版,在书的首页,我写了“将这本书献给李约瑟”。不幸的是,当时李约瑟已经去世。

“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腾讯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是1954年出版的,当时中国在国际社会被孤立。那时的东西方世界如何看待李约瑟和他的书?

白馥兰:李约瑟为中国的科技文明史“平反”,中国人都很高兴。他的研究也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他对中国科技史的认可,和中国希望本国的科技发展史被世界认知的愿望完美结合在一起。但严谨的中国学者对这套书抱着“一分为二”的态度,既有认可,也有质疑。

1964年9月30日,毛泽东会见了李约瑟夫妇。资料显示,1976年,毛泽东还要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到三卷阅读

而在之后的很多年,美国都拒绝李约瑟踏上美国国土——他被视为“危险的共产主义煽动者”。

在欧洲呢?学者们常常带有批判精神,但普通大众都感到很开心,甚至惊喜。李约瑟是非常棒的作者,知道如何吸引读者对科技史产生兴趣。当时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书的书评里,这本书被认为是继弗兰西斯·培根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之后最杰出的读物。这让一些平时对科技史或中国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开始读这书。

腾讯文化:在让西方大众理解中国方面,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白馥兰:是的。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尤其是“四大发明”。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这些发明,但他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

这样看来,李约瑟采用了一个“讨巧”的概念——他首次提出“四大发明”的说法,称这些改变世界的巨大发明都来自中国。他帮着推广了这“四大发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让李约瑟一举成名,他对自己的研究出发点和研究框架从未更改过。假如有人批评他的观点,他会毫不犹豫地和对方辩驳。

腾讯文化:在1950年代之后的大多数西方学者看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介绍是客观的,还是过分拔高的?

白馥兰:这取决于哪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有整整一代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对李约瑟的项目充满怀疑。他们认为,“科学技术”主要是西方人对科学、知识和价值等的观点,中国没有对应的词汇。很多人攻击“李约瑟难题”,也攻击李约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框架。

在今天,大多数严谨的学者会认为,书中的细节很重要,很令人兴奋,很有揭示力,但是有些内容已经过时,尤其是关于早期现代中国植物学和物理学的内容。

他们还认为,李约瑟所提出的“渐进式地迈向现代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渐进式地迈向现代化”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文明的演进最终将百川归海,所有社会都会逐渐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腾讯文化:也就是说,“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白馥兰:是的。“李约瑟难题”问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言外之意是,欧洲人认为自己是文明和先进的;非欧洲人是落后的,不具备足够的智慧和社会常识。这种观点将西方近代科学的成就作为潜在的参照标准。

这样思考会导致:一、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情况和西方近代科学的各学科做比较,却令双方都脱离了各自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二、把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作为人类进步的一种自然结果,以欧洲经验作为判断中国发展的依据,武断地认为任何偏离都是失败。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李约瑟的第一卷《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后没多久,欧洲历史学家自己都开始质疑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算不算革命。也就是说,“李约瑟难题”的参照物本身都可能有问题。

当然,通过设问“为何资本主义没有在早期现代中国发生”“为何中国没有发展西方模式的工业”,我们也能了解很多关于中国社会的情况。但就中国而言,这并非是有效的研究历史的方法。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什么知识被来自不同群体的中国人所需要。研究这个问题,不需要把中国的科技史和西方的现代化做比较。

从性别视角研究古代中国

腾讯文化:李约瑟去世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出版情况如何?

白馥兰: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史》共出版了7卷,每卷包括数个分册(3册或6册),有些卷册至今仍在编撰出版中。李约瑟去世后,这个项目由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负责。

腾讯文化:目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状况如何?

白馥兰:学者们不再对探寻人类进步的某些事实感兴趣,而是对“某种事实为何发生、如何发生在这样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感兴趣。越来越多的哲学史、文化史和宗教史学者采用这样的视角。

我注意到,有些学者开始采用新方法研究中国科技史,并获得认可。比如德国汉学家薛凤(Dagmar Schafer)教授的著作《万物工艺》,研究的是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这本书获得了美国科学史学会的辉瑞奖和美国历史学会的费正清奖。

在过去,如果你写关于中国科技的书,关注的人非常有限——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研究科学的学者都不会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越来越有成就感。

白馥兰的《技术与性别》中文版

腾讯文化:你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一书曾在中国出版,它关注的是从宋代到清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技术。这一研究方向是从《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册延伸的吗?

白馥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册中,我并没有采用性别的视角。写完那册书后,我在马来西亚做了1年田野调查,和农民生活在一起,看他们如何种地,如何做决定,观察国家政策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我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科学技术”也很感兴趣,比如女性如何操持家务。

后来一位同事(她是女权主义者)对我说:“你也可以研究中国女性。”受其影响,我开始以性别为研究视角,完成了《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我选取家庭生活空间、女性的纺织生产、生育三方面研究。这是女性主义史学研究的一部分,美国学者苏珊·曼(Susan Mann)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白馥兰新书《大米:全球网络和新历史》

我还对大米研究感兴趣。今年3月,我主编的《大米:全球网络和新历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我1986年著作《大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和发展》的“续篇”,其中有两个章节从社会人类学角度,分析大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列举的26项发明是什么?

李约瑟为了证明中国传到西方的不只四件东西,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用a,b,c,d,排列,一口气写到"(z)瓷器"。他说:"我写到这里用了句点,因为26个字母都已用完了,但还有许多例子,甚至重要的例子可以列举。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只是讲没有把个与社会分开,并不是说无法分开,A项说法错误;B项“惟有”说法错误,题干只是说是“惟一适当对象”;C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由“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可知,D项全面准确归纳了题干材料的观点,D项正确。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提到的26项发明是哪些?

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列举的26项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包括: 1龙骨车;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应用;3水排;4风车和簸扬机(旋转风扇或扬谷机);5活塞风箱; 6平放织机和提花机;7缫丝、纺织和调丝机; 8独轮车;9加帆手推车;10磨车; 11马具胸带和套包子;12弓弩;13风筝; 14竹蜻蜓和走马灯;15深钻技术;16铸铁的使用;17游动常平悬吊器;18弧形拱桥;19铁索吊桥; 20河渠闸门;21造船和航运方面的无数发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24罗盘针; 25纸、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和26瓷等。

>>>>全文在线阅读<<<<

相关阅读